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竹马知道真相后后悔了
本书标签: 古代  古言虐恋 

情根暗种

竹马知道真相后后悔了

沈知意的及笄礼,成了这年春天京城最引人注目的盛事之一。

太傅府张灯结彩,宾客如云。朝中重臣、世家名流纷纷前来道贺,府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听说今日连宫中都派人送来贺礼,沈太傅的面子可真不小。”

“何止是面子,沈小姐才貌双全,又是太傅独女,将来不知花落谁家呢。”

“我瞧着谢小侯爷与她走得最近,两家又是世交,怕是早有婚约了吧?”

女宾席上,几位贵妇低声议论着,目光不时瞟向厅堂中央那个身着繁复礼服的少女。

沈知意端坐在镜前,任由侍女为她梳理青丝。她身着一袭藕荷色绣缠枝莲纹的礼衣,领口与袖边镶着细密的珍珠,在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平日里散在肩头的长发被仔细挽起,梳成端庄的发髻,只余几缕碎发垂在耳侧,平添几分娇柔。

“小姐今日真美。”贴身侍女秋云轻声赞叹。

沈知意望着镜中的自己,有些恍惚。过了今日,她就不再是那个可以随心所欲爬树掏鸟窝的小女孩了。她将正式步入待嫁之龄,言行举止都需合乎世家千金的规范。

想到这里,她不由自主地伸手摸了摸发间那支梨花玉簪——那是谢珩前几日送她的,今日这样重要的场合,她执意要戴着它。

“侯府的人到了吗?”她轻声问秋云。

“已经到了,谢小侯爷正在前厅与老爷说话呢。”

沈知意心中一喜,却又强自压下翘起的嘴角。

前厅里,谢珩身着墨蓝色锦袍,腰束玉带,正与沈太傅寒暄。他身姿挺拔,举止从容,已全然褪去了少年的青涩,眉宇间尽是青年才俊的英气。

“贤侄近来在兵部任职,听说很得尚书大人赏识?”沈太傅捻须笑问。

“世伯过奖,晚辈只是尽本分而已。”谢珩谦逊地回答,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内厅方向。

沈太傅将他的小动作尽收眼底,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

吉时已到,赞者高唱祝词,及笄礼正式开始。沈知意缓步走入厅中,步履轻盈,姿态优雅。她微微垂首,长长的睫毛在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唇角含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既不张扬,也不怯懦。

谢珩站在宾客中,目光紧紧跟随着她。他见过她爬树时的顽皮,见过她绣花时的专注,见过她生气时撅起的小嘴,却从未见过如此端庄雅致的她。这一刻,他忽然意识到,那个总是跟在他身后的小姑娘,真的长大了。

“一加梳笄,愿尔聪慧明理——”赞者高声唱道。

沈夫人亲自为女儿插上一支金镶玉步摇,流苏垂下,随着沈知意的动作轻轻晃动。

“二加钗冠,愿尔淑德昭彰——”

又一支精致的发钗被插入发髻,与谢珩送的那支梨花玉簪相映成趣。

礼成之时,满堂宾客纷纷道贺。沈知意抬起头,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终于对上了谢珩的视线。他站在不远处的梨花木柱旁,眼中是她从未见过的惊艳与温柔。

她微微抿唇,颊边泛起淡淡的红晕。

礼毕,宾客移步后花园饮宴。春日的太傅府花园百花齐放,尤其是那片梨树林,正值花期,如云似雪。

沈知意好不容易从众人的围绕中脱身,悄悄来到梨树下透气。她轻轻晃了晃发髻,感觉头上的首饰沉重得让她脖子发酸。

“怎么,不习惯?”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转身,看见谢珩站在梨树下,手中把玩着一朵落花。

“重死了。”她小声抱怨,终于露出一点往日的娇憨,“还要一直端着笑脸,脸都僵了。”

谢珩低笑:“可是很美。”

沈知意一愣,脸颊更红了:“你、你说什么?”

“我说,今日的你,很美。”谢珩直视着她的眼睛,语气认真。

微风拂过,梨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如同春日里的一场细雪。有一片花瓣恰好落在沈知意的睫毛上,她眨了眨眼,那花瓣便飘落在她的唇边。

谢珩伸出手,轻轻为她拂去花瓣。他的指尖不经意间触到她的唇,两人都像被烫到一般,迅速分开。

“那个...谢谢你的玉簪。”沈知意低下头,声音细若蚊吟。

“很适合你。”谢珩的声音也有些沙哑。

二人一时无言,只有梨花静静飘落。

“谢小侯爷,原来你在这里。”一个娇柔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二人转头,看见王尚书家的千金王婉宁带着几个贵女走了过来。她今日打扮得格外艳丽,一身绯红色衣裙,金钗步摇,珠光宝气,与沈知意的清雅形成鲜明对比。

“王小姐。”谢珩礼貌地点头致意。

王婉宁的目光在谢珩和沈知意之间转了转,笑道:“方才还在前厅寻谢小侯爷呢,家父想与您聊聊北疆军务,没想到您在这儿与沈妹妹说悄悄话。”

她特意加重了“悄悄话”三个字,引得身后的贵女们窃窃私语。

沈知意微微蹙眉,但很快又展露得体的微笑:“王姐姐说笑了,谢哥哥只是来祝贺我及笄之喜。”

“谢哥哥?”王婉宁挑眉,“叫得可真亲热。不过也是,两位青梅竹马,感情自然不比寻常。”

这话中的暗示让沈知意有些不悦,但她仍保持着风度:“王姐姐若无事,我们便先回宴上去了。”

“急什么?”王婉宁拦住她,“我还没好好欣赏沈妹妹今日的装扮呢。这支玉簪倒是别致,不知是在哪家铺子买的?我也想去瞧瞧。”

沈知意下意识地摸了摸发间的梨花玉簪:“这是...”

