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以乐没好气地白了周晓薇一眼,脸上热度更甚,像有火在烧,赶紧低下头假装专心改听写本上那些拼写错误,没再继续这个让她心跳有些失衡的话题。
但心底那丝被好友直白点破的微妙悸动,却像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缓缓扩散开来,再也无法恢复之前的平静。
她没有再刻意辩解,只是无法控制地,更加留意起那个坐在自己身边的少年。
她发现他其实非常细心,看似对周遭的一切漠不关心,实则很多细节都落在他那双沉静而敏锐的眼眸里。
比如,他会不动声色地把靠过道、容易被来往同学撞到或者被老师目光更容易扫视的位置让给她,自己坐在靠近墙壁的里边,那个相对隐蔽和安静的角落。
比如,她偶尔因为换季或者劳累,喉咙不舒服轻轻咳嗽几声,第二天早上来到教室时,总会发现自己的保温杯里被人接满了温度适中的热水——
她曾经偷偷观察过,是顾南萧每天来得最早时,顺手帮她接的。
他做这件事的时候,依旧没什么表情,动作自然得像是在完成每日例行公事,但那杯水的温度,总是恰到好处地温暖着她清晨略带凉意的手心。
这个发现让她握着保温杯的手,久久没有松开,心里像是被温热的、清澈的水流泡过一样,柔软而舒适,一种陌生的、酸涩又甜蜜的情绪悄悄蔓延。
这些发现让江以乐的心湖不再平静。
那些细微的、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像暗夜里悄然绽放的昙花,虽然短暂无声,却散发着不容忽视的、清幽的香气,一点点瓦解着她最初对他“冷漠孤僻”的刻板印象,也让她心中那份单纯的好奇与探究,悄然掺杂进了一丝她自己尚未完全明晰的、柔软的、带着忐忑与期待的情愫。
就在这种微妙而暧昧的气氛如同藤蔓般悄然滋长时,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筹备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
这是高三学生在高考前最后一次能够参与、也被学校鼓励参与的大型校园活动。
虽然学业紧张如弓弦,但学校和班主任李老师还是希望同学们能适当参与,放松身心,调节紧绷的神经,给灰色的备考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按照惯例,艺术节期间会举办一场全校性的画展,每个班级都需要至少提交一幅作品参展,题材形式不限,旨在展示班级风貌和学生才华。
班主任李老师早就知道江以乐从小学习画画,师从本地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素描、水彩、油画都有涉猎,功底相当扎实,在之前的校园艺术节中也拿过不少奖项,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也算是对她特长的一种肯定和支持,希望她能给班级争光。
路人甲“江以乐,这次画展我们班的作品就交给你了,没问题吧?”
李老师和蔼地问道。
目光里充满信任和鼓励,他知道这孩子在专业上是靠得住的。
江以乐“没问题,老师。”
江以乐爽快地答应下来,她热爱画画,也很乐意为此付出时间和精力。
这仿佛是在枯燥题海和无数公式中开辟出的一片绿洲,让她心生向往和期待,画笔和色彩是她表达内心、逃离压力的最好方式。
路人甲“需要找帮手吗?或者需要班里提供什么材料?”
李老师又问,考虑得很周到。
江以乐本想说自己一个人可以完成,她享受独自沉浸在创作中的感觉,可以完全掌控画面的节奏和情绪。
但目光不经意地瞥向旁边正在安静做题、侧脸线条在阳光下显得清晰而专注的顾南萧时,她忽然改变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