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从阎王到学校,我不是软柿子
本书标签: 穿越 

番外三

从阎王到学校,我不是软柿子

沈星澜的大三,像站在岔路口的风,一边是课本里的“之乎者也”,一边是现实里的“未来方向”。

刚开学,系里就召开了“保研与就业指导会”。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老师拿着名单念着往年的保研率,台下的同学要么低头记笔记,要么和身边人小声讨论。沈星澜坐在中间排,手里转着笔,心里却在想上周跟着苏然学姐去古籍研究所整理的那些残卷——泛黄的纸页上,模糊的字迹像藏着千年的秘密,让她总想再多破译几句。

散会后,林晓拉着她去食堂喝热汤:“星澜,你打算保研吗?以你的成绩,保本校中文系肯定稳了!”沈星澜舀了一勺汤,慢慢喝着:“我还在想,可能更想试试考古籍整理方向的研究生,不过这个方向竞争挺激烈的。”林晓皱了皱眉:“古籍整理?那不是要整天泡在故纸堆里?多枯燥啊,不如保研后直接进出版社,多轻松。”

沈星澜笑了笑,没说话。她想起大一第一次去图书馆古籍区,苏然学姐给她看的那本《诗经》手抄本,字迹娟秀,页边还有前人批注的“此句与《郑风》呼应”,那一刻,她突然觉得,那些沉睡的文字里,藏着比“轻松”更重要的东西。

下午没课,她去古籍研究所找苏然学姐。学姐正在整理一批新到的清代文人书信,见她进来,笑着招手:“星澜,快来帮我看看这封信,里面提到的‘城南别业’,你觉得是指哪里?”沈星澜凑过去,看着信上的墨迹:“我记得之前在《清代文人年谱》里看到过,这位作者在城南有一处别院,后来捐给了当地的书院,说不定就是这里。”

两人对着书信和史料比对了一下午,终于确定了“城南别业”的位置。苏然学姐伸了个懒腰:“星澜,你对这些老东西的敏感度,比我当年强多了。上次教授还问我,要不要推荐你跟着他做‘清代文人交游考’的课题,你愿意吗?”沈星澜眼睛一亮:“真的吗?我愿意!”

从研究所出来,夕阳已经西斜。沈星澜沿着未名湖走,手机突然响了,是沈暖怡打来的。“星澜!我考上北京的二本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我终于来北京了!”沈暖怡的声音带着哭腔,又透着兴奋。沈星澜停下脚步,笑着说:“太好了!什么时候来报到?我去火车站接你!”

挂了电话,沈星澜的心情也跟着亮了起来。她拿出手机,给沈暖怡发了条消息:“等你来了,我带你去吃学校旁边的那家炸酱面,超好吃!”然后又给爷爷奶奶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沈暖怡来北京的消息。爷爷在电话里笑着说:“暖怡这孩子也不容易,复读了一年终于考上了,你在那边多照顾照顾她。”

晚上回到宿舍,室友陈悦正在收拾行李——她要去上海参加一家广告公司的实习面试。“星澜,你真的不考虑实习吗?我姐说现在就业形势不好,早点实习攒经验才是王道。”沈星澜帮她叠了件衣服:“我想先把教授的课题做好,实习的事,等明年再说吧。”陈悦叹了口气:“你啊,就是太执着于那些老东西了。”

沈星澜没反驳,只是拿出桌上的笔记本,翻到写满“清代文人交游考”资料的那一页,继续补充着下午和苏然学姐讨论的内容。窗外的风刮得窗户“呜呜”响,她却觉得心里很踏实——就像那些古籍里的文字,虽然历经千年,却依然能传递出最真挚的情感,她想做的,就是让这些文字被更多人看到。

第二天早上,沈星澜去系里找教授,正式报名加入“清代文人交游考”课题。教授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星澜,这个课题很辛苦,要去各地图书馆查资料,还要对着残卷一点点辨认,你不怕吗?”沈星澜点点头:“不怕,我喜欢做这个。”

从教授办公室出来,阳光正好,洒在教学楼前的银杏树上,金黄的叶子像撒了一地的碎金。沈星澜抬头看着天空,心里突然很笃定——大三的选择或许很难,但只要坚守自己喜欢的事,就像那些在故纸堆里坚守的前人一样,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她拿出手机,给沈暖怡发了条消息:“等你报到那天,我带你去逛北大的银杏道,现在叶子快黄了,超好看!”然后又点开和苏然学姐的聊天框,发了句:“学姐,明天我们继续整理那些书信吧!”

手机屏幕亮起,苏然学姐回复:“好!我已经把明天要查的史料准备好了,等你来!”

上一章 番外二 从阎王到学校,我不是软柿子最新章节 下一章 番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