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盟大会的议程按部就班,转眼便过了三日。表面的平和下,因凛烬那日的举动,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至少,投向苏玉的目光中,多了许多探究与揣测。
这日午后,是关于阵法演变的公开讲坛,由一位德高望重的昆仑长老主持。苏玉坐在前排,凝神静听。凛烬则依旧选了个人少的角落,姿态闲散地靠着椅背,目光却如影随形,落在前方那抹素白背影上。
长老讲解完毕,照例留出提问切磋的时间。有弟子提出疑难,长老一一解答,气氛还算融洽。
直到凛烬的声音再次响起,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长老方才所言‘九宫锁灵阵’,以坤位为基,辅以离火之气调和阴寒,确实精妙。”他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不过,若遇极致阴煞之地,离火之气非但无法调和,反会激荡煞气,加速阵基崩坏。不知长老,可有解法?”
全场静默了一瞬。
那长老抚须的手顿了顿,看向凛烬的目光带上了几分审视。此问并非刁难,却切中了一个少有人深思的关窍,足见提问者于阵法一道,造诣匪浅,且思路……颇为偏锋。
苏玉原本低垂的眼睫微微颤动了一下。他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只是未曾想,会由凛烬在此刻、以此种方式提出。
长老沉吟片刻,给出了几种常规的加固与替代方案。
凛烬听罢,却并未坐下,反而继续道:“长老所言不失为稳妥之法。然,若时间紧迫,资源有限呢?”他话锋一转,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务实,“依晚辈浅见,何不反其道而行之?舍弃离火,极致强化坤位阴土之力,以煞制煞,虽行险招,却可争得一线生机。”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以煞制煞,这完全是魔道中人才会有的思路!虽看似有效,却凶险异常,极易反噬自身。
“荒谬!”立刻有正统弟子出声驳斥,“此乃饮鸩止渴,非我正道所为!”
“哦?”凛烬挑眉,目光懒懒地扫过那人,最终却定格在依旧背对着他的苏玉身上,“大道三千,殊途同归。只要最终能活下来,守住想守之物,是正是魔,是阳关道还是独木桥,又有何区别?”
他这话,像是在回应驳斥,又像是在隔空叩问着谁。
“苏玉真人,”他直接点了名,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你觉得呢?”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于苏玉。
他无法再保持沉默。
苏玉缓缓转过身,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正面迎上凛烬的视线。他的面容依旧平静无波,仿佛刚才那番惊世骇俗的言论并未在他心中激起半分涟漪。
“凛烬道友之论,另辟蹊径。”他开口,声音清冽如冰泉击石,“然,兵行险着,终非正道。阵法之本,在于中正平和,循天地之理。以煞制煞,虽可得逞一时,却如履薄冰,遗祸无穷。”
他的观点,与昆仑长老一脉相承,是最正统不过的见解。
凛烬看着他,眸色深沉,嘴角那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却加深了:“循规蹈矩,固然安稳。可若天地不仁,理法不存,当如何?苏玉真人莫非以为,这世间万物,皆能如你所愿,永远冰清玉洁,不染尘埃么?”
这话语中的暗示与挑衅,几乎已不加掩饰。
苏玉浅淡的瞳孔微微一缩。他听出了凛烬的弦外之音,那是在质疑他的道,甚至是在影射他这个人。
“道心惟微,守正不移。”苏玉的声音冷了几分,如昆仑山终年不化的积雪,“外物如何,非我能控。但求问心无愧,持身以正。”
“好一个‘问心无愧’,‘持身以正’。”凛烬低低地重复了一遍,像是品味着什么,最终却只是轻笑一声,不再言语,重新靠回椅背,闭上了眼睛,仿佛刚才那番针锋相对从未发生。
讲坛在一种略显诡异的气氛中继续。
但所有人都明白,凛烬与苏玉之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已被捅破。他们之间的道,截然不同;他们的立场,泾渭分明。
而这理念的碰撞,似乎比任何直接的武力冲突,都更加致命。
苏玉转回身,重新面向讲坛,背脊挺得笔直。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袖袍之下,他的指尖微微泛凉。
凛烬的话,像一颗投入冰湖的石子,终究还是荡开了一圈涟漪。
持身以正……问心无愧……
可若……心已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