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周末,阳光把柏油路面晒得滚烫,蝉鸣声在梧桐树上此起彼伏,织成一张燥热的网。谢星眠戴着黑色半指手套,指尖握住摩托车的把手,车身是亮眼的银灰色,正是她去年在青少年赛车联赛上夺冠的那辆改装摩托。
“走了。”她对站在路边的孟语熙、汪姐和刘姐扬了扬下巴,桃花眼里闪着兴奋的光。今天她们约好去城郊的海棠花田拍照,汪姐和刘姐坐出租车先去占位置,她则骑摩托载孟语熙过去。
孟语熙犹豫着坐上后座,双手轻轻抓住谢星眠的衣角:“要不要回去拿头盔?我记得你车库里有备用的。”
“不用,城郊的路查得松,很快就到。”谢星眠摆摆手,脚下一踩油门,摩托车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像一道银色闪电,窜出了小区门口。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吹起她的狼尾短发,孟语熙下意识地抱紧了她的腰,脸颊贴在她的后背——冲锋衣下的肌肉紧实,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谢星眠的车技极好,在车流中灵活穿梭,很快就驶离了市区。就在她准备拐进通往海棠花田的岔路时,前方突然亮起了警灯,一辆警车横在路中间,穿着制服的警察正挥手示意她靠边停车。
“糟了,忘了这路段最近在查头盔。”谢星眠低咒一声,无奈地减速靠边。孟语熙紧张地攥紧了她的衣角,小声说:“会不会有事啊?”
“没事,看我的。”谢星眠拍了拍她的手,语气笃定。
穿着蓝色警服的警察走了过来,帽檐下露出一张熟悉的脸——是市局刑侦队的吴岚警官,三十多岁,性格爽朗,之前谢星眠以“特邀顾问”的身份协助破获连环盗窃案时,两人打过不少交道。
吴岚绕着摩托车转了一圈,看到谢星眠没戴头盔,突然笑了起来,声音洪亮:“哈哈哈!谢星眠,可算让我逮住你了!骑摩托不戴头盔,违反交通规则,必须上报交警队!”
孟语熙吓得脸色发白,谢星眠却一脸淡定地跨下摩托车,摘下手套,斜靠在车身上,桃花眼微微上挑,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吴警官,先别急着上报。你的季度案件报告,是不是还压在办公桌上没交?上次李局还问我,怎么从没见过吴警官的报告呢。”
吴岚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眼神飘忽了一下,凑到谢星眠身边,压低声音:“你可别乱说!那报告我下周就交,千万别跟李局举报我!”她最怕的就是这位看似年轻、实则背景和能力都深不可测的“特邀顾问”——谢星眠不仅是市局的重点合作对象,还跟局长李建明是忘年交,真要是被她举报,自己肯定要挨批。
“举报倒不至于。”谢星眠挑眉,指了指自己的头,“送我个头盔,这事就算了。”
“没问题!”吴岚立刻答应,转身跑回警车,打开后备箱翻了半天,拎出两个崭新的头盔——一个黑色,一个粉色,都是带护目镜的专业款,“我车上正好有备用的,这两个都给你,质量绝对过关!”
谢星眠接过头盔,把粉色的递给孟语熙,自己戴上黑色的,调整好护目镜,对吴岚说:“记得把上次‘古董失窃案’的补充材料整理好,下周我要看到。还有,最近队里新来的那个实习生,背景有点复杂,你多盯着点,小心别被人钻了空子。”
她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作为市局的一级警官(特殊编制),她不仅要协助办案,还要负责部分内部人员的背景核查,那个实习生的异常档案,正是她昨天审核时发现的。
吴岚的神色立刻正经起来,点头应道:“知道了,材料我明天就整理好,实习生那边我会重点关注,谢谢你提醒。”她知道谢星眠的洞察力有多敏锐,既然她特意提醒,就说明事情绝不简单。
“行了,我们走了。”谢星眠对孟语熙招手,“上车。”
孟语熙抱着粉色头盔,愣了半天,直到坐上摩托车,还没反应过来刚才发生的一切——前一秒还气势汹汹要上报的警察,怎么突然就妥协了,还送了两个头盔?
摩托车再次启动,谢星眠特意放慢了速度,护目镜后的桃花眼带着笑意。她不是仗着身份欺压人,只是跟吴岚熟络,知道对方的“软肋”,这不过是两人之间的玩笑式交锋。至于提醒实习生的事,是她的职责所在,绝不能含糊。
车后座的孟语熙轻轻拽了拽她的衣角,小声问:“星眠,你认识那个警察姐姐吗?她好像很怕你。”
“之前一起办过案。”谢星眠简单解释,没有多说自己的警察身份——她不想让孟语熙担心,也不想把她卷入复杂的案件中。
两人赶到海棠花田时,汪姐和刘姐已经选好了拍照的位置。大片的海棠花竞相开放,粉白色的花瓣层层叠叠,风吹过,花瓣簌簌落下,像一场浪漫的花雨。刘姐看到谢星眠和孟语熙头上的头盔,好奇地问:“眠眠,你们怎么突然买头盔了?”
