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青锋引:少年行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十三章 地牢死战与密信破局

青锋引:少年行

精铁打造的密库门“哐当”一声被踹开,赵烈带着十几个披甲士兵涌入,手中长枪在火折子的映照下泛着冷光。地牢深处的空气瞬间凝固,灰尘在光柱中狂舞,沈青砚将装着书信的木盒紧紧抱在怀里,指尖因用力而泛白——这是推翻李斯年阴谋、为沈家洗冤的唯一希望,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沈青砚,识相的就把密信交出来!”赵烈的声音在地牢里回荡,带着毫不掩饰的贪婪与狠戾,“只要你乖乖听话,我还能让你死得痛快些,否则,地牢里的这些刑具,会让你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他说着,指了指墙角堆放的铁链、烙铁,那些刑具上还残留着暗红色的血渍,看得人头皮发麻。

沈青砚将木盒塞进苏轻寒怀中,又把山河令令牌递给她:“你带着证据从密道走,我和楚兄拖住他们!”昨夜制定计划时,管家曾提过地牢有一条通往城外的备用密道,就在密库左侧的石壁后,只是多年未用,不知是否还能通行。

“不行!要走一起走!”苏轻寒攥紧木盒,眼眶泛红,“我不会丢下你们的!”

楚星河已抽出长剑,挡在两人身前,剑尖直指冲来的士兵:“没时间争执了!苏姑娘,你带着证据离开,这是命令!只有把证据送出去,我们做的一切才有意义!”他话音未落,一名士兵的长枪已刺至眼前,楚星河旋身避开,长剑顺势削向对方手腕,士兵惨叫一声,长枪脱手落地。

沈青砚也握紧铁钎,体内“破阵诀”内力急速运转,铁钎上泛起的微光在地牢中格外醒目。他想起密道图谱上的“裂石式”,足尖点地跃起,铁钎带着劲风砸向左侧石壁——“轰隆”一声,石壁应声裂开一道缝隙,露出后面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通道。“快走!”他低吼着,将苏轻寒推至通道口。

苏轻寒望着两人浴血的身影,泪水夺眶而出,却也知道此刻不能犹豫。她咬了咬牙,将木盒系在腰间,又掏出所有毒粉塞给沈青砚:“小心!我在城外山谷等你们!”说完,转身钻进通道,石壁在她身后缓缓合拢。

“想跑?没那么容易!”赵烈见苏轻寒带着证据逃离,急红了眼,挥刀砍向沈青砚,“拦住他!不能让证据传出去!”

士兵们蜂拥而上,长枪如林般刺来。沈青砚和楚星河背靠背站着,一人持钎一人握剑,在狭窄的地牢中与士兵们缠斗。沈青砚的“破阵诀”已练至第二层,内力愈发醇厚,铁钎舞动间竟能将长枪震弯,偶尔还能借着间隙击中士兵的要害;楚星河的剑法依旧灵动,“回风拂柳”的招式使得密不透风,剑尖掠过之处,总能留下深深的伤口。

可士兵们悍不畏死,倒下一个立刻有另一个补上,两人很快就体力不支,身上都添了新伤。沈青砚的左臂被长枪划开一道口子,鲜血染红了衣袖,动作渐渐慢了下来。一名士兵抓住机会,长枪直刺他的胸口,楚星河见状,不顾身后袭来的刀锋,侧身挡在沈青砚身前——“噗嗤”一声,长枪刺穿了楚星河的肩膀,鲜血喷涌而出。

“楚兄!”沈青砚目眦欲裂,铁钎狠狠砸向那名士兵的头颅,士兵应声倒地。他扶住摇摇欲坠的楚星河,声音发颤,“你怎么样?”

楚星河咳出一口血,却笑了笑:“没事……还能再战!”他拔出肩膀上的长枪,反手刺向身后的士兵,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赵烈站在一旁,冷眼看着两人陷入苦战,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意。他知道,只要耗下去,这两人迟早会成为他的刀下亡魂。可就在这时,地牢外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厮杀声,还有秦峰的怒吼:“赵烈!快放了少主!否则踏平你的将军府!”

