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陈晚在办公桌上发现了那本厚重的《沉默的修辞:战后意大利艺术隐喻研究》。深蓝色的布面精装,烫金的标题,透着学术的厚重感。旁边附着一张简洁的便签,是行政部统一的格式:“画廊资料库补充阅读,请妥善保管。——行政部”
陈晚有些诧异。她确实需要这方面的理论支撑,但这本书的出现太过及时,简直像是……读懂了她的心思。她下意识地抬头,望向总监办公室的方向。百叶窗紧闭着,隔绝了所有探究的视线。
是简祺授意的吗?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被她自己否定。怎么可能。他昨天才将她的成果批得一无是处,怎么会转眼就给她提供如此精准的帮助?更可能的是玛尔塔看到了她修改后的资料,觉得她需要加强理论修养吧。
她甩开疑虑,感激地收下了这本书。无论如何,这确实是雪中送炭。
晨会时,气氛依旧凝重。简祺端坐主位,听着各部门汇报,偶尔提出一两个一针见血的问题。轮到讨论“新生代隐喻”展的宣传口径时,市场部的同事提出要突出展品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
简祺修长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动着,眼皮都未抬,声音冷淡地打断:“肤浅。”
市场部同事的脸色瞬间尴尬。
“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是基础,但不是核心。”简祺抬起眼,目光扫过全场,最后似乎无意地在陈晚的方向停留了半秒,“这个展览的价值,在于展现一种‘向内的力量’,一种在喧嚣世界中保持沉默、并以沉默作为武器的美学姿态。宣传的重点,应该是引导观众去理解‘静默’的深度,而不是简单地刺激他们的感官。”
陈晚的心猛地一跳。
“向内的力量”、“沉默作为武器的美学姿态”……这些词句,和她昨天在“先生”指导下领悟到的、以及她修改后的资料里试图表达的核心思想,几乎如出一辙!
是巧合吗?还是说……这才是简祺真正想要的标准?而她歪打正着地触碰到了?
她不由得想起昨晚“先生”的肯定。如果简祺的标准就是“先生”引导的方向,那是不是意味着,她的工作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这个想法让她心底生出一丝微弱的希望。
会议结束后,陈晚抱着那本厚厚的《沉默的修辞》回到工位,心情复杂。现实中的简祺依然像一座冰山,但这座冰山似乎露出了水下极其微小的一角,让她窥见了一丝与自己内心想法契合的微光。而这微光,又与她从“先生”那里得到的安全感诡异地重合了。
午休时,她忍不住给“先生”发了消息,带着困惑和一丝分享的欲望:“先生,今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工作上,那位严厉的上司提出的观点,竟然和您昨天指导我的方向非常相似。而且,我收到了一本正好是我急需的专业书籍。这个世界……有时候会有这种巧合吗?”
网络那端,简祺看着这条消息,眼神深邃。他当然知道那不是巧合。那是他刻意为之的结果。一方面,他确实认为那是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他无法否认,他想看到她因此困惑、因此思考,甚至……因此更靠近“先生”一点。
他斟酌着用词,回复道:“优秀的判断总有相通之处。这说明你开始触及问题的本质,是好事。至于书籍,或许只是你专注于此,所以吸引了相应的资源。不必过多疑虑,专注吸收对你有益的部分即可。”
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完全否认,只是将她的注意力引回自身的成长。这种引导,一如既往的冷静而有效。
陈晚看着回复,觉得“先生”说得有道理。或许真是自己想多了。她应该庆幸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而不是纠结于这些细枝末节。她回复道:“您说得对,是我钻牛角尖了。我会好好研读这本书的。谢谢先生。”
放下手机,她翻开那本《沉默的修辞》。书页间有淡淡的油墨香,内容果然精深,正好切中她目前的困惑。她很快沉浸进去,连旁边同事的交谈声都模糊了。
她没有注意到,简祺几次从办公室出来,或是去茶水间,或是与玛尔塔交代事情,目光总会似有若无地掠过她的工位。
他看到女孩低着头,纤细的手指认真地在书页上划过,时而蹙眉思考,时而若有所悟地点头。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毛边,让她看起来安静而美好。几缕不听话的黑发垂落颊边,她偶尔会伸出小指,轻轻将它们勾到耳后,露出白皙秀气的侧脸和一段弧度优美的脖颈。
这个画面,奇异地抚平了简祺内心深处某些焦躁的棱角。他发现自己开始习惯,甚至……期待在办公室里看到她的身影。那种专注的、带着点书卷气的安静,与他周围常见的浮躁和功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意识到,吸引他的,不仅仅是她在专业上偶尔闪现的灵光,或者她在虚拟世界中流露的脆弱依赖,更是她身上这种沉静的气质。一种在浮躁世界里,依然能沉下心来钻研一件事的纯粹。
这种纯粹,对他这个早已在名利场中浸淫得有些倦怠的人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他就像一個在沙漠中跋涉已久的旅人,偶然发现了一株带着露珠的、顽强生长着的绿植,明知靠近可能会消耗它,也可能让自己陷入流沙,却依然无法抗拒那份源自生命本真的诱惑。
而这种吸引,正在悄无声息地瓦解着他引以为傲的自制力,让他一次次地“鬼使神差”,让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陈晚对这一切浑然不觉。她只是觉得,有了“先生”的指引和这本及时雨般的书,工作的压力似乎不再那么难以承受。甚至,在面对简祺时,那份恐惧也淡化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妙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探究欲。
她想看看,这座冰山下,究竟还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