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星尘于渊
本书标签: 古代 

传声筒

星尘于渊

李崇明派出的死士如同泥牛入海,这让他投鼠忌器,不敢再对白梦瑶轻举妄动。但钦差三皇子南下的消息已如悬顶之剑,他必须尽快摸清白梦瑶的底细和意图,尤其是那封要命的“信”的下落。

僵持之下,李崇明想到了一个迂回的策略。他再次以“赏识才学”为名,邀请新科举人陆子谦过府“探讨文章”。此举既符合他主考官的身份,又能近距离观察这个与白梦瑶关系匪浅的年轻人,或许能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

陆子谦接到邀请,心中忐忑不安。他本能地感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文会。白梦瑶却显得很平静,甚至在他临行前,看似无意地提点了一句:“陆大哥,李侍郎位高权重,见识广博。你若有机会,不妨向他请教一下,为何近年来漕运改制屡屡提出,却总在‘胥吏执行’一环功亏一篑?听说京中对此也有不同看法。”

这话听起来像是好学之士的寻常请教,但陆子谦与白梦瑶相处日久,隐隐觉得这话中有话。他带着满腹疑云去了驿馆。

李崇明果然对白梦瑶只字不提,只是与陆子谦谈诗论文,气氛看似融洽。但当陆子谦想起白梦瑶的提醒,谨慎地将那个关于漕运胥吏的问题提出时,李崇明的眼神瞬间锐利了起来。

他放下茶杯,审视着陆子谦,缓缓道:“子谦倒是关心实务。胥吏之弊,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京中……呵呵,确实看法不一。有人主张强力整顿,也有人认为需循序渐进,以免激起大变。” 他话锋一转,似有所指,“不过,有些事,非局外人所能妄议。子谦还是专心学问为好,莫要受了……不必要的牵连。”

这番话,既是回答,更是警告。李崇明几乎可以肯定,这个问题来自白梦瑶!她在通过陆子谦向他传递信息:她不仅知道那封“信”,甚至对京中围绕漕运(以及其背后可能牵扯的势力)的争斗也有所了解!她这是在暗示,她手中的筹码比想象中更多!

陆子谦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李崇明话中有话,气氛压抑,便不敢再多言。

与此同时,数千里外的京城,三皇子府邸。

顾长渊并未直接求见三皇子,而是通过老师的关系,将一份看似寻常的“江南风物志”并几样精致的江南点心,送到了三皇子最宠爱的、年仅六岁的小郡主手中。点心盒的夹层里,藏着一封密信,信中并无落款,只有寥寥数语,以独特的、源自儿时游戏的暗码写成,提及“浔阳有古玉,蒙尘待拭,恐有小人先至”。

三皇子萧景琰,年方二十,因其母妃出身清流、自身又以“贤德”著称,在朝中自成一派,与势大的齐王分庭抗礼。他收到这份“礼物”和密信后,独自在书房沉思良久。他自然看得出这信来自顾家那个一向低调的嫡孙顾长渊,更明白“古玉”所指为何——那个本该早已消失的白家孤女!

顾长渊此举,是在向他示警,也是向他递出合作的橄榄枝。齐王欲在钦差抵达前灭口,而他三皇子,则需要一个能撬动齐王势力的突破口。白梦瑶,无疑是最佳人选。保护她,查明白家真相,既能打击齐王,又能赢得清流和军中部分势力的好感。

萧景琰当即秘密召见了顾长渊。两人在书房内谈了什么,无人知晓。但顾长渊离开时,神色轻松了许多。他与三皇子达成了初步的默契:三皇子会确保钦差卫队中有足够的力量,在必要时保护白梦瑶的安全;而顾长渊,则需要动用在江南的暗中力量,确保白梦瑶能“活到”与钦差见面,并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南北两地的信息,通过陆子谦这个懵懂的“传声筒”和顾长渊精心铺设的渠道,悄然完成了对接。白梦瑶向李崇明施压,展示筹码;顾长渊则为她寻找最强的外援,铺平道路。

陆子谦从李崇明处回来,将对话原原本本告诉了白梦瑶,末了担忧道:“瑶妹妹,李侍郎似乎话里有话,我怕……”

白梦瑶却微微一笑,安抚道:“陆大哥不必多虑。李大人是提醒你专心仕途,是好事。” 她心中明了,李崇明已经收到了她的警告,暂时不敢妄动。而三皇子这条线,看来顾长渊也已经搭上。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待钦差三皇子驾临浔阳。

然而,白梦瑶并未被动等待。她让陆子谦以“答谢师长”为名,通过周院长的关系,将一些她“偶然”得来的、关于浔阳知府及其小舅子(锦心苑东家)贪腐枉法的“民间传闻”,巧妙地传递给了州府衙门里一些不得志、却相对正直的官员。这些消息,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虽小,却足以在钦差到来前,让这潭水泛起更多涟漪。

她要让三皇子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忠良之后,更是一个能搅动地方局势、拥有相当能量和智慧的合作伙伴。

夜色深沉,白梦瑶再次摩挲着那枚琉璃碎片。冰冷的触感让她保持清醒。她知道,自己正行走在万丈深渊的边缘,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但她的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父母兄长的血仇,家族百年的荣辱,都系于她一身。她不能退,也不能输。

远方的官道上,钦差的仪仗,正日夜兼程,向着浔阳而来。命运的齿轮,即将加速转动。

上一章 夜雨杀机 星尘于渊最新章节 下一章 钦差驾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