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七分糖日常
本书标签: 现代  温暖治愈  群像风 

初聚的涟漪

七分糖日常

林晓星发出的那条合租信息,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漾开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最先回应的是一个头像空白,名字仅一个“苏”字的账号。信息简短得近乎程序化:“苏晓晴。下午三点来看房,方便?”

陈默回复“方便”后,对方回了一个“好”字,对话便彻底终结。

“这位……感觉不太好相处。”林晓星看着手机,心里有些打鼓。他想象中的未来室友,应该是热情开朗,能立刻称兄道弟的那种。

陈默正将洗好的玻璃杯一一倒扣在流理台上沥水,闻言头也没抬:“能准时,沟通直接,不算坏事。”他的声音总是这样平稳,听不出什么情绪。

下午两点五十八分,一个穿着挺括衬衫裙、扎着利落马尾的女生准时出现在院门外。她步履从容,目光像精确的扫描仪,快速掠过栅栏、墙壁、屋顶,最后定格在迎出来的林晓星和陈默身上。

“你们好,我是苏晓晴。”她微微颔首,语气礼貌,却带着一种不容亲近的距离感。

参观过程中,她的问题精准而高效:“网络服务商是哪家?带宽多少?每月水电燃气费如何精确分摊到个人?公共区域的清洁轮值,是否有成文的奖惩机制以确保执行力?”她甚至用手指关节轻轻叩击了几下不同房间的墙壁,似乎在评估隔音效果。林晓星跟在一旁,感觉自己像在接受一场严格的面试,手心微微冒汗。

然而,当苏晓晴走到那面巨大的落地窗前,看到窗外洒满阳光、草木葳蕤的小院时,她流畅的问询罕见地停顿了一瞬。虽然只有极短的一刹那,但林晓星捕捉到她镜片后那双锐利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近乎柔软的微光。

“这里,采光很好。”她最终只是用了一个客观的描述,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送走苏晓晴,林晓星刚想和陈默讨论一下这位“精英”,手机就接连不断地响了起来。一个昵称叫“行走的百科全书”的人发来长篇大段的信息,从这带院老屋可能属于的“和风洋式”建筑风格,聊到院子里那棵桂花树的科学养护方法,知识渊博得让人瞠目。紧接着,一个名叫“启明”的人发来一串充满活力的语音条:“哥们儿!房子看着不赖啊!我体育生,训练可能晚归,但保证轻手轻脚!附近有篮球场吗?院子够不够我晨练拉伸?”

约定的看房日,栖木小筑前所未有地热闹起来。

赵知书是第一个到的。他背着一個看起來沉甸甸的帆布包,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一来就指着院角的桂花树开始了科普:“这是金桂,学名是……秋季开花,香气醇厚而不艳俗,在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常寓意着……”他滔滔不绝,引经据典,让林晓星听得一愣一愣,只能连连点头。

紧接着,王启明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他穿着运动背心,浑身散发着蓬勃的热力,嗓门洪亮:“嗨!各位!这就是咱们未来的基地吗?”他兴奋地拍了拍赵知书的肩膀,力道之大让后者踉跄了一下,随即又对着院子比划起来,“不错不错,这空间晨练足够了!”

第三个到来的是李思雨。她像一只谨慎的小鹿,安静地站在院门口,怀里抱着一个速写本,声音轻柔得几乎要融进风里:“你们好,我是李思雨……来看房子。”她似乎对房屋结构本身兴趣不大,目光反而被爬满栅栏的苍翠藤蔓、以及阳光透过树叶在青石板上投下的斑驳光影深深吸引,手指不自觉地在本子上摩挲着。

气氛在周末到来时,变得有些微妙。他穿着oversize的T恤和人字拖,像是刚被从床上拉起来,慢悠悠地晃进来,对一切都报以“还行”、“不错”的评价。当被问及对合租生活的期待时,他打了个慵懒的哈欠:“没什么期待,大家各自安好,互不打扰就行。”这种近乎无为的态度,让追求秩序和规则的苏晓晴几不可见地蹙起了精致的眉头。

为了让大家更自然地交流,陈默默默地在院子的石桌上摆好了玻璃杯,端出了他提前冰镇好的柠檬薄荷水。清澈的液体里漂浮着翠绿的薄荷叶和切片的黄柠,清新的气息稍稍缓和了陌生人初见的尴尬与紧绷。

