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专业滑铁卢”的百里奕凡,和开始接触玄奥符箓的禾月,都清楚地认识到,仅凭一点小聪明和原有的知识储备,在这个圈子里是远远不够的。她们需要真正踏入门槛,而两位大佬也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开始了对她们的基础锤炼。
往生斋内,清晨。
何阎安没有让百里奕凡再去擦拭那些仿佛永远擦不完的瓷瓶,而是将她带到了后院一块清理出来的空地上。
“站好。”何阎安声音清冷。
百里奕凡依言站定,以为要学什么酷炫的招式。
“今日,练‘站桩’。”
百里奕凡:“???”这玩意儿我妈也教过啊?她心里嘀咕,但还是老老实实摆开了母亲教的养生桩架子,自觉还算标准。
“形似而神非。”何阎安只看了一眼,便冷声道,“你母亲教你的是养生气功,求的是‘松’与‘舒’。我让你站的,是‘镇魂桩’。”
她走到百里奕凡身后,手指如同冰冷的玉石,精准地点在她后腰某处,一股细微却不容抗拒的力道传来:“这里,沉下去,不是放松,是‘钉’下去!想象你的双腿是铆入大地的镇魂钉!”
接着,手指移到她肩胛:“这里,不是含胸,是‘含而不露’,如弓弦未张,蓄势待发!”
指尖掠过她头顶:“百会虚领,不是让你胡思乱想,是接引一丝清明之气,压下体内躁动不安的‘火’!”
何阎安的每一句指点,都伴随着细微的力道调整,让百里奕凡感觉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在被重新塑造,不再是舒适放松,而是成为一种充满张力、内蕴力量的架构。不过几分钟,她就觉得双腿发颤,腰背酸胀,额头冒汗,比跑一千米还累。
“稳住。”何阎安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镇魂’先镇己。你自身气血浮躁,心神不定,如何应对外邪侵扰?何时能在这桩功中,感受到脚下地脉的‘沉’与头顶清气的‘浮’,何时才算入门。”
风淼居所,静室。
禾月的功课同样不轻松。风淼并未急着让她绘制复杂的符箓,而是先让她练习最基础的——控笔与凝神。
一方古砚,清水研墨。禾月必须严格按照风淼教导的呼吸节奏,屏息凝神,手持毛笔,在特制的黄表纸上练习画直线、曲线和圆。要求笔触均匀,墨色一致,不能有丝毫颤抖或气脉中断。
“符箓之道,首重‘心念合一’。”风淼在一旁轻声解说,“笔锋所至,即是心念所至。一丝杂念,一线偏差,轻则符箓失效,重则气机反噬。你心思纯净是优势,但需学会将这份纯净,转化为精准而稳定的‘力量’。”
禾月全神贯注,感觉比应对期末考试还要专注吃力。她努力回忆父亲教导的“意在笔先”,试图将自身那纯净的感知力,融入到每一笔每一画中。起初,线条总是难免颤抖,圆圈也画不圆。但在风淼耐心引导和自身不懈练习下,她渐渐掌握了一丝诀窍,笔下的线条开始变得稳定流畅起来。
除了控笔,风淼也开始传授她更精妙的吐纳法门,配合简单的步法,名为“踏罡步斗”的基础,旨在调动体内气息,与外界能量建立更和谐的连接,为日后施展术法打下根基。
一时间,往生斋的后院时常能看到百里奕凡咬着牙、浑身冒汗却倔强地保持着怪异站姿的身影;而风淼的静室里,则弥漫着墨香与禾月全神贯注的呼吸声。
两位大佬的教学方式迥异——一个如严冬般冷厉,锤炼筋骨,镇压心神;一个如春风般和煦,打磨心性,引导能量。但目的却殊途同归:为这两块璞玉,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练功的日子枯燥而辛苦,但百里奕凡和禾月都咬牙坚持着。她们知道,想要揭开谜团,想要拥有自保之力,这是必经之路。而在一次次酸疼与疲惫中,她们也能隐约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里,似乎正有什么东西在悄然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