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座位,江以乐、顾南萧、周晓薇以及前座的张浩自动成了一组。
周晓薇活泼开朗,是气氛担当,但有时思维跳跃,抓不住问题的核心;张浩热心肠,体力充沛,适合跑腿,但思维偶尔过于跳脱,容易偏离主题。
作为组长的江以乐常常需要费力地将天马行空的讨论拉回正轨,耐心梳理思路,感觉像是带着两个精力过剩的孩子在知识的迷宫里探险。
顾南萧在讨论中依然话少得可怜,大多数时间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几句关键点,像个冷静的旁观者。
但当讨论陷入僵局,或者周晓薇和张浩争论得面红耳赤却始终不得要领,眼看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时,他会突然开口,用极其简洁的语言,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核心矛盾所在,或者提出一个全新的、切中要害的视角,往往能瞬间打破僵局,让混乱的讨论变得清晰起来,顺利进行下去。
他的观点总是逻辑清晰,直指本质,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无形中帮江以乐这个组长分担了不少引导和梳理的压力。
周晓薇“哎,乐乐,我发现顾南萧好像也没那么冷嘛,对你尤其不一样哦。”
一天课间,周晓薇凑过来,挤眉弄眼地压低声音说道,语气里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和笃定。
她一边说,一边用眼神示意刚才顾南萧顺手帮江以乐把掉在地上的画笔捡起来的动作——那支笔滚到了他的脚边,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弯腰拾起,轻轻放在她的桌角,全程没有交流,却流畅自然。
江以乐正在批改刚发下来的英语听写本,闻言笔尖一顿,在纸上划出一道小小的、突兀的痕迹,脸颊莫名地有些发热,像被初秋的阳光轻轻晒了一下。
她强作镇定,目光依旧停留在听写本上。
江以乐“别瞎说,他是我们组的成员,我是班长,有些正常的交流不是很正常吗?他刚才不也回答了张浩的问题?”
虽然只是用笔在张浩的草稿纸上写了个关键公式,连一个音节都没发出。
周晓薇“是吗?”
周晓薇拖长了语调,脸上写满了“信你才怪”四个大字,还带着洞悉一切的笑容。
周晓薇“那我怎么没见他帮别人捡过笔?也没见他主动把书借给谁?张浩上次问他借物理笔记,他可是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哦,直接当没听见。这区别对待,不要太明显哦,江大班长。”
江以乐“可能……可能只是刚好顺手吧。”
江以乐的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去,心里却无法完全否认周晓薇那细致入微的观察。
她对顾南萧的关注,确实在不知不觉中多了几分,超出了普通同学或者班长的范畴。
她会留意他今天看的英文书换成了哪一本,会注意到他偶尔因为睡眠不足眼下泛起的淡淡青色,会好奇他耳机里流淌的到底是什么样的音乐世界,甚至……
会在他难得因为解题顺利而微微舒展眉头时,感到一丝莫名的、微小的愉悦,像看到阴天里云层裂开一道细缝,透出些许微光。
周晓薇“得了吧,”
周晓薇用手肘轻轻撞了她一下,笑得促狭而暧昧。
周晓薇“我看他就是外冷内热,而且这‘热’啊,目前只针对你江大班长。不过说真的,他要是能多笑笑,别老是板着一张帅脸,估计追他的女生能从我们教室门口排到校门口再绕操场一圈。”
她说着,夸张地用手比划了一下,自己先忍不住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