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那句“看看我大唐的刀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朝堂和军方。
吐蕃使团在庄子袭击事件后不久,便“恰好”结束了朝贡,由鸿胪寺官员“礼送”出境。禄东赞临走前,再次求见李世民,言辞恳切地重申吐蕃对大唐的友好,仿佛前几日的龌龊从未发生。但双方都心知肚明,那层面皮已然撕破,剩下的唯有实力的碰撞。
朝堂之上,主战的声音逐渐压过了怀柔派。边关传来的零星摩擦消息,更是为这战意添了一把火。兵部尚书李靖、大将军李勣等人开始频繁入宫议事,调兵遣将的指令如同雪片般从两仪殿飞出。
而在这股肃杀的战备气氛中,“恪式格物(败家)工坊”的存在,显得愈发突兀,却又奇异地重要起来。
李恪现在是真正意义上的“奉旨败家”。李世民给了他极大的权限和资源,要求只有一个——尽快用那“墨玉”和新法,弄出点能提升军力的实在东西!
这可把李恪忙得脚不沾地。他白天泡在工坊,晚上还得抽空去庄子查看受惊但依旧顽强生长的土豆苗,同时还得兼顾直播间老铁们的情绪,时不时搞点“行为艺术”来维持败家值收入。
工坊里的工匠们现在对这位王爷是彻底服气了。虽然王爷依旧会提出各种看似离谱的要求,比如要求打造一种“带着小轮子的怪弩”,或者研究如何把铁水像浇花一样“淋”在熟铁上(灌钢法的雏形描述),但之前“墨玉灶”和“五行粉”的成功,让他们愿意相信王爷的“奇思妙想”背后必有深意。
李恪也知道,直接拿出超越时代的技术不现实,他需要的是一个突破口,一个能在短时间内见效,并且能量产的技术。他选择了弩。
大唐的弩机本就精良,但上弦费力、射速慢是其固有缺点。李恪的目标,就是利用简单的机械原理和初步提升的钢材质量,来改良弩机。
他将目光投向了系统商城中的【初级滑轮组应用技术】。兑换所需败家值不菲,但他现在“财大气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兑换。
大量的知识涌入脑海,关于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省力原理和应用实例清晰无比。李恪结合大唐现有的弩机制式,开始了他的“魔改”。
他召集了工坊里最好的木匠和铁匠,拿着他画的、在工匠看来歪歪扭扭、如同鬼画符般的图纸(上面标注着各种奇怪的符号和尺寸),开始讲解他的“神机弩”构想。
“看到没?这里,加个小轮子!这里,再加一个!用牛筋或者钢丝串联起来……”李恪连比划带忽悠,“此乃借助‘墨玉’神力,参悟天地杠杆滑轮之奥义所创!名曰‘省力增程神机弩’!”
工匠们听得云里雾里,但“省力”、“增程”这两个词让他们心动不已。在李恪的“指导”(主要是转述滑轮原理)和不断试错下,第一把加装了简易滑轮组上弦机构的新式弩机诞生了!
这把弩外观上与唐弩差别不大,但上弦机构处多了几个小巧的铜制滑轮和缠绕的牛筋索。
“来,试试!”李恪兴奋地催促一个膀大腰圆的工匠。
那工匠深吸一口气,按照李恪教的方法,拉动滑轮组后的拉杆。预想中沉重的阻力并未出现,他感觉手臂上的负担轻了几乎一半!伴随着滑轮转动的轻微“嘎吱”声,弓弦被轻松地拉到了挂机点!
“这……这……”工匠看着手中轻松上弦的弩,眼睛瞪得如同铜铃,满脸的不可置信。周围的工匠们也哗然一片,纷纷上前亲自体验,然后个个惊为天人!
省力,意味着同样力气的士兵可以操作拉力更大的弩,射程和威力自然提升!也意味着士兵的持续作战能力更强!
接下来是射程和威力测试。在工坊外的试验场,用初步改进的“恪式钢”打造的三棱弩箭,搭在这把“神机弩”上,一声脆响,弩箭如同黑色的闪电般疾射而出,狠狠地钉在了远超普通弩机射程的箭靶上,入木极深!
“好!”
“神了!真乃神机也!”
