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钓尽天下
本书标签: 脑洞 

第八十一章

钓尽天下

货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整夜,第二天清晨才到达江南郊外的一个小镇。

卓玛的丈夫把他们放下来,又塞给他们一袋糌粑和几瓶酥油茶。

"路上饿了就吃点。"他憨厚地笑着说,"祝你们一路平安。"

林渊握着他的手,千恩万谢。

这些藏族同胞的恩情,他永远不会忘记。

几个人在小镇上找了家旅馆,简单收拾了一下,便聚在林渊的房间里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现在我们去哪儿?"阿豹问,"总不能一直躲着吧?"

"不能躲。"林渊说,"我们要主动出击,抢在金钩社前面找到其他三条铜鱼。"

他把爷爷笔记里的那段话念给大家听:

"四鱼分东西南北,各守一方水域。东海之鱼,藏于古塔之下;南江之鱼,沉于龙门之底;西湖之鱼,现于月夜之时;北河之鱼,待有缘人取之。"

"我们手里的这条铜鱼。"林渊说,"应该就是'西湖之鱼'。爷爷是在纳木错得到的,纳木错在西藏,属于西部水域。"

"有道理。"老韩点点头,"那我们接下来应该去找哪一条?"

"我觉得应该先找'南江之鱼'。"林渊说,"南江,我猜指的是云南一带的水域。云南有很多江河湖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洱海和滇池。"

"龙门之底。"苏婉思索着,"云南有个地方叫龙门,就在滇池边上。"

"没错!"林渊眼睛一亮,"我想起来了,昆明西山有个龙门石窟,就在滇池边上。'沉于龙门之底',会不会指的是滇池湖底?"

"很有可能。"老韩说,"不过滇池那么大,湖底那么深,要找一条铜鱼,谈何容易?"

"慢慢找。"林渊说,"总比没有方向强。"

"可是。"阿豹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我们的钱不多了。从这里去云南,路费就要不少。到了云南,吃住也要钱。万一找不到铜鱼,我们怎么办?"

林渊沉默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

他们从西藏回来后一直在逃亡,根本没时间赚钱。现在身上的钱,只够维持半个月的开销。

"要不。"苏婉说,"我给家里打个电话,让他们汇点钱过来?"

"不行。"林渊立刻否决,"金钩社的人很可能在监控你家里的电话和账户。你一联系家里,我们的位置就暴露了。"

"那怎么办?"苏婉担心地问。

"我有个办法。"老韩突然说,"我在昆明有个老朋友,以前一起玩钓鱼的。他现在在洱海开了个渔家乐,生意挺好的。我们可以去投奔他,一边帮他干活赚点生活费,一边打听铜鱼的消息。"

"这个办法好!"阿豹说,"又能解决生计问题,又能找线索。"

"那就这么定了。"林渊说,"我们先去昆明,然后去洱海找老韩的朋友。"

当天下午,他们就买了去昆明的火车票。

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分开买票,分开上车,到了昆明再汇合。

火车要开三十多个小时,途经好几个省份。

林渊坐在硬座车厢里,看着窗外不断变化的风景,思绪万千。

从江南到云南,从东部到西南,他们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

被追杀,被围堵,九死一生。

但也结识了很多好人,见识了很多风景,学到了很多东西。

特别是在纳木错和巴扎街的经历,让他对《钓经》有了更深的理解。

钓鱼不是目的,生态智慧才是核心。

爷爷寻找四条铜鱼,不是为了集齐什么宝物,而是为了重现失传的生态管理体系。

这套体系,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能成功找到四条铜鱼,揭开那个秘密,说不定能为解决当今的生态危机提供新的思路。

想到这里,林渊更加坚定了信念。

无论多么艰难,他都要找到其他三条铜鱼。

不仅是为了完成爷爷的遗愿,更是为了把这份珍贵的智慧传承下去。

火车在夜色中疾驰,车厢里渐渐安静下来。

林渊靠在座位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梦中,他又回到了纳木错。

蓝色的湖水,白色的雪山,成群的鱼儿在水中游动。

达瓦站在湖边,向他挥手。

旺堆爷爷坐在院子里,转着经筒,念着六字真言。

爷爷的身影也出现了,站在远处,慈祥地看着他。

"渊儿,钓鱼钓的不是鱼,钓的是人生。"爷爷说,"记住,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我记住了,爷爷。"林渊说。

爷爷笑了笑,身影渐渐淡去。

林渊想追上去,却怎么也追不上。

"爷爷!爷爷!"

"醒醒,醒醒!"

有人在推他。

林渊睁开眼睛,看见一个列车员站在旁边。

"小伙子,查票了。"列车员说。

林渊赶紧掏出车票,递给列车员。

列车员看了看,盖了章,还给他。

"快到昆明了。"列车员说,"还有两个小时。"

"谢谢。"林渊说。

列车员走了,车厢里渐渐热闹起来。

人们开始收拾行李,准备下车。

林渊看了看手表,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八点了。

他拿出手机,给老韩发了条信息:"快到了,一切顺利。"

很快,老韩回复:"我们也快到了,昆明站见。"

两个小时后,火车缓缓驶进昆明站。

林渊下车后,在站台上找到了老韩、阿豹和苏婉。

"一路还顺利吧?"老韩问。

"还好,没遇到麻烦。"林渊说,"你们呢?"

"也还好。"阿豹说,"不过我怀疑有人跟着我们。"

"什么?"林渊警觉起来,"在哪儿?"

