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破晓之前:逆袭偶像团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TNT时代少年团 

第二十六章:专访后的涟漪

破晓之前:逆袭偶像团

新歌《汇流》的录制圆满结束,如同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淬炼,团队的氛围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融洽阶段。为了给新专辑预热,公司安排了一次重量级的联合专访。不同于以往小打小闹的娱乐采访,这次面对的是业内以犀利和深度著称的资深媒体人,采访提纲早早发来,问题尖锐,直指核心。

采访在一个布置典雅的会客室进行。灯光柔和,气氛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张力。八个人并排而坐,西装笔挺,神色间是经历过风浪后的沉稳。

采访前半段还算顺利,围绕着新专辑概念、创作过程展开。主持人功底深厚,引导着他们谈论“破界”与“融合”的体会。丁程鑫和马嘉祺作为核心,回答得滴水不漏,既展现了团队态度,又保留了真诚。其他成员也各有侧重地补充,刘耀文的直率、严浩翔的冷静、宋亚轩的灵光一闪、张真源的温和、贺峻霖的机敏,都成为了采访中亮眼的色彩。

林暮大多时候安静地听着,在问到关于舞蹈编排和视觉呈现时,才会谨慎地开口,言简意赅,却也能切中要害。他不再是最初那个面对镜头就手足无措的新人,而是一种沉静的存在。

然而,专访的高潮或者说变数,出现在采访临近尾声时。

主持人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林暮身上,问题如同精心打磨过的匕首:

“林暮,我们都知道你空降加入时代少年团的过程,充满了争议和巨大的压力。时至今日,网络上依然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认为你的存在,某种程度上稀释了团队原有的、经过多年磨合才形成的独特气质。你如何看待这种‘稀释论’?你认为自己真正找到了在这个顶级团体中不可替代的位置了吗?”

问题落下,会客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这个问题太尖锐,几乎是将林暮这几个月所有的挣扎和努力,放在火上烤。镜头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脸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林暮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蜷缩了一下,他能感觉到身边队友们瞬间绷紧的呼吸。丁程鑫似乎想开口帮忙圆场,但职业素养让他克制住了。

林暮抬起头,没有回避主持人的目光,也没有去看身边的队友。他脸上没有惊慌,也没有被冒犯的恼怒,只有一种异常平静的思索。这几秒钟的沉默,漫长得令人窒息。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稳定,带着一种经历过沉淀后的力量:

“我理解这种说法。”他首先选择了共情,而非防御,“时代少年团在大家心里,有一个非常完整和珍贵的初始模样。我的加入,就像在一幅已经成型的画作上添了一笔,无论这一笔是什么颜色,最初都会显得突兀,会打破原有的平衡。”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更精准的语言:“但我想,‘稀释’或许不是一个准确的词。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扩容’。”

“扩容?”主持人挑眉,对这个词表现出兴趣。

“是的。”林暮点头,目光坦然,“就像河流汇入新的支流,水量会变大,流域会变广,可能会携带不同的泥沙,呈现不同的色泽,但它的本质,依然是向前奔流的河。团队原有的核心、默契和精神,并没有被稀释,它依然是主干。而我,以及我们八个人在一起后产生的所有新的可能,都是在为这条河开拓更宽广的河道,让它能流向更远的地方。”

他看向身边的队友们,眼神里带着真诚的感激:“至于不可替代的位置……我认为,在一个团队里,重要的不是某个固定不变的位置,而是你能否为这个集体注入独一无二的价值。这个价值,可能是一个舞蹈细节的提议,可能是一段发自内心的演唱,也可能只是……在大家需要的时候,安静地递上一杯水。我正在学习,并且努力地,成为这条奔流不息的河里,一颗虽然微小、但能反射出独特光线的水滴。”

他没有慷慨激昂地宣誓,也没有卑微地否定自己。他的回答,理性而诚恳,既承认了客观存在的质疑,也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认知和努力方向,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放在了团队发展的宏大叙事里,姿态不卑不亢。

话音落下,会客室里再次陷入短暂的寂静。

然后,主持人率先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轻轻鼓了鼓掌:“很精彩的回答。‘扩容’……这个比喻很有意思。”

采访在一种微妙而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回公司的车上,大家都有些沉默,似乎还沉浸在刚才那场没有硝烟的交锋里。

突然,刘耀文伸手,用力胡噜了一下林暮的头发,打破沉默:“可以啊林暮!‘扩容’?‘独特光线的水滴’?平时闷不吭声,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他语气里带着惯有的调侃,但眼神里却满是“干得漂亮”的赞许。

贺峻霖也凑过来:“暮哥你刚才帅呆了!你没看那主持人都被你镇住了!”

丁程鑫笑着总结:“回答得很好,既坦诚,又有格局。”

马嘉祺也投来认可的目光。

林暮被他们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心里却像被温水流过,暖洋洋,软乎乎的。他知道,刚才那一刻,他不仅仅是在应对一个尖锐的问题,更是在向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确认这几个月来的成长。

专访播出后,果然引起了热议。林暮那段关于“扩容”与“水滴”的论述,被粉丝和媒体广泛引用和解读。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空降兵”,不再仅仅盯着他是否“配得上”,而是开始欣赏他带来的那种沉静的力量和独特的视角。

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粉丝,也因为这番话,开始真正尝试去了解和支持他。

专访的涟漪,远远超出了那次谈话本身。

它像一次公开的成人礼,宣告着林暮不再是那个需要被保护、被定义的“新人”,他已经拥有了独立面对风浪、并清晰表达自我的能力。

而这条名为“时代少年团”的河流,也确实因为他的汇入,变得更加宽广,更加波澜壮阔。那水面上闪烁的,是八道截然不同,却交相辉映的光芒。

上一章 第二十五章:录音棚里的博弈 破晓之前:逆袭偶像团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休息日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