工匠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看向李恪的眼神充满了狂热般的崇拜。这位王爷,哪里是败家子,分明是鲁班再世,墨翟重生啊!
李恪心中也是激动万分,他对着直播间得意地挑眉:“老铁们!看到没?科学……啊不,‘格物’的力量!滑轮组,永远的神!”
【“机甲是我老婆”:卧槽!真搞出来了!虽然只是简易滑轮,但这是质的飞跃啊!】
【“火球术专精】:牛逼!省力一半!这意味着前线士兵可以装备更强力的弩了!】
【“大唐第一喷子”:主播这波装逼我给满分!看把那些工匠忽悠的,都快跪下来叫师父了!】
【“部落最强”:弩,好!射得远!金鼎,再赏!(打赏黄金鼎*1)】
【“爱织毛衣的精灵”:恭喜主播!给弩机织个保护套吧!(打赏了迷彩花纹弩机套一个)】
又一尊金鼎和一個花花綠綠的弩機套出現在工坊,工匠們已經麻木,甚至覺得這是神器出世應有的異象。
李恪立刻将“神机弩”的样品和测试数据呈报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正在与李靖、李勣等将领商议军务,听到李恪求见,本有些不耐,但当李恪将那张测试数据(用他能理解的方式描述)和实物弩机呈上时,整个两仪殿都安静了。
李靖,这位军神,亲自试用了“神机弩”。感受着那流畅省力的上弦过程,看着那远超寻常的射程和穿透力,他的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陛下!”李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此弩……乃国之利器!若能量产装备军中,我大唐弩手战力,可提升三成不止!尤其利于守城与阵地战!”
李勣也连连点头,抚摸着弩机上的滑轮组,啧啧称奇:“妙啊!妙啊!此物结构看似简单,却巧夺天工!吴王殿下……真乃奇才!”
李世民看着那弩机,又看看一脸“快夸我”表情的李恪,心中震撼无以复加。他原本只指望李恪能弄出点质量好些的刀剑,没想到这小子直接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这“败家”败出来的,可是实实在在的军国重器!
“恪儿,此弩……可能快速打造?”李世民强压激动,沉声问道。
“回父皇,滑轮结构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材料和加工精度。有‘墨玉’助力,钢铁质量已有提升,儿臣的工坊可以尽快制作出模具和标准件,培训工匠,争取在……嗯,一个月内,先打造出五百具交付军中试用!”李恪拍着胸脯保证。他有系统辅助设计模具和流程,加上现在工坊工匠士气高昂,效率远超寻常。
“好!朕准了!所需人手、物料,一应优先供给!”李世民当场拍板,“此弩,便命名为——‘贞观神机弩’!”
“贞观神机弩”!以年号命名,这是何等的荣耀!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那些原本对李恪开工坊嗤之以鼻的官员,此刻全都哑口无言。魏征拿着工部呈报上来的“神机弩”初步评估文书,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最终长叹一声,对房玄龄道:“莫非……真是老夫错了?这‘格物’之道,竟真有如此伟力?”
房玄龄也是感慨万千:“玄成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吴王殿下,或许走的是一条我等未曾设想之路啊。”
李恪的“败家工坊”瞬间成为了长安最炙手可热的地方。兵部、将作监的官员络绎不绝,各路将领也想方设法想来先睹为快。李恪趁机又“败”了一把,要求最好的伙食供应工坊工匠,给他们发放“技术津贴”,甚至给表现突出的工匠家里翻修房屋,美其名曰“激发工匠神圣的‘格物’热情”。
这些在旁人看来依旧是“败家”的行为,却极大地提升了工匠的归属感和积极性,工坊的生产效率再上一个台阶。
而李恪,在初步搞定弩机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其他方面。甲胄的轻量化?兵器的标准化生产?甚至……是不是可以开始偷偷研究一下,如何利用那本《天工开物》和“墨玉”,搞点初级版的黑火药玩玩?
他看着系统商城里那些灰色的、代表着更高级技术的图标,舔了舔嘴唇。
“贞观神机弩”只是开始。他要让吐蕃,让所有敢觊觎大唐的敌人知道,被一个开着外挂、还“奉旨败家”的王爷盯上,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战争的阴云愈发浓重,但这一次,大唐的刀锋,因为一个纨绔王爷的“胡闹”,正在悄然变得前所未有的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