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钓尽天下
本书标签: 脑洞 

空军(上)

钓尽天下

凌晨三点,北京中关村某写字楼依然灯火通明。

林渊盯着电脑屏幕,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第三十二个小时了,他已经连续加班超过三十二个小时。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像蚂蚁一样爬动,每一行都带着催命的紧迫感。

"林渊,支付模块调试完了吗?明天上午九点要上线!"项目经理张总监的声音从工位隔板那边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快了,还有最后几个bug。"林渊机械地回答,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

这是他来北京的第五个年头。五年前,他带着对互联网行业的憧憬,从江南小镇渔阳来到这座梦想之城。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的他,本以为能在这里大展拳脚,实现技术梦想。

现实却一次次给他上课。

从最初的创业公司倒闭,到第二家公司裁员,再到现在这家号称"独角兽"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他渐渐明白,所谓的梦想,在这座城市面前,脆弱得像一张纸。

"回车!"林渊狠狠按下确认键,最后一个bug修复完成。他瘫坐在椅子上,感觉整个人都要散架了。

窗外,北京的夜空泛着诡异的橘红色。这座城市从不睡觉,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榨干每一个齿轮的最后一丝油水。

"呵。"林渊自嘲地笑了笑,打开手机看了眼时间——3:47。

微信里躺着未读的消息:

前女友周静:"渊,我们真的不合适。你给不了我想要的生活。"(三天前)

房东:"林先生,这个月房租麻烦尽快结一下,已经拖了五天了。"(昨天)

母亲:"儿啊,你爸的腰又犯了,医生说要手术..."(今天下午)

林渊没有回复任何一条。他不知道该怎么回。

告诉前女友自己还有梦想?可连他自己都快不相信了。告诉房东马上转账?可银行卡里只剩下不到两千块。告诉母亲别担心,自己在大城市混得很好?可父亲的手术费,他连零头都凑不出来。

三十二岁,一事无成。

"系统检测完毕,准备上线!"张总监的声音打断了林渊的思绪,"大家辛苦了,上线成功后可以回家休息了。"

可以?林渊注意到这个词。不是"必须",不是"应该",而是"可以"——这意味着,如果上线出问题,还得继续加班。

凌晨四点十分,系统正式上线。

四点十五分,监控系统开始报警。

"什么情况?!"张总监的吼声在办公区炸开。

林渊的心一沉。他飞快地切换到监控后台,数据流量曲线如同过山车般疯狂跳动。

"支付接口崩了!"技术总监老马脸色铁青,"交易量是预期的十倍,服务器扛不住!"

"怎么会这样?!"张总监暴跳如雷,"测试的时候不是说没问题吗?!"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林渊。

"这个支付模块是林渊负责的。"老马的声音听不出情绪,但每个字都像刀子。

林渊的大脑一片空白。他检查了代码,检查了三遍,不应该有问题的。但现实就是,系统崩了,在最关键的上线时刻崩了。

"林渊,你知道这次事故会造成多大损失吗?!"张总监指着他的鼻子吼,"公司投了五千万在这个项目上!五千万!"

"我......我再查查......"林渊的声音在颤抖。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整个技术部门如同炸开了锅。所有人都在救火,所有人都在找问题,所有人都在把责任往外推。

凌晨六点,问题终于找到了。

不是林渊的代码有问题,而是产品经理在需求文档里少写了一个零——预期交易量不是十万笔,而是一百万笔。测试环境和真实环境的数据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林渊,你被开除了。"老马递给他一份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公司需要有人为这次事故负责。HR会按照劳动法给你赔偿。"

"可是......"林渊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连辩解的力气都没有了。

"收拾东西吧。"老马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这个行业就是这样,有人得背锅。"

七点钟,林渊拎着一个纸箱子走出了公司大门。

纸箱里装着他五年来的全部"战利品":一个破旧的马克杯,几本技术书籍,一盆已经蔫了的绿萝,还有工牌、门禁卡这些很快就会失效的东西。

晨曦初现,北京的早晨带着初夏的燥热。街上已经有早起的上班族匆匆走过,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疲惫和麻木。

林渊站在路边,突然不知道该去哪里。

回出租屋?那个月租三千五、十平米、连窗户都没有的隔断间?

