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晚上,城南“元宵庙会”上,卖灯笼的老李被人发现死在自己的灯笼摊后,手里攥着一个写着“福”字的红灯笼,灯笼里面藏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欠债还钱”四个字。
沈清玄和周野赶到时,庙会已经被封锁,灯笼摊前围满了游客,老李的尸体躺在灯笼堆里,胸口插着一把剪刀,已经没有呼吸。周野拿着尸检报告跑过来:“沈队,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晚上七点到七点半之间,致命伤是胸口的剪刀伤,那剪刀是老李自己用来剪灯笼纸的。”
老李是个孤寡老人,靠卖灯笼为生,性格有点孤僻,没什么亲戚。旁边卖糖葫芦的王师傅说:“老李最近欠了赌债,有个叫张虎的人,经常来催债,昨天还在庙会上跟老李吵过架,说再不还钱就打断他的腿。”
张虎是个无业游民,经常在庙会附近赌钱,被带到派出所时,身上还带着赌具:“我是跟老李吵过架,但我没杀他!我昨晚七点到七点半,一直在赌场赌钱,有很多人作证。”
周野去查赌场的监控,发现张虎的证词属实,他昨晚确实在赌场,没有离开过。沈清玄仔细查看老李手里的灯笼,发现灯笼里面的纸条上,除了“欠债还钱”四个字,还有一个小小的“√”,像是有人做的标记。
她让痕检组提取纸条上的指纹,发现是老李自己的,但字迹很潦草,像是临死前仓促写的。“老李为什么要写这张纸条?”沈清玄有点疑惑。
旁边卖小吃的刘姐说:“老李昨晚六点多的时候,还跟我说,他攒够了钱,想还给张虎,让他别再来找麻烦了。”
攒够了钱?沈清玄心里一动,让周野去查老李的银行账户——发现老李昨天下午取了五万块现金,放在一个红色的信封里,藏在自己的灯笼摊下面。
但现在,红色信封不见了,只有老李手里的灯笼和纸条。沈清玄让痕检组在灯笼摊下面勘查,发现有一个淡淡的脚印,像是有人曾经蹲在这里找过东西。
脚印的尺码是42码,和张虎的尺码一样,但张虎有不在场证明。沈清玄突然想起什么,问王师傅:“张虎有没有什么亲戚,也在庙会附近?”
“有!他的弟弟张强,也在庙会卖东西,卖的是风筝,就在老李的灯笼摊旁边。”王师傅说。
张强被带到派出所时,脸色很不好:“我哥没杀老李,你们别找我!”
沈清玄拿出脚印的照片:“灯笼摊下面的脚印,是你的吧?42码,和你脚上的鞋一模一样。”
张抢的脸瞬间白了:“我……我只是想找老李的钱,我没杀他!”
原来,张强知道老李欠了张虎五万块赌债,也知道老李昨天取了钱,想还给张虎。他趁老李不注意,偷偷在他的灯笼摊下面找钱,没想到被老李发现了。两人争执起来,张强慌乱中拿起老李的剪刀,扎向了老李的胸口。
老李倒下后,张强慌了,在灯笼摊下面找到了红色信封,拿着钱跑了。他怕被人发现,就模仿张虎的语气,在纸条上写了“欠债还钱”,想嫁祸给张虎。但他忘了,自己的脚印留在了灯笼摊下面。
“我本来想拿了钱就走,没想到老李会发现……”张强哭着说,“我对不起我哥,也对不起老李。”
张虎得知真相后,又气又恨:“你这个混蛋!我让你好好卖风筝,你竟然去偷钱杀人!”
沈清玄看着张虎,心里有点感慨——一时的贪念,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整个家庭。走出庙会,周野说:“沈队,你怎么知道是张虎干的?”
“张虎有不在场证明,而他的弟弟张强,有动机,有机会,还有和脚印匹配的鞋。”沈清玄说,“最关键的是,纸条上的字迹,虽然模仿了张虎的语气,但笔画很稚嫩,不是经常赌钱的人写的——这是张强最大的破绽。”
夜色渐深,庙会的灯笼依旧亮着,却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沈清玄想起老李手里的红灯笼,上面的“福”字格外刺眼——或许,对老李来说,最大的“福”,就是能安安稳稳地卖灯笼,还清赌债,过一个平静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