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三年冬,胶东半岛的寒风像无数把小刀子,刮在脸上生疼。我们八路军胶东军区某部的一支小部队,正顶着鹅毛大雪,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跋涉。我叫赵刚,是这支二十人小分队的队长。我们刚刚完成了一次破坏日军交通线的任务,此刻正奉命紧急回撤,与主力部队汇合。
“队长,前面就是鹰嘴崖了,过了崖下的隧道,再走十里地应该就能到预定集合点了。”通讯员小李抹了把脸上的雪水,喘着粗气向我报告。他的棉帽上积满了白雪,眉毛和胡须都结了一层白霜。
我点点头,举起望远镜向前望去。鹰嘴崖果然名副其实,两座陡峭的山峰形如鹰嘴,中间夹着一条狭窄的通道,隧道就开凿在左侧的崖壁上,黑黢黢的洞口像一张吞噬一切的嘴。风雪在这里似乎更加狂暴,卷起地上的积雪,形成一道道白色的沙龙。
“加快速度!天黑前必须通过鹰嘴崖!”我下达了命令,声音在风雪中有些飘忽。
队伍默默加快了脚步。连续几天的急行军和之前战斗的消耗,让每个人都疲惫不堪。队伍里有几个伤员,是上次袭击鬼子据点时留下的,其中两个伤在腿上,只能互相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动。
“大家坚持住!胜利就在眼前!”我走在队伍中间,不断给同志们鼓劲。我的心里也有些沉甸甸的,这次任务虽然完成了,但日军的追击一直很紧,我们就像被狼盯上的猎物,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更让我隐隐不安的是,出发前上级曾截获一份模糊的电报,暗示有敌特混入了我们的队伍,但一直未能查明具体是谁。
队伍缓缓接近鹰嘴崖。就在这时,一阵尖锐的枪声突然从身后响起,打破了风雪的呼啸!
“不好!是鬼子追上来了!”有人惊呼。
我立刻转身,只见风雪弥漫的山道尽头,一队穿着黄色军装的日军和伪军正快速逼近,机枪子弹像雨点般朝我们射来,打在旁边的岩石上,迸出一串串火花。
“就地隐蔽!组织反击!”我大喊着,迅速卧倒在一块巨石后面,拔出腰间的驳壳枪还击。
战士们纷纷寻找掩护,步枪和冲锋枪的枪声随即响起。但敌人来势汹汹,火力远胜于我们。更糟糕的是,我们的弹药本就不多,经过刚才的一阵消耗,更是捉襟见肘。
“队长,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得赶紧进隧道!”副队长老王匍匐到我身边,他的胳膊上中了一枪,鲜血正从棉服的破口处渗出来,染红了一小片雪地。
我看了看身边的伤员,又看了看越来越近的敌人,咬牙道:“老王,你带大部分人先进入隧道,注意清点人数!我带几个人断后,掩护你们!”
“队长,那你小心!”老王说完,立刻组织队伍向隧道口转移。
我点了四名伤势较轻、枪法较好的战士:“你们四个,跟我来!其他人,快进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