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蜜里调油中缓缓流淌,转眼便是上元佳节。京华之地,火树银花,彻夜不熄,正是年轻男女相约出游、互诉情肠的好时节。
萧承煦早早便遣人送来了新裁的衣裙,是一件胭脂色的锦缎袄裙,领口袖边镶着雪白的风毛,既华贵又衬得她肌肤如玉。他还特意配了一套红珊瑚头面,与她发间那支他送的白玉红珊瑚发簪相得益彰。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当萧承煦亲自来到她院前接她时,苏玉盈只觉得眼前一亮。他难得穿了一身墨蓝色常服,衣襟袖口以银线绣着暗纹,少了几分平日的冷肃,多了几分清雅贵气。他站在廊下,手中提着一盏精致的兔子灯,暖黄的灯光映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柔和了那份凌厉,看向她时,眼底是毫不掩饰的惊艳与温柔。
“走吧。”他朝她伸出手,声音在喧闹的节日背景音里,显得格外低沉动人。
苏玉盈将微凉的手放入他温暖的掌心,被他牢牢握住。两人并肩走入熙攘的人潮,萧承轩本想跟着,被萧承煦一个眼神瞪了回去,只能委屈巴巴地看着哥嫂(他单方面认定的)丢下他。
长街之上,各式花灯争奇斗艳,舞龙舞狮,杂耍百戏,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空气里弥漫着糖人、糕点和小吃的香甜气息。萧承煦始终紧紧牵着苏玉盈的手,将她护在身侧,不让往来行人碰撞到她分毫。
“承煦哥哥,你看那个走马灯!画的是西游记的故事呢!”苏玉盈兴奋地指着不远处一个巨大的灯轮。
“嗯。”他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唇角微弯。
路过一个猜灯谜的摊位,围了不少文人墨客。苏玉盈好奇心起,拉着萧承煦凑过去。谜面琳琅满目,她正努力思索着一个“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的谜语,萧承煦已经低声在她耳边道:“告。”
苏玉盈一愣,随即恍然,笑着将答案报出,果然得了一盏小巧可爱的莲花灯。她提着新得的灯,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萧承煦:“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
萧承煦低头看她,眼底带着一丝纵容的笑意:“雕虫小技。”
接下来,几乎是萧承煦的个人展示时间。无论多生僻的灯谜,他略一思索便能道出答案,引得周围人连连惊叹。苏玉盈手里的花灯越来越多,都快拿不下了,心里那份与有荣焉的骄傲和甜蜜,几乎要满溢出来。
“承煦哥哥,你好厉害呀!”她仰着头,毫不吝啬她的崇拜。
萧承煦耳根微红,接过她手中大部分花灯,只留那盏最初的兔子灯让她拿着,轻声道:“你喜欢便好。”
两人随着人潮来到河边,这里已是星星点点,放满了承载着人们愿望的河灯。他们也将手中的莲花灯、兔子灯轻轻放入水中,看着它们随着波光缓缓漂远,融汇成一片流动的光河。
“玉盈,你许了什么愿?”萧承煦看着水中倒映的灯火与她娇美的侧颜,轻声问。
苏玉盈转过头,对上他深邃的眼眸,脸颊在灯火映照下绯红一片,她狡黠地眨眨眼:“不告诉你,说出来就不灵了!”其实她许的愿很简单——愿与身旁之人,岁岁常相见。
萧承煦也没有追问,只是看着她笑,那笑容在璀璨灯火下,温柔得不可思议。
次日,萧承煦又带她去了京郊香火最盛的护国寺。寺庙古朴庄严,古木参天,香客如织。他牵着她,一路穿过大殿,径直去了后山求姻缘最为灵验的月老祠。
两人在蒲团上跪下,虔诚地摇动签筒。一支签文“啪”地落地。
萧承煦拾起,只见上面写着:“前世姻缘今世续,凤凰于飞鸣岐山。风雨同舟三世定,白首同心共婵娟。” 乃是上上大吉的签文。
正巧住持路过,见二人气度不凡,又看了那签文,便双手合十,口诵佛号:“阿弥陀佛。二位施主,此签大吉。观二位面相,颇有渊源,似是累世修行,方得此三世姻缘,羁绊深厚,非外力可断。若能彼此珍惜,必能凤凰于飞,白首同心。”
三世姻缘!
苏玉盈心中剧震,下意识地看向萧承煦。是因为她这个穿越者的介入,改变了因果,才有了这“三世”之说?还是冥冥之中,她与萧承煦,本就有着跨越时空的缘分?
萧承煦显然也被住持的话触动,他紧紧握住苏玉盈的手,向来沉稳的声线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多谢大师指点。此生此世,我萧承煦,定不负她。”
他的承诺,如同最沉重的磐石,落在地心,也落在苏玉盈的心上。
回程的马车上,苏玉盈靠在萧承煦肩头,把玩着那支象征着“三世姻缘”的签文,心里被一种巨大的幸福和安定感填满。花灯节的甜蜜浪漫,寺庙中庄重的誓言,还有那冥冥之中仿佛早已注定的缘分……这一切,都让她无比确信,她抓住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萧承煦揽着她的肩,让她靠得更舒服些,低头在她发间轻轻一吻,低声道:“玉盈,等我禀明父王母妃,便风光娶你过门。”
苏玉盈没有抬头,只是在他肩窝处蹭了蹭,像只慵懒满足的猫儿,轻轻地、坚定地应了一声: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