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感情破裂后,与道侣一起重生了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二十三章: 秋酿藏岁月

感情破裂后,与道侣一起重生了

秋分那日的阳光带着金箔似的暖意,晒得药圃里的紫苏叶卷了边。孟初染蹲在畦边,正把晒干的紫苏收进竹篮,指尖被叶片的绒毛蹭得发痒,忽然听见身后传来陶坛滚动的声音——砚之抱着个半人高的酒坛,脚步踉跄地从库房跑出来,坛口的红布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泡得发胀的杨梅。

“师姐!你看这酒色!”少年把坛子放在石桌上,兴奋地用手指敲了敲坛壁,“苏爷爷说再封三个月,就能赶上去年的桃花酒了!”

孟初染凑过去,借着阳光往坛口看。深紫色的酒液里浮着几粒没沉底的杨梅,像浸在水里的紫水晶。她想起开春时李婶送来的那筐杨梅,颗颗饱满,是砚之蹲在井边用凉水浸了三遍才放进坛里的,连冰糖都是挑的最透亮的那种。

“封坛时得加点桂花,”她用布擦了擦坛口的水渍,“前几日后山的桂花开了,我收了些晒干的,混进去能添点甜香。”

姜墨扛着梯子从院里走来,梯子上还挂着个竹筐,里面装着刚摘的山楂。他把梯子靠在老槐树上,伸手摘了颗最红的山楂丢给孟初染:“尝尝,够不够酸。”

山楂的果酸在舌尖炸开,孟初染眯着眼把核吐出来:“酸得倒牙。留着做山楂酱吧,砚之练剑回来总喊饿,抹在馒头上正好。”

砚之已经跑去库房翻找装桂花的陶罐,回来时怀里抱着个青瓷罐,罐口缠着的蓝布条还是去年中秋系的。他小心地打开罐盖,金黄的桂花干立刻散出甜香,混着紫苏的清苦,酿出种让人安心的暖。

“我来封坛!”少年抢过孟初染手里的红布,学着姜墨的样子往坛口缠,却笨手笨脚地打了个死结,惹得孟初染笑着替他解开:“要留着透气的活结,酒气闷在里面会酸的。”

姜墨靠在槐树上,看着他们一人执布一人递绳的样子,忽然觉得这场景像幅被阳光晒软的画。砚之的个头又蹿高了些,已经能平视孟初染的肩膀,可系个布结还要人帮忙;而孟初染的发间多了几缕碎金似的阳光,侧脸在光里柔和得像块暖玉。

“苏长老说,”他忽然开口,声音被风吹得很轻,“结契宴就定在冬至吧,那天的雪水最干净,能煮出最醇的茶。”

孟初染的动作顿了顿,指尖的红布滑落在坛口。砚之识趣地拎着青瓷罐往厨房跑:“我去看看苏爷爷的酱肘子炖好了没!”

石桌旁只剩下他们两人,阳光透过槐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像撒了把碎银。姜墨走过来,从背后轻轻环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怕了?”

“谁怕了,”孟初染挣了挣,却被他抱得更紧,“就是觉得……太快了。”

“不快了,”他低头,鼻尖蹭过她的耳廓,“等了两世,再慢些,怕是要等成老槐树了。”

风吹过药圃,紫苏叶沙沙作响,像在应和他的话。孟初染想起锁灵塔的火光,想起溯洄泉的幻影,想起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日夜——原来所有的颠沛流离,都只是为了此刻的安稳。

她转身,指尖抚过他下巴上新冒出的胡茬,扎得指尖发痒:“冬至那天,要穿你去年做的那件玄色锦袍。”

“好。”

“要让砚之背新学的《百草经》,背错一句就罚他去扫药圃。”

“好。”

“还要……”她忽然笑了,眼角的细纹在光里闪着,“要喝今天封的这坛杨梅酒,喝到醉。”

姜墨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握住她的手贴在自己心口:“都依你。”

远处的厨房里传来砚之的欢呼,大约是苏长老的酱肘子出锅了。孟初染看着被红布仔细盖好的酒坛,忽然觉得这坛里藏的不只是杨梅和桂花,还有阳光,还有风声,还有他们一点一点攒起来的岁月。

冬至还远,可等待的日子忽然变得像这坛酒一样,带着让人微醺的甜。她知道,到了那天,雪会落在老槐树上,灯会长明在屋檐下,而她身边的人,会执起她的手,把两世的等待,都酿成余生的暖。

坛口的红布被风轻轻掀起,又落下,像个温柔的承诺。

上一章 第二十二章: 檐下语温长 感情破裂后,与道侣一起重生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雪落待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