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厉墨霆决裂,并未让林薇薇沉溺于情绪。恰恰相反,那被算计的愤怒和强烈的独立意愿,化作了前所未有的动力,悉数倾注到了她新生的“薇薇集团”上。
她没有办公室,最初的“总部”就是她那间豪华公寓的书房。她用那十个亿中的一小部分,注册了公司,聘请了一个由猎头挖来的、精明干练的小型助理团队,以及一个在投资领域小有名气、但因性格耿直不得志的分析师,赵明。
外界对于她这个“豪门弃妇”突然自立门户,大多抱着看笑话的态度。认为她不过是拿着前夫的分手费瞎折腾,迟早坐吃山空,或者被残酷的商场吞得骨头都不剩。
林薇薇对此充耳不闻。
她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并非多么高深的商业理论,而是她脑海中那份关于未来几年经济发展和行业兴衰的“先知”记忆。
她需要一场干净利落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眼光,凝聚团队的信心,也为“薇薇集团”打响第一炮。
机会很快出现。
当时,一个名为“迅风出行”的共享经济项目,正在寻求A轮融资。这个项目理念新颖,但模式太重,烧钱太快,加之竞争对手林立,市场前景并不被大多数传统投资机构看好,融资进展十分艰难。创始人碰壁多次,几乎快要放弃。
在一次小范围的投资人见面会上,林薇薇带着赵明出现了。
她穿着利落的白色西装套裙,妆容精致,气场沉稳,在一群或秃顶或大腹便便的投资人中,显得格外出挑,也引来了不少或好奇或轻蔑的目光。
“迅风出行”的创始人,一个带着黑框眼镜、满脸疲惫的年轻人,在台上进行着并不算精彩的路演,台下反应寥寥。
赵明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眉头紧锁,低声对林薇薇说:“林总,这个项目风险太高了。重资产运营,盈利模式不清晰,现在的市场份额也很小,巨头入场很容易被碾压。我不建议投。”
他的分析很理性,符合常规投资逻辑。
然而,林薇薇的脑海中,却清晰地浮现出前世记忆——就是这个在初期不被看好的“迅风出行”,凭借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和后期精准的战略转型,在三年后异军突起,硬生生从几家巨头口中抢下了大片市场,最终成为估值数百亿的行业独角兽!其早期的投资者,都获得了近百倍的回报!
**“就是它了!”** 林薇薇心中笃定。
路演结束,到了自由交流环节。几乎没有人上前与那位略显局促的创始人交谈。
林薇薇站起身,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径直走了过去。
“王总是吗?”她伸出手,笑容得体,“我是薇薇集团的林薇薇。我对您的项目很感兴趣。”
创始人王总愣了一下,几乎是受宠若惊地握住她的手。
接下来的交谈,林薇薇没有问太多关于当下困境的细节,反而问了许多关于未来战略构想、技术壁垒和用户体验优化的问题。她的问题精准而犀利,甚至提出了一些连王总自己都还未深入思考过的方向,让他眼前一亮,仿佛遇到了知音。
最后,在周围隐约传来的窃窃私语和赵明不赞同的目光中,林薇薇直接给出了条件:
“五千万。占股15%。条件就是刚才谈的,我需要一个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这个条件,对于此刻饥渴的“迅风出行”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估值给得相当合理,甚至略带溢价,显示了充分的诚意。
王总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林……林总,您说的是真的?”
“合同我的律师明天会准备好。”林薇薇微笑,“希望合作愉快。”
这笔投资,像一块石头投入死水,在小小的投资圈里激起了一圈涟漪。大多数人都在嘲笑林薇薇人傻钱多,肯定是离婚受了刺激,开始胡乱撒钱。
连赵明都递交了辞呈,认为跟着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老板没有前途。
林薇薇平静地批准了赵明的离职,没有任何挽留。
三个月后。
“迅风出行”凭借林薇薇资金注入后的一次关键市场扩张和产品迭代,用户数据迎来爆发式增长,迅速抢占了下沉市场的空白,引起了顶级风投的注意。
B轮融资,估值直接翻了二十倍!
林薇薇最初投入的五千万,账面价值瞬间膨胀至十亿!
那些曾经嘲笑她的人,全都傻眼了!
“我靠!真的假的?那个林薇薇?她踩狗屎运了?”
“这眼光也太毒了吧!当初赵明都不看好,她怎么就敢砸五千万?”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艺高人胆大’?”
圈内人的态度,瞬间从嘲讽变成了震惊和探究。“薇薇集团”和林薇薇的名字,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以一种强势而神秘的姿态,闯入了投资界的视野。
首战告捷,林薇薇并未沾沾自喜。她平静地看着账户上增长的巨额财富,这完全在她的预料之中。
她站在公寓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城市。用厉墨霆的“启动资金”赚来的、完全属于她自己的“第一桶金”,让她真正感受到了掌控命运的力量。
那么,用这第一桶金,她的下一个目标,将指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