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从那天起,每天放学后,两人会默契地、一前一后地离开教室,穿过喧闹的走廊和逐渐安静下来的校园,前往位于实验楼顶楼、平时少有人去的美术教室,待上一个小时左右。
美术教室很大,空间高阔,空气中常年漂浮着松节油、各种颜料和旧画布混合在一起的独特气味,对于热爱画画的人来说,这是一种令人安心和沉醉的味道,是创造力的温床。
在这间画室里,夕阳如金色的颜料般倾洒而入。
巨大的落地窗将两种景致温柔相拥,一侧是葱郁林木的静谧私语,一侧是都市天际线在余晖里的朦胧剪影。
画架错落,颜料瓶如斑斓的宝石散落各处,未完成的画布承载着艺术的雏形。
空中,金色光点似灵动的星子、似振翅的飞鸟,在光影中肆意舞动。
夕阳的光束如神祇的笔触,在地面勾勒出明暗的韵律,整个空间仿佛是现实与艺术的结界,每一处角落都在时光的晕染下,诉说着关于创作与美的诗意篇章。
金色的光柱中,无数微小的尘埃如同金色的精灵般翩翩起舞,时光在这里仿佛都慢下了脚步。
他们合作的作品是一幅尺寸不小的油画,主题选定为校园里那条著名的、两侧种满高大梧桐的林荫道。
捕捉秋日阳光下,金黄的树叶与光影交错的瞬间,寓意着收获、沉淀与时光的流逝,很符合毕业班的氛围,也带着一丝淡淡的、属于青春的诗意和感伤。
江以乐主要负责整体的构图设计、色彩把握和主体景物的绘制。
她的笔触细腻,色彩感觉敏锐而温暖,对光影的捕捉尤其到位,善于营造氛围。
顾南萧则更多地负责一些需要力气的辅助工作,比如帮她绷紧画布、钉好内框,调制大面积的背景色或者需要大量重复的色块,或者在她够不到画布上方时需要搭把手的地方。
他调色时很专注,对色彩的明度、纯度、冷暖似乎有着天生的敏感和直觉,往往能调出非常准确而富有层次的颜色,与她想要的氛围高度契合。
他手指沾上斑斓颜料的样子,与他平时握笔写字时的清冷模样截然不同,带着一种属于艺术创作的、原始而专注的魅力,仿佛那一刻,他卸下了一些防备,融入到了色彩的世界里。
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安静地各自画着,偶尔会因为某个细节交流几句,声音在空旷的画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江以乐“顾南萧,你觉得这里远处的教学楼,颜色是不是太跳了?要不要再灰一点,推远一些,增强空间感?”
江以乐退后几步,眯着眼看着整体效果,有些拿不定主意,征求他的意见。
顾南萧放下手中涂抹背景的板刷,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
他靠得很近,近到江以乐能闻到他身上那股干净的、混合了松节油和颜料味道的独特气息,让她心跳漏了一拍。
他沉吟片刻,指着画布上那片略显突兀的暖黄色:
顾南萧“加一点群青和熟赭,降低纯度,同时可以把边缘线再虚化一些,用扫笔带过。”
他的建议总是简洁而精准。
江以乐依言尝试,用画笔蘸取他说的颜色,小心翼翼地调和、上色,用笔锋轻轻扫动边缘。
效果果然立竿见影,空间的纵深感立刻加强了,远景和近景的层次也分明起来,画面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