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重生太子却觉醒了反贼系统
本书标签: 脑洞 

第15章:“一阵风”的名号初响

重生太子却觉醒了反贼系统

山寨的操练逐渐步入正轨,虽然依旧少不了张三那“草木皆兵”式的误报和李四那“歪打正着”的传令,但整体风貌已焕然一新。

站军姿时能稳住身形,队列行进也初具模样,至少不会自己人撞到自己人。黑塔三人经过上次的教训,成了训练中最卖力的几个,尤其是扫了半个月茅厕后,更是对“纪律”二字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

就在山寨一切按部就班之时,脑海中的系统提示音再次不期而至:

【系统任务:打响山寨名号,让“一阵风”之名在周边州县传扬。时限:十日。奖励:寿命+1年。】

名号?杨昭摩挲着下巴,陷入了思索。之前几次行动,无论是劫官银还是打劫小股商队,都刻意低调,抹去痕迹,生怕引来朝廷重点关注。

但系统现在要求“传扬名号”,这意味着策略需要调整。

不能是无差别的恐怖袭击,那样只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需要一次既能彰显武力,又能博取一定程度民心的行动,让“一阵风”这个名字,以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

“王文书。”杨昭唤来了新任的“财务总监”兼情报分析员。

“寨主有何吩咐?”王文书如今气色好了不少,穿着一身虽然旧但浆洗得干净的长衫,手里拿着他视若珍宝的账本和炭笔。

“之前让你留意周边州县那些为富不仁、民怨极大的劣绅恶霸,可有名单了?”

“有,有!”王文书连忙翻开账本后面几页,那里用娟秀的字迹记录着不少信息,“属下根据流民口述、过往行商谈论,整理了一份。其中,距离我们山寨八十里外,清河县的王家集,有个叫王扒皮的员外,最为突出。”

“哦?细说。”

“此人是当地一霸,兼并发吞农民土地,放印子钱利滚利,逼得不少人家破人亡。去年旱灾,他围积粮食,高价售卖,甚至用几斗霉米就强占人家女儿为妾……乡民敢怒不敢言。而且,据说他与清河县令沾亲带故,官府也睁只眼闭只眼。”王文书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忿。

杨昭眼中寒光一闪:“就是他了。”

目标选定,接下来是制定行动计划。杨昭将几个小头目,包括刚刚“刑满释放”的黑塔、刀疤,以及虽然不靠谱但好歹是元老的张三李四都召集到聚义厅。

“这次行动,目标,王家集王扒皮。”杨昭开门见山,“目的有三:一,获取钱粮;二,打响‘一阵风’的名号;三,收拢民心。”

“寨主,您吩咐吧!怎么干?”黑塔摩拳擦掌,上次被打服后,他成了杨昭的狂热拥护者。

“行动要快,如风过境,不留痕迹……哦不,要留名号。”杨昭强调,“只取浮财和粮食,不伤及无辜性命,但王扒皮及其核心狗腿子若敢反抗,格杀勿论。所得钱财,分出三成,散给王家集最贫苦的农户。”

“分给农户?”刀疤有些不解,“寨主,咱们自己还不够吃用呢……”

“眼光放长远些。”杨昭解释道,“我们要的不是一座孤岛,而是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百姓得了好处,即便不明说,心里也会记着‘一阵风’的好。将来若官兵来剿,他们即便不帮我们,也不会积极给官兵带路报信。这叫……民心可用。”

众人似懂非懂,但寨主说的总有道理。

“此次行动,由刀疤带队,黑塔为副手。”杨昭点将,刀疤有军中经验,黑塔勇猛,正好互补,“挑选三十名训练表现最好的兄弟,全部黑衣蒙面。张三负责……呃,外围警戒,李四负责……联络接应。”把这俩活宝放在外围,免得他们核心行动出幺蛾子。

“得令!”两人兴奋异常,感觉受到了重用。

三日后,月黑风高夜。

王家集,王员外府邸高墙大院,门口的石狮子在惨淡的月光下显得有些狰狞。几个家丁抱着棍子,靠在门房里打盹。

突然,几道黑影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翻过高墙,落入院内。紧接着,后院侧门被轻轻打开,更多的黑影鱼贯而入。