“不好!是清风寨的人!”赵烈脸色骤变,他没想到秦峰竟敢直接攻打将军府,“你们几个,继续盯着他们!其他人跟我出去!”他说着,带着半数士兵匆匆离开地牢,留下五个士兵继续围攻沈青砚和楚星河。

压力骤减,两人顿时松了口气。沈青砚从怀里掏出苏轻寒留下的毒粉,趁士兵不备撒了出去。毒粉弥漫开来,士兵们吸入后顿时头晕目眩,动作迟缓。沈青砚和楚星河趁机反击,没一会儿就解决了剩下的士兵。

“我们快从密道走!”沈青砚扶起楚星河,快步走向石壁。他再次运起“裂石式”,铁钎砸向石壁,缝隙重新裂开。两人钻进通道,沿着潮湿的石阶快步前行,身后的厮杀声越来越远,前方渐渐透出微光——那是密道的出口。

钻出密道,外面正是城外的山谷。苏轻寒正焦急地在谷口等待,看到两人平安出来,顿时喜极而泣:“青砚!楚兄!你们没事太好了!”她连忙上前,扶住受伤的楚星河,从药囊里掏出伤药,小心翼翼地为他处理伤口。

“证据还在吗?”沈青砚最关心的还是密信。

苏轻寒拍了拍腰间的木盒:“放心,一直好好保管着。”

三人刚想离开山谷,就看到秦峰带着清风寨的弟兄们冲了过来,白玉堂也在其中。秦峰看到沈青砚,松了口气:“少主,你们没事就好!赵烈已经被我们打跑了,将军府里的士兵要么投降要么被杀死,黑石关现在暂时安全了。”

“辛苦你们了。”沈青砚拱手道。

白玉堂走上前,看着楚星河的伤口,皱眉道:“他伤得很重,需要尽快找个地方好好休养。而且,我们拿到了证据,接下来该怎么办?李斯年在京城势力庞大,直接把证据送进宫里,恐怕会被他拦截,到时候不仅救不了沈家,我们还会有危险。”

众人陷入沉思。李斯年是当朝丞相,权倾朝野,宫里的很多官员都是他的亲信,直接送证据入宫,确实太过冒险。

“我有个办法。”苏轻寒突然开口,“我祖父当年在太医院任职时,曾救过当今太子的性命。太子为人正直,一直看不惯李斯年的所作所为,只是碍于李斯年的势力,无法与他抗衡。我们可以把证据交给太子,让太子在皇上面前揭发李斯年的阴谋。”

“太子?”沈青砚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太子在京城,我们怎么才能把证据安全送到他手里?”

“我可以去。”楚星河忍着伤口的疼痛,开口道,“我曾在京城待过几年,认识一些太子府的人,可以想办法见到太子。而且,我的伤不重,休息几天就能赶路。”

“不行!你伤得这么重,怎么能长途跋涉?”苏轻寒反对道。

“苏姑娘说得对,楚兄不能去。”沈青砚也道,“还是我去吧,我是沈家的人,亲自把证据交给太子,更有说服力。”

“你也不能去!”秦峰连忙道,“少主是沈家的希望,要是出了意外,我们怎么向沈将军交代?还是我去吧,我在江湖上混了这么多年,有很多门路,一定能把证据安全送到太子手里。”

几人争执不下,最后白玉堂提议:“不如我们一起去。我在京城有座别院,可以作为落脚点。秦寨主带着清风寨的弟兄们在城外接应,我、沈兄、楚兄和苏姑娘进城,想办法见到太子。这样既安全,又能确保证据万无一失。”

众人都觉得这个提议可行,当即决定:先回清风寨休整三天,然后动身前往京城。

回到清风寨,苏轻寒精心照料楚星河的伤势,楚星河的恢复速度比预想中快了很多。沈青砚则利用这三天时间,继续修炼“破阵诀”,在秦峰的指导下,他的招式越来越熟练,内力也更加深厚。白玉堂则派人去京城打探消息,了解太子的近况和李斯年的动向。

三天后,众人整装待发。秦峰留在清风寨,负责照看寨里的弟兄,同时密切关注北境的情况,防止李斯年的残余势力反扑。沈青砚、楚星河、苏轻寒和白玉堂则带着几名精锐的清风寨弟兄,乔装成商人,朝着京城的方向出发。

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避开了几波李斯年派来的暗探。楚星河的伤势渐渐好转,已经能正常打斗。苏轻寒则利用自己的医术,救治了几个被暗探打伤的弟兄。白玉堂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总能找到安全的路线,让他们一次次化险为夷。

半个月后,他们终于抵达了京城。京城繁华热闹,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络绎不绝。可在这繁华的表象下,却隐藏着暗流涌动——街角巷尾,随处可见穿着黑衣的暗探,显然是李斯年在监视着京城的一举一动。

白玉堂带着众人来到他的别院。别院不大,却很隐蔽,位于京城的偏僻角落,周围都是普通百姓的住所,不易引起怀疑。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进了别院,沈青砚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才能见到太子?”

