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琴键上的时光:周杰伦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第十九章:从《我很忙》到《跨时代》的音乐进化(2007-20

琴键上的时光:周杰伦

2007年9月,杰威尔音乐的录音室里,堆着一叠美国乡村音乐的黑胶唱片——约翰·丹佛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卡朋特乐队的《Top of the World》,封面都被翻得卷了边。周杰伦坐在唱片中间,手指在吉他上拨弄着一段轻快的旋律,旁边放着刚打印好的《牛仔很忙》歌词,方文山写的“不用麻烦了,不用麻烦了”被他用荧光笔圈了出来。

“就这个感觉,像骑着马在草原上跑。”他抬头对编曲师说,指尖还在吉他弦上打着拍子。刚成立杰威尔的忙碌还没褪去,他又一头扎进新专辑创作里,办公室的日历上写满了待办——“和南拳妈妈开会”“改《不能说的秘密》周边方案”“录《牛仔很忙》demo”,密密麻麻的字迹里,藏着他给新专辑定的名字:《我很忙》。

#一、《我很忙》:牛仔帽下的多元尝试

《牛仔很忙》的灵感,来自周杰伦一次偶然的西部电影马拉松。那天他在工作室加班到凌晨,随手点开一部老西部片,里面的牛仔骑着马、哼着小调,不紧不慢地赶路,突然觉得“这种松弛感,和现在的自己很像——忙得脚不沾地,心里却想慢下来”。

他立刻给方文山发消息:“写首牛仔的歌,要好玩,不要苦情。”方文山第二天就把歌词发了过来,开头“我虽然是个牛仔,在酒吧只点牛奶”让他笑出了声:“文山,你怎么知道我不喝酒?”方文山回:“猜的,牛仔也可以很乖。”

录音时,周杰伦特意找来了班卓琴和口琴——这是他第一次在自己的歌里用这两种乐器。班卓琴的欢快和口琴的俏皮,像给旋律加了层“西部滤镜”。他还故意把唱腔拉得有点长,像牛仔在吆喝,录到“正义呼唤我,美女需要我”时,忍不住笑场,最后干脆把笑声留在了歌里:“这样才真实,牛仔也会开心嘛。”

如果说《牛仔很忙》是“意外的尝试”,那《青花瓷》就是“刻意的打磨”。方文山写歌词前,特意查了《中国陶瓷史》,从汝窑的“天青色”到青花瓷的“缠枝莲纹”,每个词都有考据。他把歌词发给周杰伦时,附带了一张青花瓷的照片:“你看这个釉色,像不像雨天后的天空?”

周杰伦看到“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时,正在喝刚泡的普洱。茶烟袅袅里,他忽然弹出一段古筝旋律,混着钢琴的轻柔,像雨水落在瓷瓶上。录这首歌时,他要求所有乐器都“轻一点”:“青花瓷是易碎的,音乐也要温柔。”古筝手录了五遍才达到他的要求,最后一遍,他站在录音棚外听,轻声说:“对,就是这种‘怕碰碎’的感觉。”

《我很忙》发行那天,周杰伦在台北的唱片店签售,有个老奶奶拿着专辑问:“《青花瓷》里的‘天青色’,是不是我家里那只汝窑碗的颜色?”他笑着点头:“奶奶,您真有眼光。”那天签售到晚上,他的手都酸了,却还在微博上发:“谢谢大家,忙得很开心。”

这张专辑里,藏着他的“两面”——一面是《牛仔很忙》的俏皮,一面是《青花瓷》的深情;一面是“老板”的忙碌,一面是“歌手”的执着。叶惠美听完整张专辑,给他发了条短信:“《青花瓷》很好听,妈听懂了‘等’的意思——等对的人,等好的音乐,都值得。”

#二、《魔杰座》:魔术与音乐的商业默契

2008年夏,汶川地震后的第三个月,周杰伦在成都的赈灾义演后台,看到一个小男孩抱着一把旧吉他,手指上还缠着绷带,却在小声弹《稻香》的旋律。他走过去,蹲下来问:“你喜欢这首歌?”小男孩点头:“这首歌说‘请你打开电视看看,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地走下去’,我想妈妈了,听这首歌就不怕了。”

那天晚上,周杰伦在酒店里改《稻香》的歌词,把“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改成了“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他想让这首歌更“有力量”。《魔杰座》的创作,本是源于他对魔术的热爱(专辑名“魔杰座”是“魔术”+“摩羯座”),但地震后,他突然觉得,音乐比魔术更能“治愈人”。

《稻香》的编曲很简单,只有吉他和口琴,他说:“灾难后的人,需要的是‘简单的温暖’,不是复杂的旋律。”录音时,他特意邀请了成都义演时认识的几个小朋友,让他们在副歌里合唱。孩子们的声音有点稚嫩,却很干净,混在他的歌声里,像阳光穿过云层。

专辑发行首周,亚洲销量就突破了100万张。有媒体问他“商业成功的秘诀”,他指着《稻香》的歌词:“不是我厉害,是大家需要这样的歌——在难的时候,能给点力量。”那年年底,《稻香》获得“年度最佳歌曲奖”,领奖时,他特意提到了成都的那个小男孩:“这首歌,是唱给所有‘不怕难’的人。”