“是我送的。”谢珩突然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独家定制,仅此一支。”

王婉宁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她身后的贵女们也面面相觑。

沈知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抬眼看向谢珩,只见他目光坚定,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着什么。

“原来如此。”王婉宁强笑道,“那就不打扰二位了。”

她带着一众贵女悻悻离去,临走前还不忘瞪了沈知意一眼。

待她们走远,沈知意才轻声道:“你不必如此的。”

“我不喜欢她们那样看你。”谢珩语气低沉,“更不喜欢她们那样说话。”

“哪样说话?”

“暗示我们关系不寻常。”谢珩转头看她,“难道我们的关系,需要她们来指指点点吗?”

沈知意心跳加速:“那...你觉得我们的关系是...”

谢珩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轻叹一声:“回去吧,宴席快要开始了。”

沈知意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还是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宴席上,沈知意注意到谢珩拒绝了所有试图接近他的贵女。无论是敬酒还是搭话,他都保持着礼貌而疏离的态度。只有当他的目光与她的相遇时,才会流露出些许温柔。

宴席进行到一半,有侍女悄悄来到沈知意身边,递上一张小笺。她打开一看,上面是谢珩熟悉的笔迹:

“酉时三刻,老地方见。”

沈知意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收起,心中却泛起涟漪。

酉时三刻,宾客渐散。沈知意借口更衣,悄悄来到后院的梨树林。谢珩已经等在那里,手中提着一盏灯笼。

“怎么突然约我到这里?”她问。

谢珩从怀中取出一个小锦盒:“这才是真正的及笄礼。”

沈知意好奇地打开,里面是一对晶莹剔透的翡翠耳坠,雕成精致的梨花形状,与她发间的玉簪显然是配套的。

“这太贵重了...”她惊讶地说。

“喜欢吗?”谢珩轻声问。

沈知意点点头,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那对耳坠:“可是,为什么要送这么贵重的礼物?”

谢珩沉默片刻,忽然道:“下月我就要随军前往北疆了。”

沈知意的手一顿,抬头看他:“这么快?”

“军情紧急,陛下已下旨,命镇北侯率五万精兵即日启程。”谢珩的声音很轻,却重重砸在沈知意心上。

“要去多久?”她问,声音微微发颤。

“少则半年,多则...不知。”谢珩看着她,“你在京城要好好的,等我回来。”

沈知意低下头,强忍着眼泪:“北疆苦寒,战事凶险,你一定要保重。”

“我会的。”谢珩伸手,轻轻为她戴上那对耳坠,“答应我,戴着它们,等我凯旋。”

翡翠耳坠冰凉的触感让她微微一颤,但他的指尖更烫,轻轻擦过她的耳垂,带来一阵战栗。

“我答应你。”她抬起头,眼中水光潋滟,“但你也要答应我,一定要平安归来。”

“我答应你。”谢珩郑重地说。

夜色渐浓,梨花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谢珩手中的灯笼发出温暖的光,照亮两人之间的方寸之地。

“知意,”他忽然唤她的名字,声音低沉而温柔,“有些话,等我从北疆回来,再亲口告诉你。”

沈知意的心猛地一跳,她似乎预感到他要说什么,却又不敢确定。

“好,我等你。”她轻声回应。

这一刻,梨花开得正盛,月光如水,洒在两人身上。他们站在梨树下,身影被拉得很长,仿佛要融为一体。

远处传来寻找沈知意的呼唤声,宴席已散,她该回去了。

“我送你。”谢珩提起灯笼。

“不用了,”沈知意摇摇头,“被人看见不好。”

她转身欲走,又忽然停住,从袖中取出一件物事,塞到谢珩手中:“这个给你,带在身边,保平安。”

说完,她便快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谢珩低头,就着灯笼的光看向手中的东西——那是一个精致的香囊,上面绣着梨花与平安结,针脚细密,图案精美。他轻轻摩挲着绣样,将香囊凑到鼻尖,闻到一股清雅的梨花香。

他将香囊小心翼翼地收进怀中,贴胸放着,仿佛这样就能将她的心意紧紧护在心上。

而匆匆离去的沈知意,在转角处停下脚步,回头望向梨树下那点渐行渐远的灯光。她抬手轻轻触摸着耳垂上的翡翠梨花,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甜蜜的弧度。

这一刻,她忽然觉得,等待或许并不那么难熬,只要知道有那么一个人,在遥远的北疆也会惦记着她,就够了。

但她不知道,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北疆的风沙,将会吹散多少青梅竹马的美好约定;而京城的暗流,又将淹没多少未曾说出口的真心。

夜色深沉,梨花依旧静静绽放,仿佛在见证这段刚刚萌发,却已注定多舛的情愫。

上一章 青梅弄 竹马知道真相后后悔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