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军事战争小说 > 凉山之战1979
本书标签: 军事战争 

第一章 主攻预演

凉山之战1979

一九七九年二月中的南疆,空气里能拧出水来。那不是江南梅雨时节温润缠绵的潮湿,而是一种黏腻的、滞重的、仿佛能堵塞毛孔的湿闷。它裹挟着亚热带丛林特有的、由腐殖质、瘴气和硝烟前兆混合而成的怪异气味,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身处其间者的胸口。铅灰色的云层低垂,边缘透着不祥的暗红,几乎要擦到远处那些墨绿色山峦锯齿状的脊线。天地间一片死寂,连惯常聒噪的虫鸣鸟叫都消失了,仿佛所有的生灵都预感到了什么,蜷缩起来,等待着那注定要撕裂这片宁静的雷霆。

五十五军一六三师主力团团长周天驰,站在师部那座利用天然岩洞改建、顶部还在渗水的作战室里,已经保持同一个姿势,凝视着面前那座巨大的沙盘,超过了一个小时。他的身躯像一尊凝固的雕塑,只有偶尔因长时间凝视而微微眯起的眼睛,透露出内心剧烈的活动。沙盘上,凉山地区的地形被精细地塑造成山魈嶙峋脊背般起伏的模样,奇穷河蜿蜒而过,像一道惨白的、尚未愈合的巨大伤疤,将那座标志着“谅山”的木质模型方块粗暴地一分为二。他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死死地钉在沙盘北侧那几个刺眼的高地标识上——“440”、“扣马山”、“波班”。那里,密密麻麻地插满了代表越军部队的蓝色小旗,它们簇拥在一起,仿佛一片在阴湿环境中疯狂蔓延的毒蕈,散发着冰冷而危险的气息。

他是个老兵,从解放战争的硝烟中走来,在抗美援朝的冰天雪地里经历过炼狱。额头上被岁月和战火刻下的皱纹,此刻仿佛又深了几分。按理说,他早已习惯了战前的紧张,但这一次,一种异样的、沉甸甸的不安,如同无形的绞索,正缓慢而坚定地在他肩胛骨之间收紧。军里最初的作战部署明确无误:他们五十五军,特别是他所在的一六三师,在此次战役中扮演的是辅助角色,是战略策应,主要任务是“牵制”凉山以北的越军部队,配合友邻主力部队的穿插合围。然而,自十七日战斗打响以来,从前线反馈回来的信息,尽管因为通讯条件和战场迷雾而显得支离破碎,却都拼凑出一个不容乐观的图景——越军,尤其是其号称“王牌”的第三师“金星师”,依托着几十年战争积累下来的经验,以及中苏援助构筑的、经营多年的永备工事、密布的铁丝网和诡雷阵,进行了超乎预期的顽强抵抗。友邻部队在穿插途中遭遇了层层阻击,伤亡数字在不断攀升,预期的速战速决似乎正在变得遥不可及。战场的天平,正在发生着微妙而危险的倾斜。

“老周,还看呢?那几座山头,都快被你眼里射出的岩浆给熔穿了。” 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打破了作战室的沉寂。师参谋长踱步过来,递过一支皱巴巴的“翡翠”牌香烟。他眼袋浮肿,显然也度过了几个不眠之夜。

周天驰没有伸手去接,他的指尖依旧停留在沙盘边缘,感受着那冰凉的木质触感。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压出来:“心里不踏实,老李。你看越军这个防御配置,前沿支撑点与纵深阵地紧密结合,火力点呈梅花状交叉,侧射、倒打火力一应俱全。这根本不是仓促防御的架势,是摆明了要跟我们打一场持久消耗战,要把我们拖垮在这片山岳丛林里。我们如果还死死抱着原定的辅助进攻计划,从正面按部就班地一点点去啃……” 他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语里的沉重,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分量。在军事院校担任过战术教官的经历,让他对地图和沙盘拥有一种近乎本能的、超越常人的敏锐。他总觉得,敌人精心编织的这张死亡之网,其韧性与凶险程度,远比情报部门纸面上标注的那些符号和线条所显示的,要可怕得多。

