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巴黎全球非遗盛典只剩三天,彩排现场却炸开了锅。负责舞台特效的团队突然说:“数字水墨投影设备出了故障,国外的维修零件要五天才能到,现在没法呈现你们设计的‘朱雀穿云’特效,要是硬上,只能用静态背景板,效果会差很多。”
“怎么偏偏这时候出故障?”刘耀文攥着舞台设计图,指节都泛白了,“我们为了这个‘朱雀穿云’,熬了多少个晚上改方案,现在说用静态背景板?这不是砸我们的招牌吗!”
苏念看着空荡荡的舞台背景,心里也跟着慌。这次盛典是向全球展示中国非遗的关键机会,“朱雀穿云”特效本是点睛之笔——用数字水墨模拟朱雀从剪纸里飞出、冲破云层的画面,融合了剪纸和水墨两种非遗元素,要是换成静态背景板,整个舞台都会显得单调。
“别慌,”马嘉祺突然指着台下角落里的剪纸艺人,“张老师不是跟我们一起来了吗?她是剪纸非遗传承人,说不定能用剪纸做动态背景,替代数字水墨特效!”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张老师。她放下手里的剪刀,走到舞台中央,仔细看了看设计图:“剪纸做动态背景没问题,但需要足够多的剪纸道具,还要用灯光投影让剪纸‘动’起来,现在只剩三天,时间太紧张了。”
“时间挤挤就有!”丁程鑫立刻脱掉外套,“我们所有人都帮忙剪!张老师教我们基础的剪纸手法,我们分工,有人剪朱雀,有人剪云层,有人剪祥云,争取两天内剪出足够的道具!”
接下来的两天,彩排后台变成了剪纸工坊。张老师把红纸裁成大小一致的方块,教大家用“折剪法”剪朱雀的翅膀——先对折红纸,画出半只朱雀的轮廓,再沿着线条剪,展开就是完整的朱雀。苏念学得很快,可剪到朱雀的羽毛时,还是不小心剪坏了好几张红纸,急得额头直冒汗。
“别急,”马嘉祺走过来,帮她捡起碎纸,“你看,剪羽毛的时候要慢一点,剪刀尖贴着线条走,像你弹古筝时控制力度一样,慢慢来。”
苏念照着他说的做,果然顺利多了。她看着马嘉祺手里剪好的云层,忍不住笑:“没想到你剪纸这么厉害,比我剪的好看多了。”
“以前跟奶奶学过一点,”马嘉祺笑着把云层递给她,“你剪的朱雀也很好看,尤其是翅膀上的纹路,像真的要飞起来一样。”
贺峻霖和宋亚轩则负责用手机播放灯光投影教程,研究怎么让剪纸在背景板上“动”起来。他们发现,只要用两台投影仪从不同角度投射,再轻轻转动剪纸道具,就能模拟出“朱雀穿云”的动态效果,虽然不如数字水墨精致,却多了几分剪纸特有的质朴感。
盛典当天,当苏念的古筝旋律响起,舞台背景板上突然亮起暖黄的灯光——张老师和他们剪的朱雀剪纸在投影仪下缓缓“飞”起,翅膀掠过剪纸云层,像从千年非遗里飞出的精灵。台下的国际非遗传承人纷纷举起手机拍摄,嘴里不停赞叹:“太神奇了!中国剪纸居然能做出这么美的舞台效果!”
表演到高潮时,意外又发生了——其中一台投影仪突然黑屏,朱雀剪纸的“翅膀”少了一半,看起来格外突兀。苏念心里一紧,手指却没停,反而即兴在古筝上弹起了欢快的旋律,宋亚轩立刻配合着吹起竹笛,丁程鑫则带着其他成员走到舞台两侧,对着观众席张开手臂,像在模仿朱雀展翅。
台下的观众瞬间明白了他们的用意,纷纷举起手机,打开手电筒,跟着音乐节奏左右晃动——点点光亮像无数只小朱雀,围绕着舞台飞舞,比原来的投影特效更震撼。张老师坐在台下,看着这一幕,眼眶忍不住红了。
表演结束后,马丁先生走上舞台,紧紧握住苏念的手:“这是我见过最有创意的舞台!你们用最简单的剪纸,最真诚的互动,让所有人感受到了中国非遗的魅力,这才是全球非遗盛典该有的样子!”
后台里,张老师把一幅亲手剪的“全家福”剪纸递给他们——上面是苏念和TNT每个人的卡通形象,身边围绕着朱雀、古筝、剪纸等非遗元素。“这是给你们的礼物,”张老师笑着说,“希望你们永远记得,非遗不是高高在上的古董,而是能和生活、和音乐融为一体的宝藏,你们要带着它,走向更多的舞台。”
苏念接过剪纸,指尖触到红纸的温度,心里满是感动。她看着身边的伙伴们,看着满墙的剪纸道具,突然觉得,所有的困难都是值得的——从一开始的“团欺”到现在的全球舞台,他们不仅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还让中国非遗在世界舞台上绽放了光彩。
而她知道,这还不是结束。未来,他们会带着剪纸、古筝、皮影这些非遗元素,去更多的国家,唱更多的歌,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年轻一代,正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千年的文化,也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