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的冬天来得猝不及防,第一场雪落下时,余承恩正在图书馆做题。
窗外的雪粒子打在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姜笙抱着几本书走过来,把一杯热可可放在他桌角。
姜笙“刚买的,暖手。”
余承恩抬头,说了声“谢谢”,目光又落回草稿纸。
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竞赛题的演算过程,却有一处始终卡着,算不出结果。
姜笙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扫了眼草稿纸。
姜笙“这里符号错了。”
她拿起笔,在纸上改了一笔。
姜笙“这样就能算出来了。”
余承恩按照她改的符号重新计算,果然得出了答案。
他放下笔,看着窗外的雪。
余承恩“今年雪下得早。”
姜笙“嗯,比去年早了半个月。”
姜笙也看向窗外。
姜笙“以前我妈在的时候,下雪天会给我煮姜汤。”
余承恩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杆。
余承恩“我妈以前会做雪球,放在冰箱里,说等夏天给我解暑。”
两人沉默下来,只有图书馆里翻书的轻响。
这样的沉默,在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里,发生过无数次。
晚上,余承恩和姜笙一起走出图书馆。
雪还在下,地上积了薄薄一层,他们踩着雪,慢慢往宿舍方向走。
姜笙“今天竞赛老师说,下个月要去外地参加集训。”
姜笙先开口。
余承恩“知道了。”
姜笙“你好像对什么都不在意。”
姜笙停下脚步,看着他。
姜笙“集训、竞赛,还有……我们之间。”
余承恩也停下,低头看着地上的雪。
余承恩“在意又怎么样?”
姜笙“至少能有点反应。”
姜笙的声音很轻。
姜笙“我们这样,算什么情侣?”
余承恩抬起头,直视她的眼睛。
余承恩“你当初说,不是因为喜欢,只是互相靠着。”
姜笙“是我说的。”
姜笙点头。
姜笙“可我以为,靠着靠着,总能好一点。”
余承恩“没有好一点。”
余承恩“我还是会失眠,还是会想起我妈,还是会觉得自己很差劲。”
姜笙的脸色白了白,没说话。
回到宿舍,余承恩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拿出钱包,里面的拍立得被摩挲得有些发白,裴夏的笑脸在昏暗的光线下,格外清晰。
他想起高中时,裴夏总说他眼里有光,可现在,那点光早就灭了。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姜笙发来的消息:
【明天早上,一起去食堂吃包子吧?你以前说过,那家的肉包好吃。】
余承恩看着消息,手指在屏幕上停留了很久,最终只回了一个“好”字。
第二天早上,余承恩提前到了食堂。
他买了两个肉包、一杯豆浆,坐在靠窗的位置等姜笙。
没过多久,姜笙就来了,手里拿着两个菜包。
余承恩“给你。”
余承恩把豆浆推过去。
姜笙接过,坐下咬了口菜包。
姜笙“昨天晚上,我想了很久。”
余承恩“想什么?”
姜笙“想我们的事。”
姜笙放下包子。
姜笙“我以为,两个一样难过的人在一起,能互相分担。”
姜笙“可实际上,我们只是在互相看着对方的难过,越来越清楚自己的绝望。”
余承恩握着包子的手紧了紧。
余承恩“我也是这么想的。”
姜笙“昨天你说,没有好一点,我也是。”
姜笙“每次看到你发呆,我就会想起我自己躲在房间里哭的时候。”
姜笙“每次你沉默,我就会觉得,连身边的人都救不了我,我更救不了自己。”
余承恩沉默着吃完包子,把豆浆喝完。
余承恩“我们分手吧。”
姜笙的身体顿了一下,抬头看他。
姜笙“你想好了?”
余承恩“嗯。”
余承恩点头。
余承恩“我们在一起,只会让彼此陷得更深。”
姜笙看着他,看了很久,才轻轻点头。
姜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