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大唐之传奇今生
本书标签: 历史 

第十章 火药惊雷与吐蕃的“祥瑞”

穿越大唐之传奇今生

“贞观神机弩”的横空出世,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大唐的战争机器,也让李恪“恪式格物(败家)工坊”的名声达到了顶点。如今,再无人敢公开非议吴王殿下的“胡闹”,甚至有不少年轻官员和将门子弟,开始偷偷研究起那所谓的“格物”之道,琢磨着能不能也从天上掉下点金鼎或者神兵图纸来。

工坊内,工匠们热火朝天,在李恪“指导”下,开始批量生产“贞观神机弩”的零件。标准化生产的概念被李恪用“模块化仙术”的名义强行推行,虽然初期磕磕绊绊,但效率确实在缓慢提升。整个工坊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煤烟、铁水、汗水以及……某种奇异硝石味的蓬勃朝气。

没错,硝石味。

在弩机生产步入正轨后,李恪的“败家”之魂再次熊熊燃烧。他将目光投向了系统商城中那个让他心心念念、却又带着一丝危险的图标——【黑火药基础配方与安全规范】。

这东西,可是真正能改变战争形态的大杀器!但同样,也是极其危险的双刃剑。

李恪没有冒进。他先是打着“研究新的‘五行调和’之术”的旗号,派人四处收集硝石、硫磺以及各类木炭,种类繁多,品质各异,行为在旁人看来,依旧是吴王殿下无数“败家”研究中的一项而已。

他甚至专门在工坊角落开辟了一个被厚重土墙隔离出来的“危险品试验区”,立下严苛规矩,严禁明火,操作时必须佩戴他“发明”的厚布口罩和手套(来自精灵老铁的打赏)。

准备工作就绪,李恪开始了小心翼翼的试验。他严格按照系统提供的、经过优化的最佳配比(硝七十五、硫十、炭十五),在绝对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小剂量混合。第一次试验,当那黑乎乎的粉末在密闭铁罐中被引燃,发出沉闷的轰鸣并将罐盖炸飞时,饶是李恪有心理准备,也吓了一跳。

而负责记录数据的几个心腹工匠,更是吓得面无人色,差点尿了裤子。他们看着那扭曲变形的铁罐,再看向李恪的眼神,已经带上了看神仙(或者妖魔)的敬畏。

“此物……此物竟有如此雷霆之威?!”一个老工匠声音发颤。

李恪强作镇定,拍了拍手上的灰(虽然戴着手套):“此乃‘阴阳和合,五行逆冲’所生之‘霹雳粉’,可控则为我所用,不可控则反噬其身。切记安全!”

他深知火药的敏感性,严格控制知情范围,所有参与试验的工匠都签署了最严厉的保密契约。试验也仅限于验证威力和稳定性,并未急于开发具体武器。

然而,就在李恪埋头于他的“霹雳粉”研究时,边境传来急报:吐蕃大将论钦陵,率精锐骑兵五万,陈兵松州(今四川松潘)边境,借口唐军越界狩猎,要求大唐给出说法,气焰极为嚣张!

朝堂之上,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和试探!

李世民勃然大怒,朝会上,主战派声音高昂。李靖分析,吐蕃此举,一是报复之前“墨玉”索求被拒以及庄子袭击事件未能得逞,二是想趁大唐新式军备尚未完全铺开之际,进行武力讹诈,若能占得便宜最好,即便不能,也可探听大唐虚实。

“陛下,吐蕃欺人太甚!臣愿领兵前往松州,会一会那论钦陵!”大将军侯君集出列请战。

就在群情激愤之际,鸿胪寺卿却送来一个让所有人愕然的消息:吐蕃赞誉普松赞干布,派来了第二位使者,并非武将,而是一位名叫苯波杰的苯教上师,声称带来了高原的“祥瑞”和赞誉普对天可汗的“敬意”,不日即将抵达长安。

一边是大军压境,一边是派来神棍……不,是上师,献上祥瑞?

这诡异的组合拳,让大唐君臣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禄东赞是智者,玩的是阴谋和外交;而这苯波杰,显然走的是另一条路线——神权与舆论。

李世民冷笑一声:“哼,先是武力恐吓,再以‘祥瑞’惑众,想乱我民心军心?朕倒要看看,他吐蕃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祥瑞’!”

数日后,苯波杰抵达长安。与禄东赞的文质彬彬不同,此人身材高大,披着色彩斑斓的法袍,脸上涂着诡异的油彩,眼神倨傲,手持骨制法器,周身散发着一种神秘而野性的气息。他入城时,引得长安百姓纷纷围观,窃窃私语。

在太极殿的接待宴会上,苯波杰态度傲慢,对大唐君臣并无多少敬意。他先是吹嘘了一番吐蕃国力的强盛和苯教神明的伟大,然后,在众人注视下,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命随从抬上一个蒙着黑布的木箱。只见他围着木箱念念有词,手舞足蹈,猛地掀开黑布!里面并非什么奇珍异宝,而是一块看似普通的巨大牛骨。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苯波杰取出一个皮囊,将里面暗红色的液体(据称是牦牛血混合秘药)泼洒在牛骨上,然后继续念动咒语。片刻之后,在众目睽睽之下,那牛骨之上,竟然缓缓浮现出了一些模糊的、类似文字的红色痕迹!

