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朝堂之上,看着下面站着的一群大臣,心中有些发怵,但他还是强装镇定。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朝廷内部党派林立,大臣们勾心斗角,互相倾轧,边疆还有外敌入侵,国内也有一些地方发生了灾荒。林羽深知自己必须尽快做出改变,他凭借着自己在现代所学的知识和玩游戏时积累的经验,开始着手改革。他首先推行了新的税收政策,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农业。
新税收政策推行之初,朝堂上便炸开了锅。以户部尚书为首的保守派当庭反对,捧着祖制典籍叩首:“陛下!‘什一税’乃祖宗定下的规矩,贸然减免赋税,国库空虚何以支撑边防、赈济灾荒?”
林羽早有准备,将早已拟好的奏折掷在案上,声音沉稳:“户部尚书可曾算过,去年因赋税过重,流民达十万之众,荒地弃耕超三万亩。如今减免赋税,再辅以‘开荒三年免税’的政令,既能让流民归乡,又能增加耕地——长远来看,国库非但不会空,反而会因粮产增多、人口归籍而充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默不作声的宰相,补充道:“朕已命人核查国库现存粮草,先调拨三成赈济灾区,再从禁军抽调两千人协助地方开垦。若有官员敢在赈灾、开荒中中饱私囊,一经查实,立斩不赦!”
这话掷地有声,让底下窃窃私语的大臣瞬间噤声。林羽知道,光靠政令不够,还得有得力之人推行。散朝后,他留下了刚正不阿的御史大夫,命其组建督查组,奔赴各地监督政策落地;又传召熟悉农事的老臣,让其修订农书、推广新的耕种技巧——这些都是他从现代历史和游戏里学来的“治世之策”,如今正一步步在这个陌生的王朝生根。
可改革的阻力远比想象中更大。三日后,督查组传回消息:江南织造府暗中克扣赈灾粮款,当地官员还阻挠百姓开荒,称“荒地属世家私产”。林羽捏紧了奏报,指节泛白——他没想到,刚迈出第一步,就撞上了世家大族的铁板。
林羽将奏报重重拍在御案上,茶水溅出的水渍在奏折上晕开,如同江南百姓苦水中泡开的褶皱。“世家私产?”他冷笑一声,眼中再无初登帝位时的忐忑,只剩决断,“土地本就该为百姓所用,岂能任由他们圈占牟利!”
他当即传旨,命镇国将军率三千精锐随御史大夫前往江南,一则护送赈灾粮款直达百姓手中,二则彻查织造府与地方官员的勾结。临行前,林羽特意召来两人,沉声道:“查案不必顾忌身份,哪怕牵扯到皇亲国戚,只要证据确凿,便可先斩后奏——朕要的不是息事宁人,是让天下人知道,这江山,护的是百姓!”
旨意传到江南时,织造府总管正与当地知府在府中饮酒作乐,听闻禁军入城,两人顿时慌了神,忙命人隐匿贪腐账目。可御史大夫早有准备,带着督查组直奔织造府粮仓,当场查获被克扣的赈灾粮五千石;镇国将军则堵住了试图连夜潜逃的知府,从其家中搜出与世家往来的密信,信中赫然写着“阻挠开荒、垄断粮价”的密谋。
消息传回京城,朝堂震动。那些暗中支持世家的官员不敢再发声,而拥护改革的大臣则纷纷上奏,请求严惩涉案人员。林羽在朝堂上当庭宣读密信,随后下旨:江南织造府总管、知府斩首示众,涉案世家罚没半数土地分给流民。
当江南百姓领到赈灾粮、分到荒地时,不少人对着京城方向叩首谢恩。林羽站在皇宫城楼上,望着远方的炊烟,心中清楚: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朝堂党派、边疆外敌等更难啃的骨头在等着他。但此刻百姓的认可,已成为他走下去最坚实的底气。
江南的捷报随着春风传遍全国,各地流民纷纷归乡,荒芜的土地重新冒出新绿,国库的粮仓储量也在半年间翻了一倍。朝堂上,曾经针锋相对的党派渐渐收敛了争斗,更多官员开始将精力放在推行新政上——有的提出兴修水利,有的建议改良农具,连此前反对最烈的户部尚书,都主动上奏请求优化税收细则,以适应农耕恢复的新形势。
边疆传来的消息也渐趋缓和。因国内粮足民安,林羽得以调拨更多粮草支援边防,再加上他借鉴现代兵法,命人改良了守城器械,屡屡挫败外敌的小规模侵袭。入冬前,边境将领甚至传来捷报,不仅击退了来犯的敌军主力,还收复了两座此前被占领的城池。
这日早朝,文武百官齐奏“国泰民安”,请求为林羽上“圣明君主”的尊号。林羽却摆了摆手,目光扫过殿外飘落的初雪,轻声道:“朕算不上圣明,只是守住了身为帝王的本分——让百姓有饭吃,让江山得安稳。”
散朝后,林羽独自来到御花园,看着枝头待放的梅花,指尖拂过随身携带的、来自现代的游戏卡带。卡带早已失去光泽,却像一枚印章,印证着他从游戏爱好者到真正帝王的蜕变。寒风掠过,他却不觉冷,因为他知道,自己用双手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走出了一条比游戏剧本更真实、更温暖的帝王路。而这条路,还将继续延伸向更辽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