白玉堂叹了口气:“难办。最近李斯年以‘京城治安’为由,加强了对太子府的监视,任何人想见太子,都要经过他的同意。而且,太子最近被皇上派去督办黄河水患,不在京城里。”

“不在京城?”沈青砚脸色一变,“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要一直等他回来吗?”

“也不是没有办法。”楚星河突然开口,“我认识太子府的侍卫长,他是个可靠的人。虽然太子不在京城,但他留下了一些心腹在府里。我们可以想办法联系上侍卫长,把证据交给他们,让他们转交给太子。”

“这倒是个办法。”白玉堂点头道,“只是联系侍卫长风险很大,一旦被李斯年的人发现,我们就会暴露。”

沈青砚握紧拳头,眼神坚定:“为了父亲的冤屈,为了北境的百姓,再大的风险我们也要冒!楚兄,你说,我们该怎么做?”

楚星河思索片刻,道:“今晚三更,侍卫长会乔装成商贩,去城南的城隍庙上香。我们可以在那里等他,趁机把证据交给她。只是城隍庙人多眼杂,我们一定要小心,不能被暗探发现。”

众人达成共识,开始准备晚上的行动。苏轻寒为每人准备了一些迷药和解毒药,以防万一;白玉堂则安排了几名弟兄在城隍庙外接应,一旦发生意外,立刻掩护他们撤退;沈青砚和楚星河则负责与侍卫长接头,将证据交给她。

夜幕降临,京城渐渐安静下来。沈青砚、楚星河和苏轻寒乔装成普通百姓,朝着城南的城隍庙走去。白玉堂则带着弟兄们,提前在城隍庙外埋伏好。

城隍庙内灯火通明,前来上香的人络绎不绝。沈青砚三人混在人群中,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寻找着侍卫长的身影。很快,楚星河看到了一个穿着粗布衣裳、戴着斗笠的男人,正跪在神像前上香——那正是太子府的侍卫长,张恒。

楚星河给沈青砚使了个眼色,两人慢慢靠近张恒。就在楚星河准备开口时,突然从人群中冲出几个黑衣人,手持弯刀,朝着张恒砍去:“张恒,受死吧!”

张恒反应迅速,立刻拔出腰间的长剑,与黑衣人缠斗起来。沈青砚和楚星河也加入战斗,苏轻寒则在一旁用毒粉干扰黑衣人。可黑衣人武功高强,且人数众多,三人渐渐落入下风。张恒的手臂被弯刀划伤,鲜血直流。

“不好!是李斯年的人!他们怎么会在这里?”楚星河一边抵挡黑衣人的攻势,一边急声道。

“可能是我们被跟踪了!”沈青砚道,“快想办法突围,把证据交给张恒!”

就在这时,白玉堂带着弟兄们冲了进来,与黑衣人缠斗在一起。局势瞬间逆转,黑衣人渐渐体力不支,开始撤退。张恒抓住机会,一剑刺穿了为首黑衣人的胸口,其他黑衣人见状,纷纷逃跑。

战斗结束,城隍庙内一片狼藉。张恒走到楚星河面前,拱手道:“楚公子,多谢相救。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楚星河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跟我们走!”

众人回到白玉堂的别院,张恒才知道沈青砚的身份,还有他们带来的证据。他看完密信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没想到李斯年竟然如此大胆,不仅构陷沈将军,还想勾结蛮族造反!太子要是知道了,一定会严惩他!”

“可太子现在不在京城,我们该怎么办?”沈青砚问道。

张恒思索片刻,道:“我知道太子在黄河边的驻地。明天一早,我就动身去黄河边,把证据交给太子。你们留在这里等消息,千万不要出去,李斯年的人肯定还在找你们。”

“好!”沈青砚点了点头,将木盒交给张恒,“张侍卫长,证据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小心!”

张恒接过木盒,郑重地说:“放心,我一定会把证据安全送到太子手里!”

第二天一早,张恒乔装成商人,带着证据,悄悄离开了京城,朝着黄河边的方向赶去。沈青砚四人则留在别院,焦急地等待着消息。他们不知道,张恒这一去,会遇到怎样的危险,而京城的局势,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一场决定沈家命运、甚至关乎朝廷安危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上一章 第十二章 清风聚义与京中密信 青锋引:少年行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四章 京城暗流与黄河惊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