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裁出新时光
惊蛰的雷声刚过,苏晓就带着工具去了救助站——阳光棚要封顶了,木梁是按于朦笔记里画的尺寸订的,她踩着梯子递木板时,福丽总在下面用鼻子顶她的裤脚,像在提醒“慢点儿,别摔着”。
“苏姐,这里得按于老师说的留道缝!”新人演员举着笔记本跑过来,指着上面的批注,“写着‘留道缝通风,夏天毛孩子们不闷’。”苏晓低头看笔记,字迹里藏着细碎的认真,忽然想起去年春天,于朦蹲在阳光棚的选址处,用树枝在地上画草图,说“要朝东,早上能晒到太阳,下午不晒”。如今草图成了真的阳光棚,木梁间的缝隙漏进细碎的光,照得猫草田亮闪闪的。
工作室的窗台边,新竹窝已经编好了,比旧竹窝大了一圈,还加了层防水布——是按于朦说的“雀儿一家会添新成员,窝得够大”做的。刚放好,那只灰麻雀就领着幼雀钻了进去,最小的那只还叼着根干草,在窝里铺来铺去,像在布置新家。苏晓笑着撒了把刚发芽的小米——是她特意泡了水催的芽,于朦说“春天的芽儿嫩,雀儿爱吃”。
四月的风带着花香,苏晓去粮店买小米时,店老板递来个布袋子:“这是于老师去年订的新米,说春天的新米香,雀儿们爱啄。”布袋子上还留着他写的“工作室窗台专用”,字迹已经淡了,却暖得像刚晒过太阳。苏晓抱着布袋子往回走,路过公园的老槐树,看见几个孩子蹲在树下捡槐花,忽然想起去年春天,于朦捡了串槐花挂在窗台,说“花香能引雀儿来”——如今槐花开得正盛,窗台的雀儿们,早把这里当成了永远的家。
阳光棚完工那天,救助站来了很多人。学生们带着猫粮,粉丝们捐了新的猫窝,新人演员们帮着给毛孩子们梳毛。苏晓站在阳光棚下,看着毛孩子们在棚里晒暖,忽然听见身后有人说:“于老师要是看见这阳光棚,肯定会笑得特别开心。”她回头,看见站长举着手机,正在拍棚顶的木梁——阳光从缝隙里漏下来,在地上拼出细碎的光,像于朦留在时光里的星星。
傍晚回到工作室,苏晓翻开于朦胧的笔记本,在“阳光棚完工”后面打了个勾,又添了行字:“猫草长得很好,雀儿们有了新窝,毛孩子们能晒暖了。”笔尖顿了顿,她又写下:“你期待的春天,都好好的。”
窗外的风又起,槐花香飘进来,落在窗台的新竹窝上。苏晓拿起手机,拍下阳光棚的照片,配文:“春风裁出新时光,你的期待,都开成了花。”照片里,阳光棚的木梁泛着光,猫草田绿油油的,毛孩子们挤在棚下,暖得像团不会散的火。
她抬头,看见月光落在新竹窝上,雀儿们已经睡熟,三只毛孩子趴在脚边,尾巴轻轻摇着。忽然觉得,于朦从未走远,他就在阳光棚的木梁里,在窗台的新竹窝里,在每一缕春风里,轻轻说着“春天真好,日子真好”——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期待,正被春风裁成新的模样,岁岁年年,都带着不熄灭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