找工作?三十二岁,刚被开除,在这个行业已经算"高龄"了。

回老家?父亲的手术费还没着落,回去又能怎样?

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视频电话。

林渊犹豫了几秒,还是接通了。

"儿啊,这么早就起来了?"母亲的脸出现在屏幕上,满是皱纹但笑容温暖,"吃早饭了吗?"

"吃了,妈。"林渊扯出一个笑容,"您身体怎么样?"

"我挺好的。就是你爸......"母亲的笑容暗淡下来,"医生说手术不能再拖了,要八万块钱。我和你爸商量了,把家里那条老渔船卖了,差不多能凑五万。剩下的......"

"妈,别卖船!"林渊急了,"那是爸的命根子!"

父亲林海波是渔阳镇有名的渔夫,那条船跟了他三十多年。对于一个以打鱼为生的人来说,船就是生命,是尊严,是活下去的依靠。

"那你爸的腰怎么办?都压迫神经了,医生说再不手术,以后可能站不起来。"母亲的眼眶红了,"我们不想拖累你,你在外面也不容易......"

"妈,我有钱!"林渊脱口而出,"我这边有个项目马上要结项,奖金不少。您别卖船,我这就给您打钱!"

挂断电话后,林渊靠在路边的护栏上,双手捂住脸。

他撒谎了。他没有钱,没有项目,甚至连工作都没了。但他不能让父母知道,不能让在家守着那片水域、守了一辈子的父亲,连最后的尊严都没有。

一阵风吹过,带来路边早餐摊的香味。林渊这才想起来,自己已经快二十四小时没吃东西了。

他摸了摸口袋——一百二十三块现金,银行卡里还有一千八百多。公司说的赔偿金要下个月才能到账,房租、生活费、父亲的手术费......

怎么办?

就在这时,纸箱子里的手机又响了。林渊以为是公司打来要他回去交接工作,没想到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江南渔阳。

"喂?"

"请问是林渊林先生吗?"电话那头是个苍老的声音。

"我是,您哪位?"

"我姓陈,是渔阳镇档案馆的。"老人的声音带着奇特的颤音,"根据镇里的记录,您是林海波的儿子,对吗?"

"是,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您的祖父林远山老先生,在十年前去世前,曾在我们这里寄存了一批东西,嘱咐要在您三十岁以后交给您。我们尝试联系过几次,但一直没联系上。正好今天整理档案翻到这件事......您能回来一趟吗?"

林远山?林渊愣住了。

那是他的祖父,一个他几乎没什么印象的老人。祖父在他七岁那年就去世了,留下的记忆只有一个佝偻的背影,和那个永远坐在江边钓鱼的身影。

"什么东西?"林渊问。

"这个我不太清楚,密封得很好。不过根据记录,好像是一本古书,还有一套......钓鱼工具?"老人不太确定,"您还是回来亲自看看吧。"

钓鱼工具?

林渊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七岁那年,祖父牵着他的手,在江边教他怎么抛竿。夕阳西下,江面波光粼粼,老人粗糙的大手握着他的小手,温暖而有力。

"渊儿,记住了,"祖父的声音似乎还在耳边,"钓鱼,钓的不是鱼,是一颗心。"

当时他听不懂,后来也就忘了。在北京打拼的这些年,他甚至连鱼竿都没碰过。

"林先生?您还在吗?"陈老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

"在,我......我可能这几天回去。"林渊听到自己这么说。

挂断电话后,他站在原地发呆了很久。

回去?回到那个离开了五年的小镇?回到那个曾经拼命想要逃离的地方?

可不回去又能怎样?留在北京,继续做一颗随时可能被抛弃的螺丝钉?继续住在那个见不到阳光的隔断间?继续在深夜里被梦想和现实撕扯得体无完肤?

林渊深吸了一口气,打开手机订票软件。

北京到渔阳,需要先坐高铁到杭州,再转长途汽车。最快的一班车,今天下午两点。

钓尽天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空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