除夕夜,皇宫各处张灯结彩,笙歌鼎沸。太和殿内更是灯火辉煌,觥筹交错,一派盛世华章。帝后高踞御座,宗室勋贵、文武百官按品级列坐,衣香鬓影,笑语喧阗。
宋昭雪作为尚膳监掌司,品级不够列席正殿,但她负责协调部分宴席流程,得以在连接后厨与殿外的廊庑间驻足。她穿着一身崭新的八品女官服饰,藏青色衬得她肤色愈发白皙,虽不施粉黛,但眉宇间那份沉静与专注,让她在往来穿梭的宫人中显得格外出挑。
她隐在廊柱的阴影里,目光透过殿门,落在那恢弘的宴席场景上。这是她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这个时代的顶级权贵生活,与她之前所在的柴火杂院、甚至御膳房,完全是两个世界。
流水般的珍馐美馔由宫人们井然有序地奉上。龙肝凤髓自是比喻,但熊掌驼峰、猩唇豹胎却是真实存在的,烹饪手法极尽繁复,色香味形无不讲究,彰显着皇家的奢靡与气派。
席间推杯换盏,气氛热烈。皇帝心情颇佳,接受着臣子们一波波的敬酒和吉祥祝词。太后也面带笑容,偶尔与身旁的皇后低语几句。
一切似乎都按照预定的轨道完美运行。
然而,当几道重油重荤的大菜,如“红烧熊掌”、“玉带驼峰”等过后,一些年纪稍长或口味清淡的宗室女眷、文官家眷,眉宇间已隐隐透出些许腻烦之色。纵是美味,接连冲击之下,味蕾也难免疲惫。
就在这时,宫人们奉上了一道看似不起眼的羹汤——“瑶柱金汤芙蓉瓣”。汤色清澈金黄,其中漂浮着如同白色芙蓉花瓣般的食材,看似清淡无奇。
一位年迈的郡王夫人本已没什么胃口,见这汤清爽,便随意舀了一勺。
入口的瞬间,她微微怔住。汤味极鲜,却并非浓油赤酱的肥厚之鲜,而是一种清雅绝伦、直透心肺的鲜甜。那“芙蓉瓣”入口即化,带着蛋清的柔嫩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海味,恰到好处地中和了之前菜肴的油腻。
“这汤……”老郡王夫人忍不住低声赞道,“倒是别致爽口。”
她的话引起了邻座几位女眷的注意,纷纷品尝,皆是点头称许。
紧接着,在宴席过半,酒过三巡,不少人已显醉意,肠胃负担加重之时,宫人们又适时奉上了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玉盏,里面盛着微带琥珀色、沁着冰凉之气的“酸柑蜜饮”。
有人好奇地浅尝一口,那股冰爽、酸甜、带着独特果香的气息瞬间席卷口腔,刺激着倦怠的味蕾,将酒气和油腻感冲刷得一干二净,精神都为之一振。
“妙啊!此饮甚妙!”一位以诗文著称的翰林学士忍不住抚掌轻叹,“酸甜适口,沁人心脾,犹如醍醐灌顶!”
皇帝也注意到了席间的这番细微变化。他尝了那“瑶柱金汤芙蓉瓣”,点了点头。又饮了那“酸柑蜜饮”,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平日饮食虽精细,却也厌烦了千篇一律的厚重滋味,这两样东西,倒是意外地合他心意。
“这两样,是何人所备?”皇帝侧首,低声问侍立在旁的高公公。
高公公早已将宴席流程烂熟于心,躬身回道:“回陛下,皆是尚膳监宋掌司调配之功。那汤用了她特制的瑶柱粉提鲜,饮品则是用库房积压的酸柑所制。”
皇帝目光微动,看向殿外廊庑的方向,虽看不到宋昭雪的身影,却记住了这个名字。懂得在盛宴之中,于细微处着手,平衡口味,解腻清口,这份心思,确实灵巧。不仅想到了,更做得不着痕迹,融于大席之中,不抢风头,却实实在在提升了整个宴席的体验。
“嗯,有心了。”皇帝淡淡说了一句,不再多言。但这句评价,已足够有分量。
宋昭雪在廊下,虽听不清殿内具体言语,但从那细微的赞叹声和明显缓和下来的进食氛围,她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对了。她没有去争抢主菜的风头,而是在配角的位置上,做到了不可或缺。这比做出多么惊世骇俗的菜肴,更能体现她的价值和对大局的把握。
她的目光无意间扫过靠近殿门角落的一席。那里,坐着几位藩属国和部族的使臣。而在最末位,孤零零地坐着一人。
是顾怀瑾。
他依旧穿着那身略显陈旧的北狄服饰,在一片锦绣辉煌中,显得格格不入。他坐姿笔挺,低垂着眼睑,慢条斯理地用着眼前的食物,对周围的喧闹繁华充耳不闻,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他似乎感觉到了注视,抬起眼帘,目光淡淡地扫过殿外。
刹那间,两人的目光隔着喧嚣的人群、明亮的灯火,在空中有了一个极其短暂的交汇。
宋昭雪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的眼神,依旧是那片冰封的琉璃海,平静无波,深不见底。但在那惊鸿一瞥间,她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极快的、难以言喻的情绪——不是愤怒,不是讥诮,而是一种……了然的审视,仿佛在说:“看,你果然走到了这里。”
随即,他便移开了视线,重新专注于自己面前的杯盏,将自己重新隔绝起来。
宋昭雪也收回了目光,掌心却微微有些汗湿。他看到了,也看懂了。他明白她为何疏远,也看到了她如何在新的位置上站稳脚跟。
这样也好。大家都是明白人。
夜宴在歌舞升平中接近尾声。帝后起驾回宫,百官恭送。
宋昭雪指挥着宫人收拾残局,清点器皿,忙而不乱。她能感觉到,许多尚膳监的同僚,甚至包括之前对她有些微词的老资格,看她的眼神都多了几分真正的信服。总管太监路过时,也破天荒地对她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宋掌司,今夜辛苦,做得不错。”
她知道,自己在尚膳监,算是初步立住了。
回到值房,已是深夜。卸下一身疲惫,她望着镜中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庞,轻轻吐出一口气。
今夜,她在皇帝心中留下了“有心”的印象,在尚膳监建立了威信,也……与那位质子殿下,完成了一次无声的交流。
前路依旧艰险,但手中的筹码,似乎又多了一分。
而顾怀瑾,在回到那座冰冷孤寂的质子宫后,屏退了所有人。他走到书案前,就着昏黄的灯火,展开一张纸条——是夜宴散席时,一个看似不小心撞到他的小太监,悄无声息塞入他袖中的。
纸条上只有寥寥数字,却让他那双冰封的琉璃眸,骤然缩紧,迸射出锐利如刀的光芒。
风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