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村在三条铁律的支撑下,如同被注入强心剂的巨人,开始以一种近乎严苛却又充满希望的方式运转。悲伤被压在心底,转化为建设家园、磨砺爪牙的动力。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绝望,而是夯土筑墙的号子声、训练场上挥洒汗水的喘息声、以及阿婆带领的“后勤司”鼓捣新食物时飘出的、混合着麦香与淀粉甜香的暖融气息。
宁荣荣的屋角,那个盛放着暗影精华与寂灭结晶的玉盒,如同一个沉默的警示,也像一个诱惑的源头。九星海棠对黑森林深处那突如其来的强烈渴望,让她无法忽视。那里必然存在着与这两种能量,尤其是与发生变异的海棠息息相关的事物。
但眼下,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亟待解决——那堆积如山、几乎要撑破地窖的粮食,尤其是数量最为庞大的苦薯。
“圣女,您看这样行吗?”阿婆领着几个手脚麻利的妇人,抬来几个新烧制的陶罐。罐子里是经过多次尝试,最终确定比例的苦薯淀粉与清水混合液,正在按照宁荣荣口述的“沉淀法”进行最后的澄澈分离。
宁荣荣探身看了看,罐底已然沉淀了一层厚厚的、雪白细腻的湿淀粉,上层的清水则相对清澈。她点了点头:“可以了,将清水小心舀出,底部的湿粉取出晾晒。”
妇人们依言操作,动作小心翼翼,仿佛对待的不是寻常食物,而是某种珍贵的宝物。当那雪白晶莹的湿淀粉被摊开在干净的麻布上,在阳光下反射出细腻光泽时,周围响起一片压抑的低呼。
“老天爷,这、这真是苦薯弄出来的?比最细的白面还好看!”
“闻着还有股清甜味儿呢!”
宁荣荣取了一小撮干透的淀粉,在指尖捻了捻,质感细腻滑润。“阿婆,用这个,混合新麦粉,按照我上次说的方法,试着做些面条。”
命令下达,石村的“厨房革命”进入了新阶段。当第一锅用混合面粉擀制、煮熟后色泽微黄、口感却意外爽滑劲道的“薯麦面条”出锅,并配上用狩猎队新打的野鸡熬制的浓汤时,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这……这面条!吸溜——也太滑溜了!还带着股说不出的嚼劲!”
“比光吃黑麦饼子顺口多了!汤也挂得住!”
“俺感觉能吃三大碗!”
就连一向对食物不甚挑剔的石虎,在狼吞虎咽干掉一海碗后,也摸着肚子,瓮声瓮气地赞道:“圣女,这玩意儿,顶饱又好吃!要是打仗的时候能吃上这个,弟兄们力气都能多三分!”
宁荣荣看着村民们捧着陶碗,吃得满头大汗、心满意足的样子,心中那点因为研究魂导器受挫而生的郁气,也消散了不少。这种最直接的、关乎生存与温饱的改善,所带来的成就感,远比炼制出一件低级魂导器更为实在和温暖。
然而,她的目光随即落向村外。粮食危机暂时缓解,但更深层次的隐患已然浮现。黑袍人、尸傀、黑风寨……这些威胁绝不会因为石村能吃上爽滑的面条就自动消失。
她将石虎叫到一旁,递给他一张新绘制的草图。上面不再是复杂的魂导法阵,而是一些结构相对简单、却更加实用的器械——带有倒刺、可远程抛射的“铁蒺藜网”,利用杠杆原理制造的简易“抛石机”,甚至还有利用韧性藤蔓和弹性木材制作的、类似巨弩的“守城弩”雏形。
“这些东西,结构不难,关键在于材料和制作的精度。”宁荣荣指着草图解释,“组织人手,优先打造这几样。材料不够,就去黑森林外围寻找合适的木材和藤蔓,或者……熔炼那些缴获的、破损的兵器。”
石虎看着草图上那些充满巧思却又杀气腾腾的器械,眼睛越来越亮。他不懂什么高深原理,但他能看出这些东西在防守村庄时的巨大作用。“圣女放心!我亲自带人搞!保证尽快弄出来!”
接下来的日子,石村俨然成了一座分工明确的大型工坊。护卫队除了日常巡逻和那令人哭笑不得的“撒种”任务,又多了寻找建材和打造守城器械的活儿。训练场上,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与呼喝声交织在一起。妇人们则忙着将越来越多的淀粉进行分类、储存和尝试制作更多花样的食物,玲丫甚至无师自通地用淀粉混合野果汁,做出了色彩斑斓、甜滋滋的“果冻”,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零嘴。
宁荣荣自己也未曾闲着。她在持续恢复魂力、研究武魂奥秘的同时,开始有限度地将一些最基础的魂力引导、气息感应的方法,传授给石虎等几位核心队员。她无法直接赋予他们武魂,但或许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控自身觉醒的力量,甚至……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觉醒者”打下基础。
这天傍晚,宁荣荣正在指导石虎如何更精细地控制岩拳武魂的力量输出,使其不再仅仅是一味的刚猛,而是刚中带韧,甚至能形成小范围的震荡之力。石虎学得极为认真,汗水顺着古铜色的脸颊滑落,岩拳上的土黄光芒时强时弱,努力调整着那份狂暴的力量。
突然,宁荣荣心有所感,猛地抬头望向村口方向。几乎同时,村口的瞭望塔上响起了短促而急促的钟声!
不是敌袭的警钟,而是代表有陌生队伍靠近的示警!
所有人在一瞬间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训练场上的队员立刻抓起武器,妇人们则迅速将孩子护在身后,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村口。
只见官道的方向,一支约莫二三十人的队伍,正朝着石村缓缓行来。队伍中既有装载着货物的骡马,也有护卫模样的持械武者,簇拥着中间几辆看起来颇为考究的马车。为首的,是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穿着体面绸缎长袍、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他脸上带着商人特有的圆滑笑容,眼神却精明地打量着石村那明显不同于普通村庄的防御工事,以及空地上那些正在建造的、透着森然寒气的守城器械。
队伍在距离村口百米处停下。那白面中年人利落地翻身下马,独自一人走上前来,隔着加固过的栅栏,朝着村内拱了拱手,声音洪亮而客气:
“鄙人姓钱,乃是游走各方的行商。听闻贵宝地物产丰饶,尤其出一种爽滑劲道的‘面条’和清甜可口的‘淀粉’制品,特慕名而来,想与贵村做笔生意,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却精准地越过了挡在前面的石虎等人,落在了被众人隐隐护在中央、气质清冷脱俗的宁荣荣身上。
生意?在这个刚刚经历连番血战、风声鹤唳的时候?
宁荣荣眼眸微眯,打量着这个自称钱老板的不速之客,心中警兆微生。
石村的安宁,似乎总像是暴风雨前的间歇,短暂得令人心忧。而这支商队的到来,是带来了外界的信息与机遇,还是……另一场风暴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