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正式开始。
星兰一中的一辩果然名不虚传,开篇立论条理清晰,从“负面新闻会引导青少年模仿不良行为”“破坏青少年价值观”等角度,将正方观点阐述得滴水不漏,赢得了满堂彩。
轮到沈然立论时,她深吸一口气,按照事先准备的思路,将“祛魅”“独立人格”等关键词抛出,虽然角度新颖,但气势上稍显不足。
自由辩论环节,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星兰一中的辩手紧咬“负面新闻的不良示范作用”,举了多个青少年模仿偶像抽烟、逃课的案例,逼得周子昂和林晓晓节节败退。
就在形势岌岌可危时,莫兮月按下了发言键。
她站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对方辩手:“对方辩友一直在说‘模仿’,可你们忽略了一个前提——青少年为什么会模仿?因为他们把偶像当成了神,觉得偶像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这种盲目崇拜的根源,难道不是‘完美滤镜’的误导?”
她顿了顿,语气陡然犀利:“你们说负面新闻会教坏孩子,可真正的坏,是让他们活在‘偶像永远正确’的幻觉里,等到走出社会,被现实狠狠打耳光时,才发现自己连分辨对错的能力都没有!相比之下,让他们早一点看到偶像的不完美,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难道不是一种保护?”
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星兰一中的辩手显然没料到她会从这个角度反驳,一时竟有些慌乱。
“你……你这是偷换概念!”对方的三辩急道,“负面新闻就是负面新闻,怎么能说成是保护?”
“那我倒想问问对方辩友,”莫兮月步步紧逼,“你小时候摔过跤吗?摔疼了,才知道走路要小心。成长从来不是在温室里开花,而是在摔打中学会奔跑。青春偶像的负面新闻,就是让青少年摔的第一跤——不致命,但足够让他们记住,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任何人都可能犯错。这种认知,难道不是成长的礼物?”
她的声音清亮,逻辑缜密,眼神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台下的观众被她的话打动,开始有人小声鼓掌。
星兰一中的辩手彻底乱了阵脚,后面的反驳漏洞百出。
最终,评委宣布伊莎贝尔学院获胜时,沈然、周子昂和林晓晓激动地抱在了一起。
“莫兮月,你太厉害了!最后那段话简直封神了!”林晓晓抱着莫兮月的胳膊,兴奋得跳了起来。
沈然也难得露出笑容:“刚才真是多亏了你。”
周子昂推了推眼镜,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之前是我太小看你了。”
莫兮月笑了笑:“是我们配合得好。”
台下,易缘楚看着台上被队友簇拥的莫兮月,眼中的欣赏更浓了;慕宣依旧没什么表情,但握着水杯的手指,却微微收紧了些;闾诺皱着眉,脸色难看,却不得不承认,刚才那番话确实无懈可击;梦星雨则低下头,握紧了拳头,心里的嫉妒像野草一样疯长。
【叮!检测到队友的激动与崇拜,情绪值+80】
【叮!检测到易缘楚的赞赏与认同,情绪值+40】
【叮!检测到慕宣的克制与波动,情绪值+30】
【叮!检测到闾诺的不甘与默认,情绪值+35】
【叮!检测到梦星雨的强烈嫉妒,情绪值+60】
【叮!检测到观众的惊叹与共鸣,情绪值+200】
看着系统面板上飙升的情绪值,莫兮月的心情格外舒畅。这场辩论,不仅赢了比赛,更赚足了情绪值,简直是双赢。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复赛、半决赛、决赛,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而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目光和情绪,也会随着她的每一步前进,变得更加汹涌。
但她不怕。
唇枪舌剑的战场,她才刚刚热身。接下来,她要让所有人都看看,什么叫真正的“锋芒毕露”。
初赛的胜利像一剂强心针,让伊莎贝尔学院的辩论队士气大振。回到学校后,他们成了小范围内的焦点,不少同学路过辩论社活动室时,都会好奇地往里张望,想看看这支“黑马队伍”是如何训练的。
莫兮月的名字,也随着那场精彩的自由辩论,在更多人心中留下了印象。有人在校园论坛上开帖讨论她的辩论风格,有人将她的发言整理成“金句合集”,甚至还有人给她起了个“毒舌辩手”的绰号——当然,这绰号里既有佩服,也有几分忌惮。
“兮月,你看论坛了吗?好多人夸你呢!”林晓晓拿着手机,兴奋地凑到莫兮月面前,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赞美评论。
莫兮月扫了一眼,淡淡道:“不过是赢了一场初赛,有什么好夸的。”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清楚,这些讨论和关注,都是情绪值的来源。
【叮!检测到林晓晓的兴奋与崇拜,情绪值+15】
【叮!检测到论坛用户的赞叹与讨论,情绪值+50】
沈然敲了敲桌子,打断了两人的闲聊:“别松懈,复赛的对手是启明中学,他们的三辩是连续两年拿过‘最佳辩手’的江辰,逻辑极强,擅长抓对方的逻辑漏洞,我们必须加倍准备。”
提到江辰,周子昂的脸色凝重起来:“我看过他的比赛视频,他的反应速度快得惊人,而且特别擅长在自由辩论环节打乱对方的节奏。”
莫兮月挑眉:“越是厉害的对手,才越有意思。”她反而有些期待与江辰的交锋——棋逢对手,才能碰撞出更激烈的火花,也才能收获更多的情绪值。
接下来的训练,比之前更加严苛。沈然几乎把启明中学近三年的比赛视频都找了出来,一遍遍带着大家分析他们的战术和弱点;周子昂泡在图书馆里,查了海量的数据和案例,光是整理好的资料就堆了厚厚一叠;林晓晓则对着镜子练习语气和手势,力求在煽动气氛时更有感染力。
莫兮月也没闲着。她让小七调取了江辰所有的辩论记录,逐字逐句地分析他的辩论习惯——他喜欢在对方陈述到第三句时打断,擅长用类比转移话题,在被逼入绝境时会下意识地重复某个关键词……这些细微的习惯,都被她记在心里,反复推演着应对之策。
训练间隙,易缘楚依旧会来“探班”。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只是旁观,有时会站在反方的角度,模拟江辰的风格向莫兮月提问,逼得她不得不快速转动脑筋,寻找破局的方法。
“如果对方用‘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无法理性看待负面新闻’来反驳你的‘祛魅论’,你会怎么回应?”一次休息时,易缘楚坐在莫兮月对面,语气平静地抛出问题。
莫兮月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会告诉他,‘无法理性看待’恰恰是因为接触太少。就像学游泳总要呛几口水,难道因为怕呛水,就永远不下水?心智成熟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在一次次‘理性判断’的尝试中练出来的。负面新闻就是最好的‘练手材料’,让青少年在讨论、争辩甚至犯错中,慢慢学会如何筛选信息、独立思考。”
易缘楚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个角度很好。但江辰可能会追问,‘如果青少年因为模仿负面行为而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这种代价谁来承担?’”
“那就告诉他,”莫兮月的语气陡然犀利,“成长本身就伴随着代价。父母不可能护着孩子一辈子,社会也不可能永远给青少年提供无菌环境。与其让他们在温室里长成经不起风雨的娇花,不如让他们早点知道世界的复杂——偶像会塌房,权威会犯错,所谓的‘正确’也可能藏着陷阱。这种认知或许会带来痛苦,但总比未来被现实打垮要好。”
易缘楚笑了笑:“看来,你已经准备好了。”
【叮!检测到易缘楚的赞赏与认可,情绪值+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