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梅灯影
上元次夜,大雪初霁,万灯犹烬。皇宫却传急报——
景帝失踪了。
御榻留龙袍、冕旒,却人影无踪;帷帐后,一只鎏金烛台倒插雪地,火舌早熄,唯余一朵「缺萼梅花」被融雪凝成冰雕,花心空凹,恰可嵌一颗人头大小。
秦莞俯身拾起冰梅,底部滴滴答答落红水,像才从热腔里拔出来。她心头一沉:凶手把帝王当「灯球」,玩更大的猎杀。
二、三时辰·封禁
天子失踪,未敢张榜。太后密旨:三时辰内必寻回,否则——知情人皆陪葬。
秦莞被暂授「御前总缉」印,可直闯禁地。她先问昨夜当值内侍,得三条线索:
1. 景帝于子时一刻,独往「深寒殿」——昔日沈贵妃(沈老夫人之姊)幽死之所;
2. 随行只一名小太监,名「小桂子」,跛脚,左手缺尾指;
3. 深寒殿外积雪上,留两道并行辙痕,似曾运冰橇;橇板印「回」字纹,与旧案同。
三、深寒殿·无影尸
深寒殿已封十年,门楣结满冰凌。推门入,一股暖风扑面——地底竟燃火道,与名相悖。
殿中央,旧榻翻倒,一具无头男尸被钉于壁,身披龙袍,却尺寸略短;袍内暗绣「五瓣梅」,花心仍缺。
尸手紧攥一片衣角——赤色宫锦,绣「如意连云」,正是小桂子前夜所穿。
秦莞以银针验血:尸血尚温,死不到半个时辰;而景帝寝衣昨夜才熏香,香味却不在此尸。
显然,死者是替身,凶手玩「李代桃僵」,逼宫城乱,再猎真龙。
四、跛脚·小桂子
搜宫号角四起。秦莞于「坤宁宫」暗沟出口截住小桂子——
他左手果缺尾指,却面白无须,声音尖细;搜其身,得一只冰铸小铃,铃内冻着一滴赤红血珠,血上浮金屑——「赤心砂」与「定心丹」合剂,正是前案用来「冻太子」之药。
小桂子笑称:「奴婢只负责‘引龙』,杀龙者,另有人在。」
话音未落,他咬碎舌下「冰丸」,瞬间气绝,血自耳鼻流出,凝成冰条。
五、冰车·沈家暗道
深寒殿下,火道尽头,藏一条沈贵妃旧年所修冰橇滑道,直贯皇城外墙「柳浪亭」暗河。
河口红冰被铲出车辙宽二尺,与太子案「金辂」暗格同制。橇上遗落一滴龙涎香——唯天子可用。
秦莞判断:景帝被迷药制住后,由冰橇送出宫,再转「雪窖」旧路;而「缺萼梅花」冰雕,是凶手与他「换头」契约——
以帝王头,补缺萼,完成最终「戏折」。
六、三线索·宫外
1. 龙涎香内混「柳浪亭」柳叶屑;
2. 冰辙尽处,拾到半片「魂旦」面具——戏班遗物;
3. 面具内侧,以血写「亥」字,正是「锦衣七女」与「十二药人」后,最终「缺位」。
秦莞心底澄明:凶手把「太子」「锦衣」「药人」「戏伶」诸案连成一体,以「深宫」为终幕,让皇家亲手点燃最后一盏「人灯」。
七、地宫·雪窖真源
循冰橇出城,她至「西苑雪窖」底层——此处比前案更深,号「冰火狱」。窖心凿成八卦,冰墙上嵌满铜镜,镜中燃暗火,映出千百「缺萼梅」。
卦台中央,景帝被缚冰柱,头悬铁笼,笼顶刀轮缓缓下降;柱底燃「赤心砂」火池,冰火交煎,与太子当日如出一辙,唯尺寸更大。
台侧,立一人——
银白斗篷,面戴「魂旦」面具,左手拂柳剑,右手托冰梅一朵;面具下,却传出女声:
「秦姑娘,缺萼终需皇血补。」
她摘下面具——
沈老夫人!
八、老妇·戏终
沈老夫人满头白发无风自动,声音嘶哑:
「沈氏因红绡被逐,我儿如晦被焚,我姊太妃被幽——皆拜皇家所赐。
今日,以帝头为萼,以梅为印,令赵氏江山,永缺一角!」
她挥剑,斩落铁笼机关!
刀轮坠势如雷,秦莞双钩齐发:
一钩卷景帝腰,猛拽离柱;
一钩缠沈老夫人腕,生生拖其跌入火池!
「轰」一声,赤心砂炸起漫天火雨,冰墙崩裂,铜镜碎成万片,每片皆映出一朵缺萼梅,像一场盛大的雪葬。
九、帝王·还头
火雨落尽,景帝衣袍半焦,却保住性命;沈老夫人已化作焦炭,手中仍紧握那朵冰梅,被火融成血水,渗入地宫暗河。
秦莞以冰铸铃,盛其残血,交予景帝:
「陛下,缺萼已补,梅仍缺心——望您永记。」
十、尾声·雪落梅残
上元第三夜,皇城解除宵禁,万灯再燃。
最高「天灯球」依旧空悬,内藏一朵已化的「冰梅」,水痕沿灯球内壁流下,像给天罩挂上一行血泪。
听雪楼,秦莞将十一片「缺萼梅花」证物——
焦布、旧铃、血书、铜镜、药心、冕旒、魂旦面、冰梅、鬼督邮根、拂柳剑、锦衣袖——
依次投入铜炉,火舌卷起,终成一朵完整五瓣梅,花心却空空如也。
阿梨低声:「小姐,以后还查案吗?」
秦莞望向皇城方向:
「梅已谢,根还在土里;
只要根在,下一春还会开。」
《朝雪录·秦莞破案》
八单元至此全部完结。
雪尽,春未至;
而人心之影,与梅同根,岁岁轮回。
上官芷黎感谢各位读者一路以来的陪伴与支持,本书至此告一段落。故事的终章虽已落下帷幕,但新的旅程正悄然酝酿。我们下一部作品再见,愿彼时能为您带来更多精彩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