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二年十月,隋炀帝杨广为了彰显大隋的富庶强盛、威加海内,下了一道旨意:集四方散乐(杂技百戏)、珍奇异宝、八方特产于东都洛阳,举办一场规模空前的“万国博览会”!
他要让四夷宾服,让万邦来朝,亲眼见识天朝上国的气象!
旨意一下,整个帝国的机器都为之转动起来。
各地官员纷纷搜罗本地特色,准备进献;长安、洛阳的能工巧匠日夜赶工,制作奇巧物件;更有西域诸国、南洋岛邦、北方部落的使臣和商人,怀着好奇、敬畏或别样的心思,带着他们的驼队、船队,浩浩荡荡地向洛阳进发。
一时间,洛阳城内人声鼎沸,各种奇装异服、异域口音充斥街头,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混合着香料、皮革和未知商品的奇特味道,仿佛整个世界的缩影都汇聚于此。
东宫里,杨昭听到这个消息,眼睛瞬间亮得像探照灯!
博览会?万国来朝?西域商队?
这简直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不,是送金枕头!
他正愁山寨的精盐和“烧刀子”销路虽然不错,但主要局限于长安及周边的高端市场,利润增长快要触及天花板。这下好了,全球客商云集洛阳,这不是把他杨昭的“山寨特产”推向世界的绝佳舞台吗?
果然,系统的提示音,带着一丝“就知道你会这么想”的意味响起:
【机遇任务发布:扬名立万(国际市场)。】
【任务要求:借助万国博览会之机,将山寨产品成功推销给至少一支主要西域商队,并实现单次交易利润不低于五千两白银。】
【任务奖励:寿命+1年。】
【任务时限:博览会期间。】
五千两!还是利润!
杨昭感觉自己的心跳在加速。这任务有挑战,但一旦完成,山寨未来几年的发展资金都稳了!
而且,这可是打开国际贸易大门的关键一步!
机会稍纵即逝,杨昭立刻行动起来。
首先,他凭借太子的身份,顺利成为了负责接待部分重要外宾(尤其是几个实力雄厚的西域胡商代表团)的负责人之一。
这位置不高不低,正好方便他“公私兼顾”。
接着,他秘密下令山寨加班加点,生产出一批品质最高的特供版精盐和“烧刀子”,并用精心设计的、带有异域风情(其实是李昀根据道听途说设计的)的包装封装好,由可靠的心腹暗中运抵洛阳,存放在一个隐秘的仓库里。
一切准备就绪,好戏开场。
博览会期间,洛阳城内热闹非凡。
来自波斯的珠宝、天竺的香料、大食的骏马、拂林(东罗马)的玻璃器……令人眼花缭乱。
杨昭穿着庄重的礼服,周旋于各国使臣和巨商之间,举止得体,谈吐不凡,充分展现了大国储君的风范。
在一次专门招待西域胡商的宴会上,杨昭与几位来自撒马尔罕(粟特人商业中心)的大商人相谈甚欢。
这些胡商见多识广,富可敌国,是打通丝绸之路贸易的关键人物。
酒过三巡,气氛融洽。
杨昭见时机成熟,便装作不经意地提起:
“诸位远道而来,见识广博。我中原地大物博,奇珍异产数不胜数。不过,有些真正的好东西,反倒藏于民间,不为人知。”
他压低声音,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本王近日偶闻,有一支来自岭南的神秘商队,带来两种绝世珍品,一为‘天山雪晶盐’,洁白如雪,纯净无比,毫无苦涩之味;二为‘烈焰焚心酒’,清澈如水,入口如刀,饮之浑身暖透,堪称酒中极品。因其数量稀少,只在极小范围内流通,寻常人难得一见。”
他这番说辞,半真半假,既抬高了商品身价,又解释了为何市面上少见。
几位胡商闻言,果然被勾起了极大的兴趣。他们走南闯北,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但这“雪晶盐”和“烈焰酒”的描述,确实闻所未闻。
“殿下,此话当真?此等宝物,现在何处?”一位名叫阿罗撼的粟特豪商急切地问道,他的汉语带着浓重的异域口音,但眼神锐利,显然是精明之辈。
杨昭心中暗笑,面上却一派淡然:“本王也只是听闻,似乎那支商队行事低调,不喜张扬。若诸位有兴趣,本王或可代为引荐?只是……”他故作沉吟,“价格恐怕不菲,而且,他们似乎只与有诚意的伙伴交易。”
“价格不是问题!”阿罗撼拍着胸脯,“只要东西真的好!还请殿下务必帮忙引荐!”其他几位胡商也纷纷附和。
于是,在杨昭这位“超级中介”的安排下,一场秘密的“高端品鉴会”在洛阳某处不显眼的宅邸内进行。
当阿罗撼等人亲眼看到那如雪花般晶莹的食盐,亲口尝到那烈性十足的“烧刀子”时,一个个都震惊得瞪大了眼睛!
作为资深商人,他们太清楚这两种东西的价值了!
这盐的品质,远超他们见过的任何贡盐!
这酒的烈度,更是颠覆了他们对酒的认知!
在寒冷的西域和北方,这种烈酒绝对是堪比黄金的硬通货!
“买!我们全要了!”阿罗撼几乎是吼出来的,生怕被别人抢了先。
其他胡商也争先恐后地报价。
经过一番激烈的(但完全在杨昭掌控之中的)讨价还价,这批特供版的山寨产品,以高出长安市场价数倍的天价,被几位西域豪商瓜分一空。
刨去所有成本,净利润稳稳超过了六千两白银!
看着胡商们如获至宝、心满意足地带着货物离开,并再三感谢太子殿下的“慷慨引荐”时,杨昭的脸上露出了矜持而神秘的微笑。
【叮!机遇任务:扬名立万(国际市场),完成!】
【任务奖励发放:寿命+1年。】
感受着寿命到账的愉悦,想着怀里(即将变成山寨发展基金)的巨额银票,杨昭心情大好。
第二天,他甚至在朝会上,还一本正经地向杨广汇报了接待外宾的成果,并隐晦地提到“有西域商人对中原一些新奇物产颇感兴趣,促进了民间交流云云”,赢得了杨广一个难得的赞许眼神。
而另一边,阿罗撼等胡商,正在为自己用“合理”价格抢购到了“东方秘宝”而沾沾自喜,盘算着运回西方后能赚取多少倍的利润。他们相互举杯(用的是剩下的“烧刀子”),由衷地赞叹:
“那位太子殿下,真是热情又好客!帮我们找到了这么好的货源!”
“是啊!要不是殿下引荐,我们恐怕根本不知道还有这等好东西!”
“这神秘的东方,果然深不可测!连太子都如此帮我们商人说话,大隋真是……太友好了!”
他们至死大概都不会知道,那位“热情好客”、“帮助商人”的太子殿下,就是他们口中“神秘商队”的幕后大老板。
他们付出的天价货款,最终会流入太子的私人山寨金库,成为他未来可能用来“反隋”的资本。
杨昭站在洛阳高高的宫墙上,望着城外渐行渐远的西域驼队,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用敌人的钱,养自己的兵,还顺带打开了国际市场……这买卖,做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