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听潮湾草木繁盛,鲸落书屋门前的野花开得热烈,浅蓝的墙面映着天光,贝壳风铃在风里唱着轻快的调子。林野正在整理新到的海洋科普书籍,忽然听到码头方向传来一阵喧闹,夹杂着孩子们的笑声和行李箱滚轮的声响。
“林野哥!有好多人来咱们听潮湾啦!”小宇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脸上满是兴奋,“阿福叔说,是城里来的研学队,专门来学海洋知识的!”
林野放下手里的书,跟着小宇跑到码头。只见几辆大巴车停在岸边,几十个穿着统一蓝色营服的孩子正陆续下车,身边跟着几位老师模样的人,手里拿着地图和笔记本。为首的是一位戴着眼镜、气质温和的女士,正是之前联系过的海洋研究所的陈教授。
“林野,好久不见!”陈教授笑着迎上来,“这次我带了三十个孩子来研学,一来是想让他们实地了解海洋生态,二来也想看看海蓝和幼鲸,还有你们的‘幼鲸守护日记’。”
林野连忙点头:“欢迎欢迎!书屋和海边都准备好了,孩子们可以先去书屋休息,喝点水,我再带大家熟悉环境。”
研学队的孩子们对听潮湾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刚到书屋就被满架的海洋书籍和墙上的照片吸引住了。他们围着“幼鲸守护日记”和海蓝的照片,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老师,这头蓝鲸真的会每年来这里吗?”“小鲸鱼现在会自己捕食了吗?”“我们能看到它们吗?”
林野和小宇等人当起了小向导,耐心地给孩子们解答问题,讲母亲与海蓝的约定,讲他们清理海滩、救助海蓝的故事。当讲到台风天救助被困的海蓝时,孩子们都露出了敬佩的眼神,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说:“林野哥哥,你真勇敢!我们也要向你学习,保护海洋和鲸鱼!”
接下来的几天,林野带着研学队的孩子们开展了丰富的活动。上午,他在书屋里给孩子们讲海洋生态知识,从鲸落的形成到珊瑚礁的作用,从海洋污染的危害到保护海洋的方法,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
下午,林野带着孩子们去海边观察海洋生物。他们沿着海岸线散步,寻找贝壳、螃蟹和小鱼,用放大镜观察浮游生物,记录下看到的每一种海洋生物。陈教授则在一旁补充讲解,告诉孩子们这些生物的习性和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最让孩子们期待的,是出海观察海蓝母子。出发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海面风平浪静,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孩子们穿着救生衣,兴奋地坐在渔船上,眼睛紧紧盯着海面。
“快看!那是什么?”一个男孩突然喊道。
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的海面上,一个巨大的黑色身影浮了上来,紧接着,一道高高的水柱喷了出来,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一道绚丽的彩虹。旁边,一个小小的身影也跟着浮了上来,正是海蓝和幼鲸。
“是海蓝!还有小鲸鱼!”孩子们欢呼起来,纷纷拿出相机和笔记本,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
海蓝似乎已经习惯了人类的存在,带着幼鲸缓缓向渔船游来。幼鲸比之前更大胆了,绕着渔船游了一圈,还喷起了一道小小的水柱,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林野拿出准备好的磷虾,轻轻撒在海面上,海蓝和幼鲸温顺地吃着,眼里满是温和。
“林野哥哥,小鲸鱼有名字了吗?”那个扎马尾辫的小女孩问道。
林野笑了笑:“还没有呢,不如我们一起给它起个名字吧?”
孩子们立刻热烈地讨论起来:“叫小白!因为它尾鳍有白边!”“叫浪花!因为它喜欢在浪花里游!”“叫安安!希望它永远平安!”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给幼鲸取名“安安”,寓意着平安健康,也希望听潮湾的海永远安宁。
研学队在听潮湾待了五天,临走那天,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和林野、阿福、老周告别。他们把自己的“研学日记”送给林野,上面写满了对听潮湾的喜爱和对海洋保护的决心。那个扎马尾辫的小女孩拉着林野的手说:“林野哥哥,我以后也要当一名海洋守护者,来听潮湾和你一起守护海蓝和安安!”