参谋长自己点燃了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让辛辣的烟雾在肺里盘旋片刻,才缓缓吐出。烟雾在潮湿得几乎能滴水的空气里,凝成一团久久不散的青灰色谜团。“军委的决心很大,非常大。凉山,战略要地,必须拿下,没有任何折扣可打。这关乎整个战局的走向,也关乎……国家的尊严。”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沙盘上那些刺眼的蓝色标志,“至于具体怎么打……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待上级的最终命令。把我们的部队准备好,把各种可能性都想在前面。” 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也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周天驰终于直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骨骼发出轻微的“咔哒”声。他走到挂在岩壁上的那幅巨大的、标注着更多细节的军用地图前。地图上,红蓝铅笔勾勒出的箭头犬牙交错,态势显得异常胶着。他的目光越过凉山市区,投向更南方的地域,那里是通往河内的平原。他知道,攻克凉山,不仅仅是为了夺取一个军事要点,更是为了在政治上、心理上给予河内当局前所未有的沉重一击,迫使其回到谈判桌前。然而,这“攻克”二字的背后,需要多少年轻士兵的热血来书写?他不敢细想,却又无法不想。

“报告!” 一个作战参谋拿着一份刚收到的电文,快步走了进来,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沉默。参谋的脸色有些凝重,他将电文递给参谋长。

参谋长迅速浏览着,眉头越皱越紧。他看完后,将电文递给了周天驰。“看看吧,东线前指的最新通报。友邻某部因求胜心切,穿插速度过快,后勤补给线被越军小股部队和特工切断,部分单位弹药、给养告急,伤亡……不小。”

电文上的字眼冰冷而残酷:“遭遇敌坚固据点顽强抵抗”、“雷场阻滞严重”、“炮兵支援未能及时跟上”、“伤员后送困难”……每一个词的背后,都是一片血腥的战场,都是一个个消逝的年轻生命。周天驰握着电文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他仿佛能透过这薄薄的纸张,听到远处战场上炮弹的呼啸、机枪的咆哮,以及伤者痛苦的呻吟。

“我们不是唯一的拳头,” 周天驰放下电文,目光重新回到沙盘上,语气斩钉截铁,“但如果上级决定把主攻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用最小的代价,砸开凉山这扇铁门!不能再重复这样的教训了。”

参谋长沉默地点了点头,将烟头在临时充当烟灰缸的子弹壳里摁灭。“通知各营连主官,一小时后到师部开会。命令后勤部门,再次清点弹药基数,特别是炮弹和爆破器材。卫生队,做好接收大量伤员的预案。” 他对着参谋下达指令,语速快而清晰。

参谋领命而去。作战室里再次只剩下周天驰和参谋长两人,以及那座仿佛凝聚了所有风暴与死亡的沙盘。

周天驰走到岩洞入口,掀开厚重的防雨门帘。外面,天色更加阴沉,湿闷的空气扑面而来,几乎让他窒息。远处,墨绿色的山峦在铅灰色天幕的背景下,如同沉默的巨兽,蛰伏着,等待着吞噬一切。隐约间,他似乎真的听到了从极远方传来的、沉闷如雷的滚动声。那不是幻觉,那是战争的序曲,是死神磨砺镰刀的声响。

他知道,他和他麾下几千名年轻的士兵,正站在一场巨大风暴的边缘。山雨,已然欲来,那压抑的寂静,正是毁灭性能量积聚的前奏。冰冷的钢铁、炽烈的火焰,还有那注定要抛洒的热血,即将在这片遥远的、陌生的异国山峦间,上演一场悲怆而壮烈的交响。而他,周天驰,作为一个老兵,一个指挥官,必须带领他的团队,在这铁与血的漩涡中,杀出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同时,尽可能地,让更多跟他儿子年纪相仿的年轻人,能够活着看到胜利之后的太阳。

他放下门帘,将外面压抑的世界隔绝开来,转身,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投向了那张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巨大地图。思考,必须更加缜密;决心,必须更加无情。因为,战争,从不给人以犹豫的机会。兵锋所指,已无可退缩,唯有向前,踏过荆棘与烈焰。

凉山之战1979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 家书与遗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