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头来。”皇帝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甄嬛依言抬头,阳光恰好洒在她脸上,肌肤胜雪,眉眼如画,最特别的是一双眸子,清澈见底,却又仿佛蕴藏着深潭,不卑不亢,沉静如水。
雍正看着她,半晌未语。亭中的气氛有些凝滞。
宜修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帝那一瞬间的异样,她面上笑容不变,柔声开口:“皇上,臣女甄嬛,是婉嫔的……娘家侄女,自幼养在婉嫔身边,知书达理,是个懂事的孩子。”她刻意模糊了甄嬛的真实身份,只强调其与婉嫔的关系和“懂事”,既点明了来历,又暗示了其可控性。
雍正“嗯”了一声,目光从甄嬛身上移开,看向名册,淡淡道:“既然皇后觉得不错,那就留牌子吧。”
“甄嬛,留牌子,赐香囊——”太监尖细的唱喏声响起。
甄嬛再次叩首:“臣女谢皇上、皇后娘娘恩典。”垂下的眼帘遮住了眸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人生将彻底改变。母亲(云辛罗)的叮嘱,皇后的审视,皇帝那难以捉摸的目光,都预示着前路的艰险。
景仁宫内的暗涌
甄嬛入选的消息迅速传遍六宫。婉嫔云辛罗在自己延禧宫的寝殿内听闻此讯,手中的茶盏险些落地。她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女儿终于得以正名、踏入宫廷的些许欣慰,更有巨大的恐惧和不安。她比谁都清楚,这后宫是何等虎狼之地,嬛儿此去,福祸难料。而她们母女二人,都将成为皇后棋盘上更重要的棋子,也更易被舍弃。
她立刻赶往景仁宫谢恩。
皇后宜修正逗弄着怀里咿呀学语的四阿哥(她与雍正登基后所生之子),见云辛罗进来,示意乳母将孩子抱走。
“臣妾谢皇后娘娘恩典,娘娘千岁。”云辛罗跪下行礼,声音带着微颤。
“起来吧,婉嫔。”宜修语气平和,“甄嬛那孩子,本宫瞧着是个有福气的。既入了宫,你们母女也能时常见面,是好事。往后,你更需谨言慎行,好好教导她宫规,莫要辜负了皇上的恩典和本宫的期望。”
“臣妾谨记娘娘教诲,定当约束自身,教导嬛儿恪守宫规,忠心侍奉皇上与娘娘。”云辛罗连忙表态。
宜修满意地点点头,赐了座,又闲话几句,便让她退下了。看着云辛罗恭敬退出的背影,宜修眼中闪过一丝冷芒。甄嬛入选,在她意料之中。皇帝对甄嬛那一瞬的留意,她也看在眼里。一个有着类似故人气质、却又更年轻鲜活的女子,正好可以用来分薄华妃日渐跋扈的恩宠,以及……制衡任何可能的新宠。至于云辛罗和甄嬛,母女同在宫中,互为牵制,反而更好掌控。
翊坤宫的怒火与算计
华妃年世兰在翊坤宫摔碎了第二套茶具。
“甄嬛!那个贱人的女儿!她也配!”年世兰美艳的脸上满是狰狞,“还有乌拉那拉·宜修!她分明是故意的!弄这些阿猫阿狗进来恶心本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