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灰尘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电子元件过热的气味。位于星澜高中地下深处,隐藏在一排移动档案柜后的秘密空间,便是“身高失控管理局”的总部。这里与其说是会议室,不如说更像一个被遗弃的机房与阅览室的混合体。
林雨眠坐在主位,面前的平板电脑屏幕上同时显示着三个分屏:天台、体育馆、美术教室的监控录像(经过特殊手段获取的模糊片段)以及对应的能量读数曲线。她的脸色在昏暗的节能灯光下显得格外凝重。
“记录时间,下午4点47分。”她清冷的声音在寂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确认首次非诱导性、高强度‘生长现象’连锁爆发。”
她指尖轻点,将苏小暖、凌霜、白露三人的照片并排投射到主屏幕上,旁边附带着急剧攀升又缓缓回落的能量波形图。
“目标SXN-03,苏小暖。触发条件:强烈情绪波动(害羞/紧张)。生长幅度:30厘米。能量表征:粉色,情感驱动型。”
“目标LSU-01,凌霜。触发条件:竞技兴奋与潜在好胜心,疑似受到SXN-03事件影响。生长幅度:超过30厘米。能量表征:金色,力量爆发型。”
“目标BLU-02,白露。触发条件:艺术创作高潮与强烈情感共鸣,链接源头高度疑似LSU-01。生长幅度:超过140厘米。能量表征:蓝色,精神共鸣型。”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空荡荡的会议室,最终落在唯一在场的同伴身上。
“结论:‘群体共鸣’现象确认存在,且传播效率与强度远超预期。单个个体的失控,已具备引发区域性连锁反应的风险。”
“哇哦……”一个略显兴奋的声音从一堆闪烁着指示灯的仪器后面传来。接着,一个娇小的身影抱着一台看起来像是用废旧路由器和游戏手柄拼凑出来的设备,费力地钻了出来。她是赵星辰,身高158公分,管理局的首席(也是唯一)技术官,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是闪烁着求知欲的光芒。
“能量传递几乎是瞬间完成的!看这里,”赵星辰将怀里的“生长能量监测仪”原型机放在桌上,指着屏幕上几个剧烈波动的峰值,“从苏小暖峰值出现,到凌霜峰值响应,间隔不到三分钟!而从凌霜峰值到白露峰值,间隔更短,几乎同步!这绝对不是物理层面的传导,更像是……某种量子纠缠?或者基于意识层面的共振?”
她激动地推了推眼镜,手指在简陋的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一个更加复杂的频谱图。
“而且你看,她们的能量签名(Signature)虽然颜色和性质不同,但底层频率存在高度相似性!就像……就像调频收音机,虽然接收的电台不同,但都基于同一个频段!”她看向林雨眠,眼神灼灼,“会长,我们可能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生命能量表现形式!”
林雨眠微微颔首,对赵星辰的发现并不意外,但忧虑更深。“理论推测暂时搁置。当前首要任务是评估影响并制定应对策略。”她调出校园地图,上面有几个点被标红,“苏小暖事件目击者两人,影响范围较小,可通过信息引导淡化。凌霜事件目击者众多,影响难以完全消除,需启动‘意外事故’解释预案,并联系后勤部门紧急更换篮板。”
她的手指移动到代表美术教室的红点上。“白露事件……现场破坏明显,且其个体目前状态不稳定,行动受限。需要优先处理,确保其安全并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明白!”赵星辰立刻点头,但随即又皱起眉,“不过会长,按照这个共鸣速度和强度,如果下次触发的是更强烈的情绪,或者……同时有多人触发,我们的监测仪可能无法提前预警,现有的应对措施根本跟不上。”
这正是林雨眠最担心的问题。管理局的存在,本是为了在现象萌芽期就加以控制和引导,避免引起社会层面的恐慌。但如今,事态的发展速度像脱缰的野马。
“你的‘共鸣阻断器’研发进度如何?”林雨眠问,这是她们之前讨论过的可能解决方案之一。
赵星辰的表情一下子垮了下来,她耷拉着脑袋,从桌子底下拖出一个看起来像超大号头戴式耳机,但布满了杂乱线路和一个小天线的装置。
“理论模型是成立的,通过发射特定相位抵消波,干扰甚至切断个体间的共鸣链接……”她嘟囔着,按下了装置上的一个按钮。
装置发出了一阵不祥的“滋滋”声,顶端的指示灯闪烁了几下诡异的紫色光芒,然后“噗”的一声,冒出一小股黑烟,彻底熄火了。
“……但实践起来,它目前只能算是个造型别致的烟雾发生器。”赵星辰泄气地把失败的阻断器扔回桌上。
林雨眠沉默地看着那缕袅袅升起的黑烟,没有责备。她早就习惯了赵星辰实验中伴随的各种意外。失败是常态,关键在于每一次失败都更接近真相。
“继续优化。”她只是平静地吩咐,“同时,启动二级监控预案,将已知敏感个体(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全部纳入重点监测范围。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才能预测下一个‘共鸣点’会在哪里爆发。”
她站起身,走到一面布满标记和白板笔痕迹的墙壁前,拿起笔,在“苏小暖”、“凌霜”、“白露”三个名字之间画上了双向箭头,并在旁边重重地写下了“共鸣链接确认”几个字。
地下会议室里,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和笔尖划过白板的沙沙声。在这片被遗忘的空间里,两位少女正试图理解并掌控一场正在地上校园悄然蔓延的、甜蜜而又危险的生长风暴。
而她们都清楚,这仅仅只是开始。风暴的眼睛,或许才刚刚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