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胤煜
本书标签: 古代 

爱恨不由身

胤煜

汴京的初雪落在皇城飞檐时,赵匡胤正摩挲着那方从金陵快马送来的澄心堂纸。

墨迹晕开李煜新填的《虞美人》,字字珠玉,刺得他眼底生疼。

“陛下若不想见,臣便回绝南唐使臣。”内侍监的声音在暖阁外响起。

青铜兽炉里炭火噼啪,赵匡胤忽然想起三年前金陵城破那日,也是这样的雪天。

那个穿着月白常服的男人跪在朱雀门下,发间沾着雪粒,抬眼时却让大宋天子第一次在战场上勒紧了缰绳。

“宣。”他碾碎掌心的冰碴。

李煜抱着焦尾琴走进殿门时,带进一襟寒梅冷香。素银大氅下露出半截鹅黄内衬,仍是江南国主的制式。

“违命侯别来无恙?”赵匡胤故意用爵位刺他,却见那人睫羽微颤,竟真的俯身要行臣礼。

御案上的鎏金酒壶突然倾倒。在宫人惊呼声中,皇帝已攥住李煜的手腕将人提起,指尖触及的皮肤凉得像玉。

“金陵冬暖,侯爷怕是受不住汴京苦寒。”赵匡胤解下玄狐裘裹住他,瞥见对方颈间旧年留下的淡红鞭痕——那是围城战役时留下的印记,如今在宫灯下竟显出几分旖旎。

李煜忽然轻笑:“陛下当年射向宫门的狼牙箭,比风雪冷得多。”

西苑赐下的宅邸终夜亮着烛火。

赵匡胤第三次经过垂拱殿窗棂时,终于看见那人站在梅树下仰头望月,雪地上歪斜地写着“四十年来家国”。

皇帝踩过词句一把将人拽进暖阁,狼毫塞进他冻僵的指间:“既思江南,何不画予朕看?”

砚台打翻在龙纹地毯上。李煜被箍着腰按在御案前,颤抖的笔尖逶迤出破碎的山河。

当画至金陵城墙时,他突然哽咽着掷笔,墨点溅上天子衣襟。

“匡胤...”多年未闻的旧称让两人俱是一震。赵匡胤捏着他后颈逼他抬头,却在触及满脸湿凉时顿住。

“三千里地山河,”天子的拇指碾过那些泪水,“换你一首词,可值?”

上元夜宴的鼓乐声隔着宫墙传来时,李煜正教坊司排演新曲。

水袖翻飞间,他恍惚回到秦淮河畔的画舫,直到乐工突然噤声——皇帝不知何时立在廊柱下,眼底沉着暗火。

“听闻侯爷重编《霓裳羽衣曲》?”赵匡胤挥退众人,扳过他下巴,“可知这是亡国之音?”

琵琶弦断的嗡鸣中,李煜被拖进偏殿。

织金帐落下时,他听见天子咬在耳边的低语:“朕灭得了你的国,却斩不断你这身风流骨。”

更漏滴到三更,赵匡胤捻着那人散落的发丝忽问:“若那日朕不杀曹彬,你可会自焚殉国?”

李煜望着梁间雕龙轻轻笑了:“臣怕死怕得紧。”

病情加重那日,李煜正抄录《心经》。

御医战战兢兢禀报“忧思过甚”,赵匡胤摔了药盏将人连褥子裹起,径直抱进自己的寝宫。

夜半高烧不退,怀里人忽然呓语:“从嘉冷...”

赵匡胤怔了半晌才想起这是李煜的旧名。

他扯开龙袍将人贴身搂住,一如当年在金陵城头解甲覆住战俘的单薄脊背。

晨光微熹时,李煜在药香中醒来,发现天子仍维持着环抱的姿势,眼底布满血丝。

案头摊着他昨日写的“剪不断,理还乱”,纸角被攥得发皱。

“李重光,”皇帝声音沙哑,“朕的江山养不起你一怀愁绪吗?”

第七次北伐前夕,赵匡胤踏进囚院时正见李煜在焚稿。

火盆里躺着半阙《浪淘沙》,墨字在焰舌间蜷缩成蝶。

“恨朕吗?”天子踢开火盆握住他手腕。

灰烬纷扬中,李煜仰起苍白的脸:“陛下可知金陵王气因何三百年不绝?”

猝不及防的吻吞噬了后续的话语。

赵匡胤啃咬着那两片永远吐露珠玑的嘴唇,直到尝到血腥味仍不放手。

宫人听见天子在院门落下重锁前的最后一句话:

“待朕收回燕云,带你去看比金陵更好的江山。”

雪夜驰驿的御驾里,赵匡胤摩挲着新收到的词笺。

背后墨迹透纸,是那人惯用的冰麝墨——唯有在体温煨烤下才会显现隐文。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史载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崩于万岁殿。

南唐旧臣闻讯时,见违命侯伏案醉饮,泪痕沾湿的宣纸上,反复描画着同一对相交的剑戟。

上一章 双生(完) 胤煜最新章节 下一章 囚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