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芝峰的凛冬总飘着蜜糖的甜香,堂屋内的土灶上架着一口大铁锅,锅里熬着浓稠的麦芽糖汁,金黄的汁液在火上咕嘟冒泡,甜香顺着锅盖的缝隙漫出来,裹着暖融融的热气。键盘侠守在灶边,手里握着一根长木勺,白蓝色的左眼紧盯着锅里的糖汁,时不时轻轻搅动,防止糖汁糊底。
“火别太旺,小火慢熬才够黏。”原始人提着一袋新晒的糯米走过来,放在灶台边,伸手帮他调小灶火,“去年熬糖时火太急,糖汁熬焦了发苦,今年我们用松木炭控火,熬到糖汁能拉出丝,才算熬好。”他拿起一块干净的石板,在上面抹了层薄油,“一会儿把熬好的糖汁倒在石板上,比去年用陶盘散热更快,还不容易粘板,等凉了就能切块。”
键盘侠停下搅拌的手,看着锅里渐渐变稠的糖汁,笑着点头:“还是你懂熬糖的门道,我总掌握不好火候。”他指着墙角的竹筐,“里面有炒好的芝麻和花生碎,等糖凉到半硬时撒上去,做成芝麻花生糖,去年朱孝天吃了还想要,今年多做些给他当过年零食。”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朱孝天裹着棉袍跑进来,邪键仙和叶尘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一个装着模具的布包。
“阿键!原始!糖熬好了吗?”朱孝天凑到灶台边,吸了吸鼻子,眼睛盯着锅里的糖汁发亮,“我带了小动物模具!能把糖做成兔子、老虎的样子,去年的糖都是方块的,今年肯定更有意思!”
叶尘打开布包,取出木质的小动物模具和油纸:“这模具是我特意找木匠做的,里面垫了油纸,糖凉了容易脱模,比去年用手捏形状更整齐。”他走到石板旁,帮着铺好油纸,“等糖汁倒在石板上,我们先压出薄糖片,再用模具压形状,剩下的边角料还能搓成糖球,一点都不浪费,去年就浪费了不少边角。”
邪键仙则走到桌边,帮着整理芝麻和花生碎:“玄奘师兄说一会儿来送刚煮的姜茶,熬糖站久了冷,喝碗姜茶暖身子。”他转头看向原始人,“装糖的瓷罐我已经洗干净晾干了,里面垫了防潮纸,比去年的陶罐更密封,糖能存到过年都不返潮。”
玄奘提着食盒走来时,锅里的糖汁正好熬到能拉丝的程度,金黄的糖丝垂在木勺上,甜香满室。他打开食盒,姜茶的辛辣香气混着甜香漫开:“刚煮好的红糖姜茶,驱寒暖身,你们先喝一碗,再接着做糖。”他凑到灶台边看了看,点头道,“这糖熬得正好,不稀不稠,一会儿做出来的糖肯定又甜又黏,去年的糖熬得偏稀,没这么香。”
几人围在灶台旁分工忙碌——原始人负责将糖汁倒在石板上,控制冷却速度;键盘侠帮忙撒芝麻花生碎、压糖片;朱孝天兴奋地用模具压小动物形状,压好一个就举起来炫耀;叶尘和邪键仙则将做好的糖块装进瓷罐,还在罐口贴了“甜甜蜜蜜”的红纸。蜜糖的甜香混着姜茶的暖意,在暖室里弥漫,偶尔传来朱孝天压坏模具的懊恼声,引得众人发笑。
夕阳西下时,瓷罐里已经装满了小动物形状的糖块和芝麻花生糖,剩下的边角料也搓成了圆滚滚的糖球。键盘侠靠在原始人身边,手里拿着一块兔子形状的糖,轻轻咬了一口,甜香在口中散开,轻声说:“这样的凛冬真好,有甜糖,有期待,还有你们在身边。”
原始人握紧他的手,声音温柔得像灶火的暖意:“以后每个凛冬,我们都一起制糖、迎甜年、盼团圆,把每个冬天的日子,都过得这么甜滋滋的。”
暮色渐浓,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瓷罐上,糖的甜香还在空气中飘荡,将这份凛冬的甜蜜,悄悄藏进了岁岁相伴的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