“此乃我苯教护法神显圣!”苯波杰声音高亢,带着蛊惑,“神谕显示,高原之神眷顾吐蕃,松赞干布乃天神之子,当为高原共主!尔等大唐,若逆天而行,必遭神罚!”

殿中一片哗然!不少信奉鬼神的官员和侍从面露惊惧,交头接耳。这“血书显字”的戏法,在这个时代,极具冲击力。

李世民眉头紧锁,他自然不信这等鬼蜮伎俩,但如何当场揭穿,平息舆论,却是个难题。若强行斥责,反而显得大唐心虚。

就在这时,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响起:

“啧,我当是什么了不得的‘祥瑞’,原来就是这点江湖戏法?糊弄乡下愚夫愚妇还差不多,也敢拿来太极殿现眼?”

众人循声望去,正是靠在柱子上,一脸不屑的吴王李恪。

苯波杰目光阴冷地看向李恪:“你就是那个号称能‘格物致知’的吴王?休得亵渎神明!此乃我苯教无上秘法,岂是你能揣度?”

“秘法?”李恪嗤笑一声,晃晃悠悠地走到大殿中央,对李世民行礼,“父皇,儿臣近日研究‘五行生克’,恰好也弄出点小玩意儿,似乎比这骨头写字有趣那么一点点。可否容儿臣也献个丑,给这位上师……开开眼?”

李世民看着儿子那熟悉的、准备搞事的表情,心中一动,颔首道:“准。”

李恪咧嘴一笑,对苯波杰道:“上师,你那骨头显字,还需泼血念咒,太麻烦,而且血淋淋的,有碍观瞻。看本王的——”

他拍了拍手。早就等候在殿外的两个心腹太监,抬上了一个小巧的、用黏土密封的陶罐,以及一小堆黑乎乎的药粉和一根长长的引线。这正是李恪简化版的“火药演示装置”。

众人好奇地围观,不知吴王要做什么。

李恪将引线插入陶罐,然后将其放在大殿中央空旷处。他拿起一个火折子,对苯波杰和满朝文武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诸位,请看好了!此乃‘阴阳激荡,平地生雷’之术!比那装神弄鬼的骨头,可要响亮得多!”

说罢,他点燃引线。

“嗤嗤嗤——”引线冒着火花,迅速缩短。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盯着那陶罐。

苯波杰脸上还带着一丝不屑的冷笑。

下一秒——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猛然在太极殿中炸开!

仿佛晴天霹雳落地!整个大殿都被这巨响震得嗡嗡作响,梁柱上的灰尘簌簌落下!那小小的陶罐瞬间被炸得粉碎,破片四溅(所幸距离足够远),一股刺鼻的硝烟弥漫开来!

“护驾!!”侍卫们反应过来,慌忙上前。

而殿内的文武百官,包括见多识广的李靖、李勣,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恐怖声响和爆炸威力吓得脸色发白,不少人直接跌坐在地,骇然地看着那爆炸中心升起的袅袅青烟。

苯波杰脸上的冷笑彻底僵住,转而变成了极致的震惊和一丝恐惧!他手中的骨制法器“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赖以震慑唐人的“神迹”,在这真正的、撼天动地的雷霆之威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苍白!

李世民虽然早有心理准备(李恪提前跟他透过气),但亲身感受到这火药的威力,心脏也是狂跳不止,他用力握着龙椅扶手,才维持住帝王的镇定。

李恪掏了掏被震得发痒的耳朵,走到面如土色的苯波杰面前,用脚踢了踢地上的碎陶片,语气轻松:

“瞧见没?上师。这才是真正的‘神力’!可控,可用,可开山,可裂石!你那骨头片子……呵呵,是打算用它来念咒咒死我大唐雄师吗?”

他转身,面向惊魂未定的群臣,朗声道:“父皇,诸位大人!此‘霹雳粉’乃儿臣‘格物’所得,并非神魔之力,而是天地间物质变化之理!吐蕃以虚妄之神惑众,我大唐则以煌煌正道、格物伟力破之!犯我大唐者——”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凌厉的气势:“必叫其见识见识,何为真正的‘天雷’之罚!”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之后,是雷鸣般的哗然和激动!

“吴王殿下千岁!”

“大唐万胜!”

群臣的恐惧被这强大的力量所带来的安全感所取代,转而化为无比的兴奋和自豪!

苯波杰脸色灰败,在满堂的欢呼和鄙夷的目光中,再也无法维持上师的尊严,踉跄着几乎站立不稳。他带来的“祥瑞”,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李世民看着傲立殿中的儿子,看着那还在弥漫的硝烟,胸中豪情万丈。

他知道,李恪捣鼓出的这“霹雳粉”,其意义,甚至远超“贞观神机弩”!这不仅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一种宣告:大唐的强盛,将建立在格物与实学的基础之上,而非虚妄的神权!

吐蕃的神权攻势,在李恪这简单粗暴的“一炸”之下,土崩瓦解。

而远在松州边境的论钦陵,很快将会收到来自长安的、带着硝烟味的“问候”。一场伴随着“天雷”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

上一章 第九章 奉旨“败”军与滑轮弩现世 穿越大唐之传奇今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一章:松州风雷与“天火”焚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