"不确定。"阿豹说,"就是感觉有人在看我们,但找不到具体位置。"

"先离开车站再说。"老韩说,"人多的地方不安全。"

几个人快步走出车站,拦了辆出租车。

"师傅,去大理方向。"老韩说。

"大理?"司机问,"要去大理市吗?那可远着呢,要五六个小时。"

"不去大理市,去洱海边的双廊古镇。"老韩说。

"哦,双廊啊。"司机说,"那也要四个小时。一口价,六百块。"

"成交。"老韩说。

出租车驶出昆明,沿着高速公路向西行驶。

路两边是连绵的群山,云雾缭绕,景色壮美。

"云南真美。"苏婉看着窗外说。

"是啊。"林渊说,"这里山清水秀,怪不得被称为'彩云之南'。"

"不过美归美。"阿豹说,"咱们可不是来旅游的,得抓紧找铜鱼。"

"我知道。"林渊说,"到了洱海,我们先去老韩朋友那里安顿下来,然后再慢慢打听消息。"

"我那朋友叫赵大海。"老韩说,"人特别实在,也很讲义气。我跟他说过我们的情况,他说随时欢迎我们去。"

"那就好。"林渊说。

车子在山路上蜿蜒前行,四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双廊古镇。

双廊位于洱海东岸,是个古色古香的小镇。

镇上的建筑都是白族风格,白墙灰瓦,雕梁画栋。

街道用青石板铺成,干净整洁。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湖水味道,让人心旷神怡。

"到了!"司机停下车,"双廊古镇,六百块。"

老韩付了钱,几个人下了车。

"真漂亮!"苏婉赞叹道,"比照片上还美。"

"走吧。"老韩说,"我带你们去找赵大海。"

他们沿着湖边的小路走,不一会儿就看见一座临湖的院子。

院子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海天渔家乐"。

"就是这里。"老韩说。

他推开院门,大声喊道:"老赵!老赵!"

一个五十多岁的壮汉从屋里走出来,看见老韩,立刻笑了。

"老韩!你可算来了!"赵大海大步走过来,跟老韩来了个熊抱,"多少年没见了,你还是老样子!"

"你也是。"老韩笑着说,"还是那么壮。"

"哈哈,没办法,天天干活,想不壮都不行。"赵大海说完,看向林渊他们,"这几位就是你说的朋友?"

"对。"老韩介绍道,"这是林渊,这是阿豹,这是苏婉。"

"欢迎欢迎!"赵大海热情地说,"能来我这儿,就是给我面子。快进来,我给你们安排房间。"

几个人跟着赵大海走进院子。

院子很大,种着很多花草,还有个小鱼池。

后院有几间客房,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你们先住下。"赵大海说,"晚上我做几个拿手菜,咱们好好喝一杯。"

"太好了!"阿豹说,"我早就饿了。"

安顿好后,林渊独自站在院子里,看着不远处的洱海。

洱海很大,一望无际,湖水碧蓝,在阳光下波光粼粼。

远处的苍山巍峨耸立,山顶覆盖着白雪。

山水之间,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美吧?"赵大海走过来,递给林渊一杯茶,"这就是洱海,云南最美的湖泊之一。"

"确实很美。"林渊说,"难怪古人说'风花雪月',就是指大理的风景。"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赵大海说,"这四大景观,是大理的象征。"

"赵叔。"林渊说,"老韩应该跟您说过,我们来这里不只是为了旅游。"

"我知道。"赵大海点点头,"你们在找一条铜鱼,对吧?"

"是的。"林渊说,"据我爷爷的笔记记载,这条铜鱼应该在'龙门之底'。我们猜测,可能是在滇池。但老韩说您对洱海比较熟悉,所以想先来这里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线索。"

"龙门之底。"赵大海皱着眉头想了想,"龙门石窟确实在滇池边,但洱海这边也有个传说,跟'龙门'有关。"

"什么传说?"林渊来了精神。

"相传很久以前,洱海里住着一条龙。"赵大海说,"这条龙守护着洱海,保佑渔民平安,湖水清澈。后来,龙王觉得待在水里太闷了,就在洱海边修了一座龙门,时不时会出来透透气。"

"这座龙门,就在洱海的最深处,据说只有在月圆之夜才会显现。"

林渊心中一动。

月圆之夜才显现?

这不就跟爷爷笔记里的另一句话对上了吗?

"西湖之鱼,现于月夜之时。"

难道"西湖"不是指西藏的湖,而是指西边的湖?

洱海在云南的西部,也算是"西湖"。

而纳木错的那条铜鱼,也是在月圆之夜才被发现的。

看来,这四条铜鱼都跟月亮有关!

"赵叔。"林渊激动地问,"这个传说是真的吗?真的有这么一座龙门?"

"传说嘛,真真假假。"赵大海说,"不过我倒是听老一辈的渔民说过,确实有人在月圆之夜,看见洱海深处出现过奇怪的光。"

"什么样的光?"

"据说是青色的,像鬼火一样,在水面上飘来飘去,然后就沉入水底,消失不见了。"

"青色的光……"林渊喃喃自语。

铜鱼是青铜做的,在月光下会不会发出青色的光?

"下一个月圆之夜是什么时候?"林渊问。

赵大海掰着手指算了算:"今天是初五,下一个月圆是十五,还有十天。"

"十天……"林渊说,"那我们就在这里等十天,看看能不能找到那座传说中的龙门。"

"行。"赵大海说,"你们就住在我这儿,我也好照应你们。不过我得提醒你们,如果真的要去洱海深处,一定要小心。洱海看着平静,其实暗流涌动,很危险的。"

"我们会小心的。"林渊说。

夕阳西下,洱海被染成了金色。

林渊站在湖边,心中充满了期待。

十天后的月圆之夜,他能否找到"南江之鱼"?

那座传说中的龙门,是否真的存在?

一切,只能等十天后才能揭晓。

上一章 第八十章 钓尽天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