林野摸了摸她的头:“好啊,我在这里等你。听潮湾的海,永远欢迎热爱它的人。”
研学队离开后,听潮湾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变化却在悄悄发生。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研学队的分享,知道了听潮湾,知道了鲸落书屋,知道了海蓝母子。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慕名而来,想要亲身感受这片海的温柔和神奇。
林野趁机成立了“听潮湾海洋守护营”,定期组织孩子们开展海洋科普活动、海滩清理行动和出海观察活动。他还和陈教授合作,建立了“海洋生态观测点”,定期向海洋研究所提供海蓝母子的活动数据,为蓝鲸的保护研究贡献力量。
这天,林野正在书屋整理“海洋守护营”的报名信息,阿珠匆匆跑了进来:“小野,不好了!有人在海边偷偷捕捞,还说要抓安安呢!”
林野的心猛地一沉,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跟着阿珠向海边跑去。远远地,他就看到几艘陌生的小渔船停在浅滩,几个男人正拿着渔网,试图靠近海蓝母子活动的海域。海蓝似乎感受到了危险,带着安安在海里焦躁地游动,发出低沉的鸣叫。
“住手!”林野大喊一声,快步冲了过去,“这里是海洋生态保护区,禁止捕捞!而且蓝鲸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你们这样做是违法的!”
那几个男人回头看了看林野,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小子,少多管闲事!我们只是来捕鱼的,谁知道什么蓝鲸不蓝鲸的!”
“你们明明就是冲着安安来的!”小宇带着几个书屋的孩子也赶了过来,挡在渔船前,“安安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能让你们伤害它!”
老周和阿福也闻讯赶来,老周拄着拐杖,严肃地说:“年轻人,听潮湾的海不是你们撒野的地方!赶紧把渔网收起来,离开这里,否则我们就报警了!”
那几个男人见人越来越多,而且大家的态度都很坚决,心里有些发怵。其中一个领头的人打量了一下林野等人,又看了看远处焦躁不安的海蓝母子,最终还是不甘心地说:“算我们倒霉!”说完,便带着手下收起渔网,开着渔船离开了。
看着渔船远去的背影,林野松了一口气。他走到海边,对着海蓝母子轻声说:“安安,没事了,别怕。”
海蓝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带着安安慢慢游了过来,在离岸边不远的地方停下,轻轻喷了一口水柱,像是在道谢。
“看来,我们的守护还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林野看着海蓝母子的身影,心里暗暗想道。他知道,随着听潮湾的名气越来越大,会有更多的人来这里,其中难免会有别有用心之人。他必须尽快完善保护措施,让海蓝母子和这片海,能真正平安地生活下去。
回到书屋,林野立刻联系了陈教授和当地的海洋保护部门,反映了这次的情况。海洋保护部门表示,会加强对听潮湾海域的巡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陈教授也建议,在海边设立更多的保护标识,加大海洋保护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知道保护蓝鲸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野和听潮湾的村民们一起,在海边设立了“蓝鲸保护区”标识牌,拉起了防护网。他还在鲸落书屋开设了“海洋保护讲堂”,每周都会给村民和游客们讲解海洋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小宇和孩子们也成了“海洋小卫士”,每天都会在海边巡逻,一旦发现可疑人员,就立刻向林野或村里的大人报告。
渐渐地,非法捕捞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听潮湾的海,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海蓝母子依旧每天在海上游弋,偶尔会靠近岸边,像是在和守护它们的人们打招呼。
林野坐在书屋的窗边,看着窗外平静的海面和嬉戏的孩子们,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守护海洋的道路还很长,但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只要大家都坚守着对大海的热爱和约定,就一定能让这片海永远清澈,让鲸落的温柔永远传递下去。
他拿起笔记本,写下:“守护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今天,我们击退了非法捕捞者,保护了安安。未来,我们会继续坚守在这里,用爱和责任,守护好听潮湾的每一寸海,守护好我们与海蓝母子的约定。”
窗外的阳光正好,贝壳风铃叮当作响,像是在为这份坚守喝彩。书架上的鲸鱼贴纸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见证着听潮湾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