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滋味,是泡面和速溶咖啡混合的味道。
沈燃和乔雨凝坐在天台边缘,脚下是城市的车水马龙。这是他们凭《天台之光》走红三天后,最安稳的一顿饭。沈燃的旧手机因海量的消息而发烫,乔雨凝则冷静地筛选着涌来的商业合作。
“网红孵化公司,想签你独家,拒了。”乔雨凝划着屏幕,像在念报告,“游戏公司,想买断你那张流泪的侧脸照做海报,开价六位数。”
沈燃吃面的动作一顿。六位数,足以让他鸟枪换炮。但他只问:“他们懂那张照片吗?”
“他们懂流量。”乔雨-凝一针见血,“我们现在就是流量本身。但这些来得快,去得也快,必须尽快变现。”她晃了晃手机,“我已经联系了律师朋友,草拟合作合同。”
她比他更快地适应了这一切。沈燃看着她,这个前几天还在为房租发愁的模特,此刻眼神里全是冷静的规划。他们是同一类人,抓到一根稻草,就会拼命往上爬。
“叮咚。”一封邮件提示音响起。发件人是“城市画报”主编。
邮件是一封邀请函,邀请他们作为新生代创作者代表,参加本周五晚在“光影画廊”举办的一场艺术沙龙,主题是“新媒体时代的影像真实性”。邮件末尾,特别标注了主讲嘉宾的名字:徐若薇。
“徐若薇?”乔雨凝倒吸一口凉气,“那个被称为‘艺术圈女魔头’的策展人?她捧谁谁红,从无失手。”
沈燃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他搜出的照片上,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一身黑色西装,红唇醒目,眼神锐利。履历金光闪闪,是国内顶尖的当代艺术策展人,以眼光毒辣、言辞犀利著称。
“她会去,说明这场沙龙分量很重。”乔雨凝眼中放光,“沈燃,这是个机会,一个从网络走进真正艺术圈的机会。”
沈燃关掉手机,他知道乔雨凝说得对。网络上的赞美如同泡沫,他需要更坚实的、来自专业领域的认可。他给叶知微发了条信息。
叶知微的电话很快打了过来,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凝重:“若薇姐……她是我大学学姐,一个绝对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绝对的精英主义者。她厌恶一切迎合市场的东西,认为那是对艺术的亵渎。”她顿了顿,轻声说:“沈燃,你的《天台之光》在网上太火了,这在她的评判体系里,可能不是加分项。你要有心理准备。”
周五晚,光影画廊。
空气里飘着香槟的甜香,衣着光鲜的宾客在抽象画前低声交谈。这里的一切,都与沈燃的天台工作室格格不入。
他和乔雨凝的出现,立刻吸引了全场目光。乔雨凝穿了件简约的白色长裙,自信从容。沈燃则是一身干净的黑T恤和牛仔裤,安静地站在她身边,像一道沉默的影子,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细碎的议论声钻进耳朵,有赞叹,也有质疑。
沙龙主讲环节开始,徐若薇站在投影幕布前,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全场。
“……我们讨论影像的真实性。在一个全民摄影的时代,我们被海量的‘美图’包围。磨皮、拉腿、一键调色。这些照片很漂亮,像一杯糖水,喝下去很舒服,但没有任何营养。它们是情绪的消费品,不是艺术。”
她说话时,目光扫过全场,在沈燃身上停留了不到半秒,随即移开,平静得近乎漠视。
自由提问环节,一个评论家笑着看向沈燃:“徐老师,最近网上大火的《天台之光》,很多人说它兼具商业美感与艺术价值,您怎么看?”
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在沈燃身上。
徐若薇拿起一杯香槟,嘴角勾起一抹礼貌而疏离的微笑。“我看过。构图和光影的运用,确实有一些小聪明。那个模特,也很有表现力。”
画廊里落针可闻。
“但是,”她话锋一转,眼神骤然锐利,“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聪明。这组照片,本质上是在贩卖一种被精心包装过的‘倔强’人设,精准地搔到了当下年轻人的情绪痒点,所以它火了。从商业传播角度,它无疑是成功的。”
她放下酒杯,发出一声轻微的脆响。
“可如果要把它放进艺术的范畴来讨论……”她轻轻摇头,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那不过是迎合市场的糖水片,拍得再好,也难登大雅之堂。”
一句话,将《天台之光》所有被追捧的价值,全部推翻。
画廊一片死寂。乔雨凝的脸色瞬间煞白,手指紧紧攥住裙边。无数道同情、幸灾乐祸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沈燃身上。他的大脑一片空白,徐若薇的话像一把手术刀,剖开了他刚刚建立的所有自信,将他打回原形。
他竟无力反驳。在徐若薇这种级别的权威面前,他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
沙龙结束,走出画廊,外面的热浪扑面而来。
“别听她的!”乔雨凝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她根本不知道我们是怎么拍出那些照片的!”
沈燃沉默地走着。回到天台,他拿出两罐冰啤酒,递给还在为他抱不平的乔雨凝一罐。
“她说的,或许没错。”沈燃灌了一大口啤酒,眼神却异常清醒。
“你疯了?”乔雨凝不敢相信。
“我没疯。”沈燃看着远处的霓虹,“她说我的照片是糖水片,是因为我的技术,还撑不起我的想法。我的镜头里只有情绪,但情绪之外,光影、质感、细节……这些构成艺术的基石,我还太弱。”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短板。系统给了他“情绪捕捉”的能力,却没有给他与之匹配的技术。
就在这时,手机跳出一条新的商业合作邀约。国内新锐设计师品牌“棱镜”,想请他为下一季以“都市切割”为主题的服装拍摄宣传照。要求极其苛刻:不准用影棚,必须在城市夜景中完成,并且要拍出金属和玻璃的冰冷质感。这是公认的高难度订单,极度考验摄影师的布光功力。
乔雨凝皱眉:“这个太难了,尤其是用手机。我们现在不缺单子,没必要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
沈燃却死死盯着那句“金属和玻璃的冰冷质感”,想起了徐若薇那双冰冷的眼睛。
他关掉邮件,一字一句地对乔雨凝说:“我接。”
他需要一场硬仗,来回应今晚所有的轻视。他要用自己的镜头告诉那个女人,他拍的不是糖水,而是淬了火的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