“什么人?!”一个起夜的家丁迷迷糊糊看到人影,刚喊出声,就被一记手刀砍在脖颈上,软软倒地。

“敌袭!有强盗!”终于有巡夜的家丁反应过来,敲响了铜锣。

府内顿时一片大乱。但这群黑衣人训练有素,三人一组,互相掩护。刀疤指挥若定,分派人手控制关键通道,黑塔则如同真正的黑塔,带着几个猛人直扑王扒皮所在的内院。

王扒皮被惊醒,穿着寝衣,抱着一个小箱子就想从后门溜走,却被早已埋伏的黑塔堵个正着。

“好汉饶命!钱……钱都在这里!别杀我!”王扒皮瘫倒在地,涕泪横流。

黑塔一脚踢开箱子,里面是金银珠宝。“捆了!”他瓮声瓮气地下令,看都没看那些财宝一眼,牢记寨主“速战速决,目标明确”的指示。

府内的抵抗在家丁头子被刀疤干脆利落地放倒后,迅速瓦解。黑衣人们迅速打开库房,开始搬运粮食和铜钱、布帛等易于携带的浮财。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从入侵到控制全局,不到一炷香的时间。

按照计划,一部分粮食和少量铜钱被分装成小袋。黑衣人们又如同幽灵般消失在夜色中,但他们并没有直接回山,而是穿梭在王家集那些最破败的茅草屋之间,将那些小袋粮食和铜钱从门缝、矮窗塞了进去。

第二天清晨,王家集炸开了锅。

富甲一方的王员外家被洗劫的消息像风一样传开,与这个消息一同传开的,还有那些贫苦农户一早起来在门口发现的“天降之财”,以及王员外家大门上,用红漆(取自王员外家油漆库)写下的一行张扬大字:

“替天行道,财富归民——一阵风留!”

“一阵风?是哪路好汉?”

“替天行道?他们抢了王扒皮,还给我们分粮食?”

“老天开眼了啊!这‘一阵风’是义匪啊!”

“嘘……小声点,别让官府听见。”

百姓们窃窃私语,脸上交织着激动、感激和一丝恐惧。他们紧紧攥着分到的粮食或铜钱,将“一阵风”这个名字牢牢刻在了心里。

王扒皮平日作恶多端,如今遭此横祸,暗地里不知多少人拍手称快。

消息很快传到了清河县衙,县令又惊又怒,一边派人勘察现场(一无所获),一边写公文上报,将“一阵风”描述为一伙穷凶极恶、胆大包天的山匪。

几天后,关于“一阵风”的传说开始在以王家集为中心的周边几个州县流传开来。

版本各异,有的说他们是一群武功高强的侠客,专杀贪官污吏;有的说他们是天兵天将下凡,来人间惩恶扬善;更有的说得神乎其神,说他们来去如风,昨夜还在东边劫富,今早就能在西边济贫。

茶馆酒肆里,也开始有人压低声音谈论这个神秘的“一阵风”。

山寨聚义厅内,杨昭听着王文书面带喜色地汇报着外面越来越响的“一阵风”名头,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打响山寨名号任务完成。奖励:寿命+1年。】

感受着体内涌动的生机,杨昭知道,自己在这隋末乱世的第一步棋,已经成功落下。

“一阵风”不再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山寨代号,它开始成为一种象征,一种让为富不仁者心惊,让贫苦百姓暗自期盼的存在。

而此刻,远在洛阳的东宫内,正在批阅奏章的“病弱”太子杨昭,也在一份来自清河县的奏报上,看到了“一阵风”三个字。他拿起朱笔,在旁边轻轻批注了两个字:

“已阅。”

没人知道,这位看似对“匪患”轻描淡写的太子殿下,心中正盘算着,该如何利用这股自己亲手点燃的“风”,去搅动这大隋的天下。

名号已响,下一步,该把这“风”,吹向何方呢?

上一章 第14章:军训闹剧与威信确立 重生太子却觉醒了反贼系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6章:朝堂上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