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夏 走出面试大楼时,钱江新城的晚高峰正悄然铺开。玻璃幕墙反射着橘红色的落日,将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她攥着还带着余温的简历,从帆布包里摸出手机,指尖在通讯录里精准点中那个熟悉的名字,拨通后往路边的香樟树下靠了靠——树影斑驳,刚好挡住斜射的阳光。
“喂,小妍妍,有没有想你家才华横溢的好友啊?”她刻意拖长了语调,尾音里藏着掩不住的轻快。
手机另一头的苏妍说道:“这么开心,是有什么喜事吗”
手机那头立刻传来苏妍清脆的笑声,带着点促狭:“哟,这语气甜得能蘸白糖了,准是有喜事?快说,捡着宝了还是中了奖?”
“喜事嘛,算半个——八字刚画了一撇,还没捺下去呢。”许知夏踢了踢脚边的梧桐叶,叶片旋转着落在人行道的缝隙里。
苏妍的声音瞬间拔高,背景里还传来翻书的窸窣声:“半个喜事?!难道是脱单了?对方是谁啊?我认识不?长啥样?有照片没……”
许知夏扶额,无奈地对着空气翻了个白眼:“打住打住,你这脑补速度能去写剧本了。男人?男人只会影响拔刀的速度,懂?”
电话那头安静了两秒,随即传来苏妍了然的声音:“哦——我懂了!是工作机会!看你这兴奋劲儿,肯定是靠谱的活儿,啥类型的?难道有音乐节目找你了”她太了解许知夏了,这位朋友向来把事业揣在心上,比起风花雪月,倒不如给她一个给她一个可以唱歌上节目的机会。
许知夏往树后缩了缩,声音放低了些,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心虚:“不是设计……是种地。”
“啥?!种地?!”苏妍的声音陡然拔高,震得许知夏耳朵发麻,“许知夏你没开玩笑吧?你那双手是弹吉他写曲子的,不是拿锄头的!你去种什么地?”
“是个纪实节目,叫《种地吧》,我刚在杭州面试完。”许知夏赶紧解释,怕好友真急了,“你听我说,我觉得这节目能成——导演问我的时候我就说了,咱们是农业大国,这种接地气的题材本来就少,只要不瞎作秀,肯定能在综艺圈里占一席之地。”
她顿了顿,又补了句实在话:“就算节目没爆,我去露个脸也不亏啊,总比在工作室里耗着强。”
苏妍的语气沉了下来,带着点担忧:“露脸是露脸,可你一个女生去跟一群男生种地,网上肯定有人骂你作秀、博眼球的。”
“黑红也是红啊。”许知夏弯腰捡起片完整的香樟叶,指尖摩挲着叶脉,声音忽然认真起来,“我想让大家记住的,是歌手许知夏,不是‘那个接外包的设计师’,更不是‘混得不好的音乐人’。哪怕是靠争议出圈,至少能让更多人听见我的歌,不是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轻叹,苏妍终究是懂她的:“道理我都懂,可种地是真的累,风吹日晒的,你细皮嫩肉的……”
“别小看女孩子啊。”许知夏笑了,指尖捏着树叶转了个圈,“我连收割机都能开,还怕挥锄头?女生厉害起来,可比你想的强多了。”
“行吧,看你这架势是铁了心了。”苏妍的语气软了下来,“对了,你家里人知道吗?要是让你爸妈知道你放着好好的工作室不管去种地,不得把你念叨晕?”
提到家人,许知夏捏着树叶的手指紧了紧,声音里的轻快淡了些:“哪敢说啊,说了不被骂‘不务正业’才怪。先瞒着吧,等真定下来了再想办法解释。”
“也是。”苏妍转移了话题,“你现在在哪?还在杭州吧?我刚下班,正往家走呢。”
“刚出面试楼,在等车,打算先去趟工作室看看。”许知夏抬头望了眼远处的公交站牌,人潮渐渐涌了过来。
“那正好,晚上来我家吃饭。”苏妍的声音里带着暖意,“我妈刚寄了腌笃鲜的料,炖一锅给你补补,顺便好好聊聊节目那事儿。”
“好嘞!晚上见!”许知夏挂了电话,刚好等来一辆通往工作室方向的公交。刷卡上车时,她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那点不确定,好像被苏妍的暖意熨平了些。
许知夏来到自己精心装修的工作室,这里是她心血凝聚的音乐港湾,每一块木板的拼接、每一盏灯光的角度,都是她亲手敲定的。墙角的吉他和钢琴是她创作的老搭档,录音设备的按键被磨得泛光,工作台的抽屉里塞满了写满歌词的草稿纸——这里藏着她三十多首原创歌曲的诞生轨迹。可此刻,偌大的空间里只有风铃偶尔被穿堂风吹得轻响,冷冷清清的模样像极了她停滞不前的音乐事业。
种地吧导演组也很快讨论出一个结果,当天晚上就通知她被录取了,但有一个试录环节,因为就近原则,将她分配在了杭州的一个地方,因为一些工作的原因许知夏并没有参加学习的环节,直接到了要出发录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