然而,性格的棱角很快在随意的闲聊中显现出来。

苏晓晴率先提出了她构思的《栖木小筑公共空间管理细则(草案)》,内容详尽,涵盖了静音时段、卫生评分标准、公共资源使用权限等。王启明一听就苦了脸:“啊?这么多规矩?回家还不能放松点吗?”赵知书则扶了扶眼镜,饶有兴致地开始逐条分析其合理性与执行层面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仿佛在进行一场学术辩论。周末依旧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仰头望着天空流云。李思雨则一直微低着头,用笔在速写本的角落无意识地画着圈,仿佛将自己隔绝在外。

林晓星看着这尚未开始就已近乎散沙的局面,心里刚刚燃起的火苗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渐渐黯淡下去。他求助似的看向陈默,却见陈默只是安静地为大家续上杯中水,神情一如既往地平静,看不出波澜。

就在讨论(主要是苏晓晴和赵知书)陷入细微条款的纠缠时,一直沉默旁观的李思雨忽然轻轻“啊”了一声,伸手指向院墙最僻静的角落,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你们看……那里,是不是有只小猫?它好像……受伤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只见一只瘦小的橘猫蜷缩在墙根的阴影里,一条后腿不自然地蜷着,脏兮兮的皮毛上沾着些许污迹,正用一双湿漉漉、充满戒备又带着痛苦的眼睛望着这群陌生的人类。

刚才还弥漫着微妙争执空气的院子,瞬间安静下来。

王启明第一个反应过来,几步就跨了过去,但在距离几步远的地方蹲了下来,放轻了声音:“别怕,小家伙,我们看看你怎么了。”

苏晓晴眉头紧锁,但出口的已是冷静的指令:“不要贸然伸手,观察一下伤势,避免二次伤害。”

赵知书立刻掏出手机,手指飞快滑动:“我查一下附近还在营业的宠物医院和紧急处理方式!”

连周末也收起了那副慵懒的神态,直起身子,目光投注过来。

林晓星和陈默对视一眼,也立刻上前。

七个人,为了这只意外出现的、脆弱的小生命,暂时抛开了各自的坚持和算计,自然而然地围拢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圈。王启明尝试用最轻柔的动作安抚小猫,苏晓晴指挥着大家保持距离避免惊吓,赵知书迅速报出了最近的宠物医院地址和电话,李思雨默默从自己的背包侧袋里拿出一小根独立包装的鸡肉肠,递到林晓星手里,周末则不知从哪个角落翻出一个干净的硬纸箱,利落地铺上了一些旧报纸和软布。

在小猫被小心翼翼地、几乎是无惊无险地安置进这个临时小窝,并由自告奋勇的王启明和认路的赵知书决定立刻送往医院后,院子里陷入了一种奇异的、混合着担忧与某种默契的寂静。

夕阳的余晖将每个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交织在青石板上。他们互相看了看,方才因分歧而产生的疏离感,似乎被这共同的目标和瞬间的协作冲淡了些许。一种微妙的、名为“我们刚刚一起做了件事”的纽带,在无声中悄然萌芽。

林晓星看着纸箱里不安蠕动的小生命,又看了看周围这些性格迥异却在此刻目标一致的陌生人,心里那簇快要熄灭的火苗又重新燃起,甚至比之前更亮了一些。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声音不大却清晰地打破了沉默:

“那个……既然大家都为了这件事忙起来了,也是一种缘分。要不……我们一起去医院看看小猫的情况?然后,也许可以顺便找个地方一起吃个晚饭,就算……我们正式认识的第一次聚餐?”

这个提议有些突然,几个人脸上都露出了些许愕然和思索的神情。去,意味着他们愿意将这段偶然的交集延续下去;不去,或许这次仓促的相聚,就真的只是一次擦肩而过的看房经历。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苏晓晴看了一眼纸箱里虚弱的小猫,又目光沉静地扫过眼前每一张还带着生疏痕迹的脸,第一个打破了沉寂。她的声音依旧清冽,听不出太多热情,却带着一种做出决定后的明确:

“可以。坐我的车去吧,我导航。”

她的应允,像一个被敲下的确认章。其他人,或点头,或出声附和。一个临时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共同体,在这一刻初步成形。然而,一个更大的悬念也随之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这只偶然闯入的小猫,真的能将他们七个截然不同的灵魂,牢固地联结在一起吗?而前方等待着他们的这顿晚餐,又将把这刚刚萌芽的关系,引向一个怎样的未来?

上一章 寻得栖木 七分糖日常最新章节 下一章 屋檐下的第一次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