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约翰内斯堡的文化周舞台后台,苏念正调试着古筝的音准,指尖划过琴弦时,突然听到“滋啦”一声——舞台的主电源突然跳闸,所有灯光和音响瞬间熄灭,只有应急灯的冷光在黑暗中闪烁。
“怎么回事?”丁程鑫拿着话筒的手一顿,原本调试好的耳返里只剩下电流声,“离我们上场还有十分钟,电源怎么会突然出问题?”
负责舞台设备的工作人员满头大汗地跑过来,手里攥着烧焦的电线:“变压器烧了!备用变压器昨天被运去其他场馆了,现在至少要两小时才能修好,这场表演……可能要取消了。”
“取消?”刘耀文一下子提高了声音,舞台幕布外已经传来观众的欢呼声,“我们特意把马赛部落的恩戈马鼓和南非的乌德琴结合,熬了三个晚上改编曲,现在说取消就取消?观众都在外面等着呢!”
苏念走到幕布边,撩开一角看着台下——观众席里坐满了不同肤色的人,有带着孩子的家庭,有举着“TNT”灯牌的海外粉丝,还有不少非洲当地的音乐人,每个人眼里都满是期待。她心里一紧,转头对马嘉祺说:“不能取消,我们可以不用舞台设备,去台下和观众近距离表演!”
“去台下?”严浩翔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对!我们可以搞街头即兴表演,古筝和恩戈马鼓不用插电也能发声,还能和观众互动,说不定效果更好!”
马嘉祺立刻点头,指挥大家分工:“贺儿、亚轩去和观众沟通,说明情况,让工作人员清出中间的场地;丁哥、耀文负责搬恩戈马鼓和乌德琴;苏念你带好古筝,我们现在就下去!”
当他们抱着乐器走到观众席中间时,台下先是一阵惊讶,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贺峻霖拿着没通电的话筒,用英语大喊:“We’ll perform for you up close!No microphones,just music!(我们近距离为大家表演!没有麦克风,只有音乐!)”
苏念坐在临时铺好的地毯上,调整好古筝的位置,指尖率先落下——没有音响的放大,古筝的音色反而更清澈,像山间的溪流。马嘉祺和丁程鑫敲起恩戈马鼓,厚重的鼓声在观众席里回荡,宋亚轩则拿起乌德琴,轻快的旋律和古筝交织在一起。
表演到一半时,意外又出现了——苏念的古筝弦突然断了一根,原本流畅的旋律戛然而止。她心里一慌,手停在琴弦上,台下的观众也瞬间安静下来。
就在这时,一位非洲老奶奶抱着自己的卡林巴琴走过来,轻轻放在苏念手里:“Use this,my child. Music is not about instruments,it's about heart.(用这个吧,孩子。音乐不在于乐器,而在于心意。)”
苏念看着老奶奶慈祥的眼神,接过卡林巴琴——琴键上还带着老奶奶手心的温度,她试着弹了几个音,清脆的声音正好能补上古筝断弦的空缺。台下的观众纷纷鼓起掌,还有人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跟着节奏左右摇晃,点点光亮像星星落在观众席里。
更让人惊喜的是,几位南非当地的音乐人也加入进来,有人弹起吉他,有人唱起当地的传统歌谣,原本计划好的表演变成了一场跨越国界的音乐派对。苏念弹着卡林巴琴,看着身边笑着合奏的伙伴们,看着台下跟着哼唱的观众,突然觉得,没有舞台设备的表演,反而更有温度。
表演结束后,那位送卡林巴琴的老奶奶走过来,轻轻拥抱了苏念:“Your music made me cry. It's the most touching performance I've ever seen.(你的音乐让我哭了,这是我见过最动人的表演。)”
文化周的主办方负责人也走过来,递过一张金色的邀请函:“你们的即兴表演太精彩了!下个月在埃及举办的‘非洲-亚洲音乐论坛’,我们想邀请你们作为压轴嘉宾,不用舞台设备,就用这种最纯粹的方式表演!”
苏念接过邀请函,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花纹,心里满是感动。她看着身边的伙伴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汗水和笑容——从舞台设备故障到街头即兴表演,从古筝断弦到观众助力,这场充满意外的表演,却成了他们在非洲最难忘的回忆。
晚上回到酒店,苏念把老奶奶送的卡林巴琴放在床头,打开手机看着粉丝拍的表演视频——视频里,不同肤色的人围着他们,跟着音乐拍手,没有语言的隔阂,只有音乐的共鸣。她突然明白,真正的音乐不需要华丽的设备,只要有热爱和初心,在哪里都能绽放光彩。
而她知道,这场非洲之旅还没有结束,未来他们还会带着这份纯粹的音乐,去更多地方,让不同文化在旋律中相遇,让世界听到属于他们的、充满温度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