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老巷故事集
本书标签: 古代  传说  治愈系     

旧方引新声

老巷故事集

糖渍槐花的清甜还飘在“甜忆老坊”的檐下,隔天一早,门口就传来了轻叩木门的声响。林乔开门一看,是住在巷尾的中学生林晓,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纸包,怯生生地问:“乔姐,我听说你们有苏晚奶奶的老方子,能不能……让我看看?”

原来林晓的妈妈最近总犯咳嗽,吃了不少药不见好,她偶然听张奶奶说,苏晚当年曾用槐花配着川贝做过止咳的蜜膏,特意跑过来请教。林乔心头一动,想起苏晚留下的木盒里还有本泛黄的食疗方,连忙翻找出来,果然在最后一页找到了“槐花川贝蜜膏”的做法,旁边还写着小字:“风热咳宜用,需选晨露未干的新槐。”

刘桂英这时恰好提着菜篮子过来,一看方子就点头:“这事我记得!当年巷里阿明咳嗽总不好,苏晚就是用这个方给治好的,就是得用砂锅慢熬,火急了就失了药性。”顾行闻言,主动提议去后山的槐树林采晨露槐花——后山的槐树没人打理,长得更旺,晨露也足。

吃过早饭,一行人就往后山去。安安蹦蹦跳跳地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个小竹篮,专挑沾着露珠的槐花摘;顾行背着相机,一边帮林乔扶梯子,一边抓拍晨光里的槐花和众人的身影;刘桂英则在一旁仔细甄别,时不时把摘得太老的槐花挑出来:“你看这朵,花瓣边缘有点黄,就不能用了,得要雪白透亮的。”

采完槐花回到老坊,众人立刻分工忙活。林乔按着方子称量槐花、川贝和蜂蜜,川贝要提前碾成粉,她特意找来石臼,一点点慢慢捣;刘桂英守着砂锅,先把槐花煮出汁水,撇去浮沫后再下川贝粉,小火慢慢熬;安安则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旁边,手里拿着纱布,等着帮着过滤药汁;路过的王师傅见状,又去灶房劈了些细柴,“熬这个得用文火,细柴最稳当,当年苏晚熬膏,我也是这么给她备柴的。”

慢熬了近两个时辰,砂锅里的汁液终于变得浓稠,沁人的槐香混着川贝的微苦,在老坊里弥漫开来。林乔关火后,待膏体稍凉,便装进提前洗干净的玻璃罐里,还按苏晚方子上的嘱咐,在罐口封了层蜡纸。

林晓来取蜜膏时,恰逢张奶奶和老陈头在老坊喝茶。张奶奶特意叮嘱她:“每天早晚各一勺,用温水冲开喝,别吃辣的凉的。”老陈头也补充道:“当年苏晚熬这个,总在罐底留一点,说是给孩子们抹面包吃,甜丝丝的不苦。”林晓捧着蜜膏,连声道谢,眼里满是欢喜。

当晚,林乔收到林晓妈妈发来的消息,说喝了一次就觉得喉咙舒服多了。她把消息念给刘桂英和顾行听,刘桂英笑着拍了拍桌子:“苏晚要是知道她的方子还能帮到人,肯定高兴。”顾行把白天拍的照片导出来,其中一张是晨光里林乔捧着槐花的样子,背景是漫山的雪白,林乔看着照片,又看了看桌上的蜜膏罐子,忽然觉得,苏晚的心意,正顺着这些旧方,一点点融进了当下的日子里。

上一章 槐香忆旧味 老巷故事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