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明抱着纸箱,赵知书举着手机导航,一行七人挤在苏晓晴那辆宽敞但此刻也略显拥挤的SUV里,气氛有些微妙的凝滞。引擎发动,车内空调送出凉爽的风,却吹不散那份初识的尴尬。没有人说话,只有导航女声冷静地指挥着方向,以及纸箱里小猫偶尔发出的、细弱可怜的呜咽。
林晓星坐在副驾驶,偷偷从后视镜里观察着后排的同伴。王启明一脸紧张,小心翼翼地护着怀里的纸箱,仿佛捧着什么绝世珍宝;赵知书紧挨着他,眉头微锁,还在手机上搜索着猫科动物腿部骨折的应急处理图片;李思雨和周末坐在另一边,李思雨偏头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周末则干脆闭目养神,看不出心思;陈默坐在最后排,依旧是那副沉静的样子,目光落在王启明怀里的纸箱上。
苏晓晴开车和她的人一样,精准、稳定,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她打破了沉默,声音在封闭的车厢里显得格外清晰:“医院大概需要十五分钟。关于房租,我计算了一下,如果按照房间大小和朝向分配基础租金,再均摊公共费用,是目前最合理的方案。数据我晚点发群里。”
又是一阵沉默。赵知书推了推眼镜,接话道:“从经济学和公平角度考量,这确实是常用模型。不过,我们需要先明确各个房间的具体参数……”
王启明忍不住插嘴,声音带着点烦躁:“哎呀,现在先别算这个了行不行?没看见这小家伙还疼着呢吗?”他低头看了看纸箱,语气缓和下来,“乖,马上就到了啊。”
这个小插曲让关于租金的讨论暂时搁置。车厢内再次安静下来,但一种共同担忧所维系的无形纽带,似乎比刚才纯粹的计算要牢固一丝。
宠物医院到了。明亮的灯光,消毒水的气味,让气氛更加严肃。挂号、检查,医生初步诊断是左后腿轻微骨裂,需要拍片确认并做外固定。一系列流程下来,七个年轻人围在诊疗室门口,神情各异,却都透着关切。
费用清单出来时,大家面面相觑。虽然不是天文数字,但对于一群刚刚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意外开支。
“我付吧。”王启明第一个掏出手机,“是我先发现它的。”
“不行,是我们大家一起决定的。”林晓星立刻反对。
苏晓晴已经拿出了信用卡,语气平静:“先均摊,后续如果找到原主人或领养人,再商议。效率优先。”
最终,七个人AA制支付了这笔费用。当看着小猫后腿被打上白色石膏,虽然虚弱但情况稳定下来时,所有人都暗暗松了口气。
从医院出来,夜幕已然降临。华灯初上,街边的餐馆飘出诱人的食物香气。经历了这一番折腾,最初的陌生感被共同的行动冲淡了不少,而饥饿感则变得真实起来。
“那个……吃饭的地方,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家常菜馆,价格也公道。”陈默忽然开口,这是他今晚第一次主动提议。
没有人反对。忙碌和担忧过后,坐下来吃顿饭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餐馆里人声鼎沸,充满了烟火气。他们找了一个靠窗的圆桌坐下,点菜的任务自然落在了提出建议的陈默身上。他熟练地点了几道招牌菜,询问了有无忌口,举止自然妥帖。
等待上菜的间隙,最初的尴尬似乎又悄悄回流。大家喝着茶水,一时不知该从何聊起。
“所以,”周末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用手支着下巴,目光在几人脸上扫过,“我们七个,算是……临时组建的‘小猫救援委员会’?”
这话带着点他特有的调侃,却巧妙地定义了刚才共同经历的事情。
赵知书立刻跟上:“从组织行为学来看,临时团队因为共同目标而迅速集结,在目标达成后,团队关系会面临转化或解散。”
苏晓晴抿了口茶:“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决定的是,这个临时关系是否要转化为长期合租关系。”
话题终于绕回了原点,但气氛已与下午在院子里的针锋相对不同。
林晓星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看向大家:“我觉得……挺好的。虽然大家性格不一样,但刚才,我们为了一个小生命一起努力的时候,我感觉……我们像是一个团队。栖木小筑,不应该只是一个住的地方,对吗?”他的目光带着真诚的期待,看向了陈默,又看向每一个人。
王启明重重放下茶杯:“我同意晓星!我觉得咱们几个,有缘!而且你们看,咱们各有各的本事,苏同学会规划,赵同学懂那么多,陈默会照顾人,思雨心细,周末……呃,心态好!凑一块儿多热闹!”
他这番直白的话让几个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思雨轻轻点了点头,声音虽小但清晰:“我……喜欢那个院子。”
周末耸耸肩:“我无所谓,只要我的房间够安静就行。”
苏晓晴环视一圈,冷静地分析:“从现实角度,七个人分担租金压力小,房源难得。从可行性看,虽然存在管理挑战,但如果有明确的公约和执行力,并非不可操作。”她顿了顿,看向陈默和林晓星,“我同意合租。”
陈默在所有目光聚焦过来时,缓缓点了点头:“我没有异议。”
那一刻,林晓星感觉心里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菜上来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不知是谁先举起了茶杯,提议以茶代酒,庆祝他们的“栖木小筑”初步成型。茶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仿佛一个郑重的仪式。
吃饭时,气氛明显活络了许多。王启明开始讲他训练时的糗事,赵知书不时补充一些冷门知识,连苏晓晴也偶尔会对某个话题发表一句精辟的见解。李思雨安静地听着,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周末则专注于美食,偶尔冒出一两句犀利的点评,逗得大家发笑。
这顿晚饭,像是一剂强有力的粘合剂。回去的路上,依旧是苏晓晴的车,但车厢里不再沉寂,多了些轻松的谈笑。虽然未来依旧充满未知,但至少在这一刻,七颗星星的轨迹,已经明确地向着“栖木小筑”这个共同的引力中心交汇。
他们将小猫暂时安顿在客厅一个舒适的角落,准备了水和食物。站在重新安静下来的院子里,夜风微凉,吹拂着每个人因兴奋而有些发烫的脸颊。
“那么,”林晓星看着他的六位新室友,心情激动,“我们,明天就开始搬家?”
月光下,七道身影被拉长,交织在地面上,仿佛预示着一个共同故事的开始。然而,一个新的悬念也随之升起:当真正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那些被暂时掩盖的性格差异和生活习惯,会如同潮水退去后的礁石,展现出怎样真实的棱角?这只暂时安家的小猫,又会在他们未来的同居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一切,都等待着他们在即将开启的日子里,亲自去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