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重生太子却觉醒了反贼系统
本书标签: 脑洞 

第38章:卫率的“特殊训练”

重生太子却觉醒了反贼系统

杨广的“重赏”如同在平静(表面如此)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迅速扩散开来。

东宫太子获准组建五百人卫率的消息,在洛阳的勋贵圈子和军方体系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更多的则是持观望态度——一个“病弱”的太子,能练出什么像样的兵?怕不是又一场沽名钓誉的闹剧罢了。

然而,杨昭用实际行动,很快让这些质疑者闭上了嘴,或者说,是惊掉了下巴。

凭借着杨广的特许和东宫的名头,卫率的组建异常顺利。

杨昭并没有大肆招揽那些眼高于顶的勋贵纨绔,而是通过兵部和地方官府,从京畿地区精心筛选了五百名出身清白、身体健壮、有一定武艺基础但家境普通的“良家子”。

这些人或许没有显赫的背景,但正因如此,他们更珍惜这个机会,也更易于接受新的思想和纪律。

卫率的驻地,被杨昭争取到了洛阳城西二十里外的一处前朝废弃营垒,经过简单修葺,虽然简陋,但场地开阔,远离城区,方便进行“特殊训练”而不被过多窥探。

训练的第一天,当这五百名怀着“成为太子亲军、光耀门楣”梦想的青壮,精神抖擞地站在校场上,期待着学习高深武艺或是精妙阵法时,他们迎来的第一个命令,却是——站军姿!

“两脚分开六十度,两腿挺直,大拇指贴于食指第二关节,两手自然下垂,中指贴于裤缝!收腹、挺胸、抬头、目视前方!没有命令,不许动!”

担任卫率副统领的,是一位名叫“赵虎”的年轻军官(实则是刀疤通过某些渠道“洗白”身份后,由杨昭运作调入),他面容冷峻,声音洪亮,一丝不苟地重复着杨昭亲自制定的训练条令。

站军姿?一群准备上阵杀敌的汉子,像木头桩子一样站着?这是什么古怪练法?

新兵们面面相觑,不少人脸上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

这比他们在家乡跟着乡勇操练时,学的劈砍刺杀可无聊多了。

但军令如山。

在赵虎(刀疤)那冰冷的目光和毫不留情的鞭策下(杨昭严禁体罚,但适当的“督促”是必要的),所有人只能硬着头皮站下去。

夏日的阳光毒辣,只是站了不到半个时辰,汗水就浸透了衣衫,肌肉开始酸麻,小动作也开始出现。

挠痒的,晃动的,眼神飘忽的……

“你!动什么动?加站一刻钟!”

“低头看什么?地上有金子吗?全体加站半刻钟!”

严厉的呵斥声,不断响起。

起初还有人私下抱怨,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位赵副统领和几位由杨昭从山寨秘密调来的、同样“洗白”身份担任基层教官的老兵,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任何微小的违规,都会招来严厉的惩罚(主要是加练和思想教育)。

除了站军姿,还有枯燥无比的队列训练。

“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 简单的动作,要求做到上百人如一人,步伐整齐,转向划一。

一开始,校场上简直是群魔乱舞,转个向都能撞在一起,齐步走更是深一脚浅一脚,混乱不堪。

杨昭偶尔会“抱病”前来“视察”。

他依旧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坐在阴凉处的胡床上,由內侍打着扇,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地扫过校场上的每一个人。

他不会轻易开口,但偶尔几句点拨,却能直指要害。

“记住,练的不是花架子,是纪律!是服从!是令行禁止!”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一个人是狼,一群乱糟糟的狼也只是野狗!只有纪律,才能把你们拧成一股绳,变成真正的狼群!才能在战场上,让你们活下来,让敌人去死!”

这话,与他在山寨训话时如出一辙,如今用在这支“太子亲军”身上,同样适用。

白天是枯燥的队列军姿,晚上则是由杨昭亲自编写的“文化课”。

内容五花八门,包括简单的识字(要求至少认识常用军令和旗帜),军规军纪讲解,甚至还有一些粗浅的地形辨识、团队协作理念。

这些东西,对于很多大字不识的大头兵来说,简直比站军姿还难受,但也让他们感到无比新奇。

当然,传统的弓马骑射、刀枪格斗也并未偏废,只是杨昭更强调基础和应用。

尤其是刀枪训练,他引入了简化版的“鸳鸯阵”理念,开始尝试让士兵们进行小队的配合演练。

这种前所未见的、近乎苛刻又充满“古怪”内容的训练方式,很快就在周边其他卫府的军营中传开了。

“听说了吗?太子殿下那支卫率,不练刀枪,天天在那儿站着,跟傻子似的!”

“还走步子?转来转去?这是要唱大戏吗?”

“晚上还读书识字?当兵吃粮,认得自己的名字不就完了?”

嘲笑和质疑声不绝于耳。

甚至有一些其他卫府的军官,借着公务或其他由头,跑来“观摩”。

当他们看到校场上那几百个如同泥塑木雕般站立、或者如同牵线木偶般走着整齐队列的士兵时,都忍不住掩嘴偷笑,觉得这位太子殿下果然是病糊涂了,胡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有眼光的军官渐渐笑不出来了。

他们发现,这支太子卫率,虽然不练那些花哨的招式,但士兵的眼神越来越锐利,行动越来越沉稳,那种散漫的兵油子气息在迅速消失。

尤其是当他们进行小队配合演练时,那种长短兵器互补、攻防一体的默契,虽然还很生涩,却隐隐透出一股令人心悸的杀气!这绝不是花架子!

更让他们吃惊的是这支部队的纪律性。

无论是操练、吃饭、休息,一切都有条不紊,令行禁止,几乎看不到寻常军营中常见的喧哗、斗殴、偷懒现象。

整个营垒,透着一股与其他军营截然不同的、肃杀而有序的气息。

“这太子……练兵有点邪门啊。”一位来自左武卫的资深校尉在暗中观察了几天后,对自己的亲信低声感叹,“若真打起仗来,这样一支队伍,恐怕不好对付。”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某些有心人,比如宇文述的耳中。

他听着下属的汇报,眉头微蹙。

太子练兵?还练得与众不同?

他想干什么?难道真以为靠这些站桩走路的把戏,就能练出强军?

还是……背后另有高人指点?

宇文述心中疑窦丛生,但一时也摸不清深浅,只能吩咐手下继续密切关注。

校场上,杨昭“虚弱”地坐在胡床上,看着阳光下挥汗如雨、队列越来越整齐的士兵们,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鹤立鸡群?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不仅要打造一支强大的武力,更要借此,向整个大隋的军事体系,悄无声息地播下一颗变革的种子。

这支五百人的卫率,就是他未来军事改革的试验田,也是他在关键时刻,能够动用的、最合法也最可靠的一张王牌。

特殊的训练,仍在继续。而由此引发的暗流,也正在更深的水域中,悄然涌动。

上一章 第37章:杨广的“重赏” 重生太子却觉醒了反贼系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9章:双面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