“路上被警察逮了,送的。”谢星眠轻描淡写地说,把头盔放在旁边的草地上,拿起相机给孟语熙拍照。
汪姐和刘姐对视一眼,都没多问——她们早就习惯了谢星眠的“奇遇”,不管是被警察“特殊对待”,还是突然拿出让人惊喜的东西,对她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下午四点多,四人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谢星眠骑着摩托载着孟语熙,汪姐和刘姐坐出租车跟在后面。路过市区的十字路口时,正好碰到红灯,旁边车道的公交车上,几个穿着明德校服的学生看到谢星眠的摩托车和头盔,立刻兴奋地对着她拍照,还有人挥了挥手。
谢星眠没在意,绿灯亮起后,便骑着摩托汇入车流。她不知道的是,那几个学生不仅拍了照,还把照片发到了学校的表白墙,配上了一段充满悬念的文字。
晚上七点多,谢星眠刚回到家,手机就被表白墙的推送刷屏了。最新一条帖子的标题是《惊天反转!谢哥骑摩托被警察逮,反让警察送头盔,身份彻底藏不住了?》,下面附了三张照片:一张是她和吴岚站在摩托车旁说话的场景,一张是吴岚给她递头盔的瞬间,还有一张是她戴着头盔骑摩托的背影。
发帖人正是公交车上的学生,文字描述得活灵活现:“今天在城郊看到谢哥骑摩托!没戴头盔被警察逮了,本以为谢哥要倒霉,结果两人聊了几句,警察居然给了谢哥两个头盔,还对她客客气气的!谢哥临走时还跟警察交代事情,语气超霸气!谁能告诉我,谢哥到底是什么身份啊?连警察都对她这么好!”
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不到两小时就突破了四千条评论:
“卧槽?谢哥这排面也太大了吧?被警察逮了还能拿头盔,这操作我服了!”
“那个警察姐姐我认识!是市局刑侦队的吴警官,超厉害的!她居然对谢哥这么客气,谢哥到底是什么来头?”
“我猜谢哥家里有警察背景!不然怎么能让刑侦队的警官妥协?”
“楼上想多了!我爸是交警队的,说市局有个神秘的‘特邀顾问’,年纪轻轻却破了好多大案,不会就是谢哥吧?”
“‘特邀顾问’+1!我上次去市局送资料,听到警察叔叔们聊起‘谢顾问’,说她洞察力超强,不会真的是谢哥吧?”
“谢哥骑摩托的样子太帅了!银灰色摩托+黑色头盔,简直是漫画里的场景!”
“只有我注意到那个粉色头盔吗?肯定是给转校生小姐姐买的,谢哥也太细心了吧!”
“突然觉得谢哥的身份列表可以再加一项了:警察朋友/特邀顾问?这也太酷了!”
“谢哥交代警察事情的时候,气场绝了!完全是上级对下级的语气,身份绝对不简单!”
孟语熙也看到了帖子,给谢星眠发消息:“星眠,你又上表白墙了,大家都在猜你的身份呢。”
谢星眠回复:“随他们猜,不用管。”
她放下手机,走到阳台,看着外面的夜景。汪姐端着一碗冰镇绿豆汤走过来,笑着说:“眠眠,你现在可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每天都能上表白墙。”
“太麻烦了。”谢星眠接过绿豆汤,喝了一口,冰凉的甜意驱散了夏日的燥热,“早知道就戴头盔了。”
“下次注意点,虽然吴警官认识你,但违反交通规则还是很危险的。”汪姐叮嘱道。
“知道了。”
晚上,谢星眠接到了吴岚的电话。“谢顾问,那个实习生的背景我查了,确实有问题,跟去年的一桩诈骗案有关,已经移交经侦队了,谢谢你提醒。”
“应该的。”谢星眠语气平淡,“报告记得按时交,别再让我抓住把柄。”
“放心吧,明天一早就交!”
挂了电话,谢星眠打开电脑,登录市局的内部系统,开始整理最新的案件分析报告。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桃花眼里满是专注——作为特殊编制的一级警官,她虽然不用每天坐班,却要随时关注案件进展,协助刑侦队破获棘手的案子。
孟语熙发来一张照片,是下午在海棠花田拍的:谢星眠站在花田里,戴着黑色头盔,嘴角微微上扬,背景是大片的粉白色海棠花。配文:“今天的照片,很好看。”
谢星眠笑了笑,回复:“你拍的,当然好看。”
关掉聊天界面,她继续写报告。窗外的霓虹闪烁,室内的台灯亮着温暖的光,键盘敲击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她知道,表白墙上的议论还会持续,自己的身份或许早晚都会被人发现,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协助警察破案,保护身边的人,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那个周末的街头“交锋”,不过是这段多彩人生里的一段小插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青春里一个有趣的回忆。
深夜,谢星眠合上电脑,伸了个懒腰。桌角的两个头盔并排放在一起,黑色的沉稳,粉色的温柔,像极了她性格里的两面——一面是桀骜冷硬的警官与赛车手,一面是藏着温柔的朋友与守护者。
她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奇遇”,还会有更多人猜测她的身份,但只要身边的人都在,只要自己坚守的初心不变,就足够了。而那些藏在头盔背后的故事,那些未说出口的责任与温柔,终将在时光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