《魔杰座》里,还有他对“商业与艺术”的平衡。《说好的幸福呢》是典型的“周氏情歌”,旋律抓耳,歌词戳心,发行后很快成了KTV的热门;《兰亭序》则是“中国风的升级”,方文山写“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他用京剧的“转音”唱,把书法的韵律融进音乐里。

有次开创作会,有人说“《兰亭序》太复杂,听众听不懂”,他却坚持保留:“听不懂没关系,慢慢来——音乐像魔术,总要给人一点‘猜的乐趣’。”后来,有书法老师在课堂上放《兰亭序》,教学生认“行书”,他看到新闻后,把截图发给方文山:“你看,音乐也能当‘课本’。”

这张专辑,让他学会了“商业不是妥协”——《稻香》是“治愈的商业”,《兰亭序》是“文化的商业”,《说好的幸福呢》是“情感的商业”。就像他在专辑后记里写的:“魔术要让观众开心,音乐也要——不管是哪种开心,只要能暖到心里,就够了。”

#三、《跨时代》:电子音符里的风格突围

2010年春,周杰伦在洛杉矶的录音室里,戴着耳机听刚做好的《跨时代》demo。电子合成器的声音像电流,混着摇滚的吉他,和他以前的风格完全不同。录音师问他:“会不会太‘跳脱’?粉丝可能不习惯。”他却笑着按下播放键:“习惯是用来打破的,音乐要‘跨时代’,先得跨自己的时代。”

《跨时代》的创作,源于他对“华语乐坛现状”的思考——当时很多歌曲都在跟风“韩风电子”,他想做“有中国味的电子乐”。《跨时代》这首歌里,他加了段古筝的电子改编,让传统乐器“带电”;《烟花易冷》则是“电子与古典的对话”,前奏用电子音铺垫,副歌用钢琴和二胡收尾,像“古今对话”。

方文山写《烟花易冷》时,查了《洛阳伽蓝记》,讲的是一个将军与女子等待的故事。周杰伦看到歌词“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立刻想到用“空灵的电子音”做背景:“像雨滴落在古寺的青瓦上,又像现代人的叹息。”录这首歌时,他故意把声音压得很低,像在“讲故事”,中间还加了段“气音”,像风吹过空荡荡的古寺。

这张专辑里,还有他对“自我的突破”。《超人不会飞》里,他第一次直白地写“压力”——“妈妈说很多事别太计较,只是使命感找到了我,我睡不着”,歌词里藏着他对“天王身份”的疲惫,也藏着对音乐的执着。录音时,他没加复杂的编曲,只留了钢琴,像在“跟自己对话”。

叶惠美第一次听到《超人不会飞》,给周杰伦打了个电话:“儿子,累了就歇会儿,不用总当‘超人’。”他笑着说:“妈,我不是超人,只是想把音乐做好——像您当年逼我练钢琴一样,不放弃。”

2011年,《跨时代》获得第22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专辑奖”。领奖时,周杰伦手里拿着奖杯,说:“谢谢所有‘陪我跨时代’的人——不管是喜欢我的老歌,还是新歌,你们的包容,让我敢‘不一样’。”

#四、旋律之外:公益与绯闻里的真实人生

这三年里,周杰伦的生活不止有音乐。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除了捐钱,还亲自去灾区慰问,给孩子们带吉他,教他们弹《稻香》的前奏。有个失去父母的小女孩问他:“周叔叔,音乐能让妈妈回来吗?”他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头:“音乐不能让妈妈回来,但能让妈妈的爱,一直陪着你。”后来,他成立了“周杰伦慈善基金会”,专门资助灾区的音乐教育。

他还开始关注“传统文化保护”,《青花瓷》火了之后,他捐钱给陶瓷博物馆,支持青花瓷的传承;《兰亭序》发行后,他和书法协会合作,举办“音乐与书法”的公益展览,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传统文化。有人问他为什么做这些,他说:“音乐给了我很多,我也想给音乐‘留点火’——传统文化是音乐的根,根在,音乐才不会飘。”

比起公益的“公开”,他的感情生活更像“藏在旋律里的秘密”。2007年,他和侯佩岑的感情结束后,媒体总追着问“新恋情”,他却很少回应,只在《说好的幸福呢》里写“时间过了,走了,爱情面临选择”,把遗憾藏在歌词里。有次采访,记者问他“感情状态”,他笑着转移话题:“《稻香》很好听,你们多听听。”

2009年,有媒体拍到他和蔡依林同框,“双J复合”的新闻传得沸沸扬扬。他没否认也没承认,只是在演唱会唱《倒带》时,加了段钢琴间奏,比原版慢了半拍,像“温柔的回应”。后来,他在采访里说:“每个人都有过去,过去的美好,留在心里就好——音乐能记住,比什么都强。”

这三年,他从“忙着创作的歌手”变成“忙着掌舵的老板”,从“唱着青春的少年”变成“关注社会的艺人”。音乐里的他,在尝试乡村、中国风、电子乐;生活里的他,在学习责任、包容、沉淀。就像《跨时代》里唱的“钟摆摇碎了岁月的沙漏,泛黄的照片写满了怀旧”,他在“跨时代”的同时,也没丢了“旧时光”——母亲的叮嘱、宪哥的恩情、粉丝的支持,都藏在每一段旋律里,陪着他,从一个时代,走向下一个时代。

上一章 第十八章:自立门户:杰威尔音乐有限公司(2007年4月) 琴键上的时光:周杰伦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章:情感历程:从单身到婚姻(201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