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全球非遗盛典的庆功宴上,水晶灯的光芒洒在苏念手里的“全球非遗传播贡献奖”奖杯上,金属的冷感里透着温热的分量。马丁先生端着香槟走过来,笑着说:“下个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举办‘世界文化论坛’,想邀请你们作为唯一的年轻音乐人代表发言,还要你们表演《非遗·破界》,这可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青年力量的好机会。”
“联合国论坛?”宋亚轩手里的叉子差点掉在盘子里,眼睛瞪得溜圆,“我们真的能去吗?那可是规格最高的文化论坛!”
苏念也愣了,指尖轻轻摩挲着奖杯上的纹路——从穿书时被全网黑的“团欺”,到现在站在国际舞台上代表中国青年发言,这一路的跨度,像一场不敢相信的梦。她转头看向马嘉祺,正好对上他温柔的目光,仿佛在说“我就知道你可以”。
可庆功宴刚结束,意外就来了。公司负责人匆匆找到他们,脸色凝重:“星娱刚才发了通稿,说你们的《非遗·破界》涉嫌‘过度消费非遗’,还买了水军在网上带节奏,现在‘TNT非遗营销’的话题已经冲上热搜,虽然大部分粉丝在反驳,但还是有不少路人被带偏了。”
刘耀文一下子就炸了:“他们自己没能力传播非遗,就见不得我们好!什么叫过度消费?我们为了做这张专辑,熬了多少个晚上,跑了多少个非遗工坊,他们根本不知道!”
苏念拿出手机,看着网上的恶意评论,心里又气又委屈。她突然想起什么,打开相册,翻出一张照片——是他们第一次去皮影戏工坊时,老艺人教他们盘金绣的场景,照片里的他们满手金线,笑得却比谁都开心。
“我有办法,”苏念深吸一口气,声音坚定,“我们可以做一个‘非遗创作日记’系列视频,把我们去工坊学习、熬夜改编、和老艺人交流的片段都放出来,让大家看到我们的初心不是营销,而是真的热爱非遗。我们还可以直播邀请老艺人一起聊天,让他们说说我们创作时的故事,比空口反驳更有说服力。”
马嘉祺点点头,立刻补充:“我们还要在联合国论坛的发言里,加入‘非遗传承的青年责任’这个主题,结合我们的经历,告诉全世界,年轻一代不是在‘消费’非遗,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活化’非遗,让非遗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一边筹备联合国论坛的发言和表演,一边剪辑“非遗创作日记”。苏念在视频里加了段自己弹古筝的片段——是她第一次弹《朱雀》时的录音,虽然有几个音不准,却满是青涩的热爱。视频发布后,很快就冲上了热搜,老艺人、莉莉父女、甚至故宫非遗文化节的工作人员都转发留言,讲述他们和苏念、TNT一起传播非遗的故事,恶意评论很快就被淹没了。
去联合国论坛的前一天,他们回到了最初的练习室。练习室的镜子上还贴着他们第一次合作时的乐谱,角落里的古筝还是苏念刚加入时用的那台,琴弦上还留着淡淡的使用痕迹。
“还记得这里吗?”丁程鑫指着镜子上的乐谱,“当时你刚加入,我们一起练《朱雀》,你弹古筝弹到手指起泡,还坚持要把华彩段改得更有国风韵味。”
苏念点点头,指尖拂过古筝弦,熟悉的触感让她眼眶发热:“那时候我还很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和你们合作,是你们一直鼓励我,让我敢把对非遗的热爱放进音乐里。现在想想,要是没有当初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马嘉祺走过来,轻轻握住她的手:“不管我们走多远,都不能忘了这份初心。联合国论坛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还要带着非遗音乐去更多的国家,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的年轻一代,正用音乐守护文化,用热爱创造未来。”
联合国论坛当天,当苏念站在发言台上,讲述他们和非遗的故事,展示“非遗创作日记”的片段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表演《非遗·破界》时,她特意弹了那段最初的青涩版华彩,配合着剪纸投影和木雕敲击声,像在诉说一段从初心到荣耀的旅程。
表演结束后,一位非洲的非遗传承人走上舞台,送给苏念一串手工木雕项链:“你们的故事让我很感动,希望我们能合作,把非洲的木雕音乐和中国的古筝融合,创造出跨越国界的文化奇迹。”
苏念接过项链,心里满是期待。她看着身边的伙伴们,看着台下不同肤色的笑脸,突然明白,所谓的“走向更大的舞台”,不只是站在更高的领奖台上,更是用音乐连接不同的文化,用初心守护珍贵的非遗,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力量与担当。
而她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还有更多精彩的篇章等着书写——因为他们的初心不变,热爱不变,并肩作战的情谊,也永远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