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旧书漂流箱
本书标签: 校园  群像  青春校园 

卷一·下第一条交换

旧书漂流箱

我回到宿舍已近凌晨一点,室友的呼吸声像此起彼伏的潮汐。我蹑手蹑脚爬上床,把《小王子》塞进枕头底,却摸到一张冰凉的书签——银杏叶形的金属薄片,上面刻着极细的日期:1989.3.15。我愣住,那正是纪念册缺页上的日子。叶子背面贴着一枚新的透明胶,显然有人趁我洗澡时把它放进抽屉。寒意顺着脊背往上爬,我掀起窗帘一角,对面是黑漆漆的图书馆屋顶,什么也看不见。却有种被凝视的错觉,像箱子上的摄像头提前装进了我的房间。

我睡不着,打开手机,工作群里多出一条凌晨@我的消息:保卫处临时决定,把拆除期限提前到今天下午五点。理由很简单:今晚有校友返校日,校方担心“违规摆设”被拍照上传。周姨留言:“小林,下午两点前写一份检讨,一起交到保卫处,态度要好。”我盯着屏幕,却先点开了唐漾的聊天框,把银杏叶拍照发过去:“对方先出招了。”他秒回:“上午九点,图书馆地下室,给你看1989年的注销记录。”

八点半,我顶着熊猫眼去上课。线性代数老师继续讲行列式,粉笔在黑板划出的声音像电钻。我满脑子都是银杏叶和倒计时。课间,前排女生突然回头递给我一张折成A5的打印纸:“有人让我转交。”纸上只有一行小字:拿走一本书,留下一本书——如果你遵守规则,箱子就会保你平安。落款是一只手绘的箱子图标,没有日期。我抬头想找那女生的身影,却见她已消失在走廊尽头的电梯里,像被剪掉的胶片。

中午,我去食堂打包了一份炒乌冬,绕到后巷。白天再看,箱子被两条黄色警戒线围成孤岛,保安换了班,只剩一个人坐在树荫下打瞌睡。我蹲下来,假装系鞋带,从警戒线底下钻进去。箱盖合得很严,我伸手去掀,却听见“咔哒”一声——RFID锁已经装好,绿灯闪烁,像猫眼。我掏出校园卡刷了一下,锁没反应,显然权限只给了保卫处。我把炒乌冬放在箱盖上,当作供品,也当作挑衅。热油味在空气里飘开,保安吸了吸鼻子,翻个身继续睡。

下午一点,我按唐漾给的定位,溜进图书馆地下室。那里是旧书库,空气里混着霉味和干燥剂。唐漾蹲在最后一排,正用笔记本扫描一叠发黄的注销单。他抬头,把其中一张推给我:1990年3月15日,《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研究》被标记“政治敏感性图书”,处理方式是“集中封存”,经办人签名栏写着“周爱莲”——那是周姨的全名。我指尖一抖,纸页发出脆响。唐漾压低声音:“箱子底部磁条就是这本书的编号,周姨当年亲手注销,现在她怕旧事曝光,才急着拆箱子。”我脑子里嗡的一声,像有人把图书馆的铜铃塞进了我的颅腔。

我拎着那份注销单复印件,像拎着一块烧红的炭。两点整,我准时出现在保卫处门口,却不见周姨。高远从走廊那头走来,手里拿着封条和螺丝刀,对我点点头:“我们来拆箱。”我喉咙发干,想掏出注销单,却听见自己先问:“能给我五分钟吗?我想取回私人物品。”他犹豫片刻,同意了。我们并肩走向后巷,阳光很烈,箱子在水泥地上投下一截漆黑的影子,像一条不肯愈合的裂缝。

我刷卡——当然无效;高远用 master 卡刷开 RFID,锁舌弹起的声音像枪机上膛。箱盖掀开,油桐味扑面。我一眼就看见自己那本实验报告,封面上的学号被红笔圈了圈,旁边多了一行陌生字迹:遵守规则,就像遵守青春。我愣住,那正是我凌晨在宿舍找不到的说话方式。我把实验报告抱在怀里,又悄悄把注销单塞回箱子最底层,用一本《法律基础》压住。高远皱眉:“就这个?”我点头。他抬手合上箱盖,啪——像给一段历史钉上钉子。

五点整,警戒线外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学生。高远拧下最后一颗螺丝,示意保安把箱子抬上货车。我退到人群里,掌心全是汗。就在箱子被举起的一瞬,一阵风掠过,箱盖缝隙里飞出一张A4纸——是我昨晚在天台画的那枚银杏叶。白纸在空中翻卷,落在我的脚背,像认主。我弯腰捡起,抬头对上高远的视线。他沉默片刻,转身跳上货车。发动机轰鸣,箱子像一口棺材,被夕阳镀上血色的边。

我低头看纸,叶子背面多了一行新写的钢笔字:1989→2025,规则仍在,谢谢你把它留下。落款是“叶青”。墨未干,闪着微光。我抬头,货车已拐出校门,留下一地银杏树的影子,像无数未寄出的信。我把纸对折,塞进《小王子》扉页,忽然明白:真正的交换不是书,是把沉默递给下一个人。而那个人,已经是我。

上一章 卷一·上 凌晨四点的木箱 旧书漂流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