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老巷故事集
本书标签: 古代  传说  治愈系     

槐香忆旧味

老巷故事集

“甜忆老坊”的回忆册刚收好,次日清晨,刘桂英就提着个竹篮登门了。篮里铺着蓝布,放着一小罐结晶的糖渍槐花,还有一本磨破封皮的小本子,“乔丫头,看我翻出啥了?这是当年苏晚教我做糖渍槐花的笔记,还有罐去年腌的,你们尝尝。”

林乔掀开罐子,清甜的槐香立刻漫开来,琥珀色的槐花裹着糖霜,看着就诱人。安安凑过来,指尖沾了点尝了尝,眼睛瞬间亮了:“好甜!比蜜饯还香!”刘桂英笑着揉了揉她的头:“苏晚做这个最讲究,得选刚开的半放槐花,连蒂摘,不然会苦。”

顾行拿着相机,对着糖渍槐花和笔记拍了特写,随口提议:“眼下槐花开得正好,要不咱们按着笔记做些,分给街坊们?”这话正合林乔心意,她立刻找出苏晚留下的粗陶盆,又喊上安安去后院摘槐花。

后院的老槐树正值盛期,雪白的槐花缀满枝头,风一吹就簌簌落下来。安安踮着脚够低处的花枝,林乔则搬来梯子,小心采摘高处饱满的槐花,刘桂英在树下叮嘱:“别摘太老的,花瓣打卷的就不能用了!”老陈头路过瞧见,也扛着竹筐过来帮忙:“当年苏晚摘槐花,都是我帮她架梯子,这树还是她亲手栽的呢!”

众人摘了满满两筐槐花,回到老坊就忙着分拣。刘桂英按着笔记教林乔:“先把花梗摘了,用清水淘三遍,再用盐水泡半个时辰,能去虫子。”安安蹲在旁边,学着挑拣花瓣,时不时把干净的槐花放进嘴里,引得大家发笑。顾行则烧了温水,等着泡好的槐花沥干后焯水。

王师傅送木工活过来,见他们忙得热闹,放下东西就去灶房帮忙:“苏晚当年焯水总用我劈的柴,火稳,槐花不烂。”他添好柴,看着林乔把焯水后的槐花过凉水,又按着笔记里的比例拌上白糖,忍不住叹道:“这步骤一点没变,当年这糖渍槐花,我能一次吃一小碗。”

忙到午后,糖渍槐花终于做好了。林乔把它们分装在小瓷罐里,贴上写着“苏晚旧方·糖渍槐花”的标签。安安捧着小罐子,挨家挨户送给街坊,张奶奶接过尝了一口,当即笑道:“就是这个味!当年苏晚总把这个装在帕子里给我送,说配粥最香。”

傍晚,林乔把刘桂英的笔记夹进回忆册,又将一罐糖渍槐花摆在茶台上。顾行拍下夕阳下的槐花罐,镜头里,槐香、糖香与老坊的烟火气缠在一起。刘桂英坐在茶台旁,喝着槐花茶,说着当年和苏晚做点心的趣事,晚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枝头的槐香,仿佛把二十多年的岁月,都揉成了这一口清甜。

“甜忆老坊”的回忆册刚收好,次日清晨,刘桂英就提着个竹篮登门了。篮里铺着蓝布,放着一小罐结晶的糖渍槐花,还有一本磨破封皮的小本子,“乔丫头,看我翻出啥了?这是当年苏晚教我做糖渍槐花的笔记,还有罐去年腌的,你们尝尝。”

林乔掀开罐子,清甜的槐香立刻漫开来,琥珀色的槐花裹着糖霜,看着就诱人。安安凑过来,指尖沾了点尝了尝,眼睛瞬间亮了:“好甜!比蜜饯还香!”刘桂英笑着揉了揉她的头:“苏晚做这个最讲究,得选刚开的半放槐花,连蒂摘,不然会苦。”

顾行拿着相机,对着糖渍槐花和笔记拍了特写,随口提议:“眼下槐花开得正好,要不咱们按着笔记做些,分给街坊们?”这话正合林乔心意,她立刻找出苏晚留下的粗陶盆,又喊上安安去后院摘槐花。

后院的老槐树正值盛期,雪白的槐花缀满枝头,风一吹就簌簌落下来。安安踮着脚够低处的花枝,林乔则搬来梯子,小心采摘高处饱满的槐花,刘桂英在树下叮嘱:“别摘太老的,花瓣打卷的就不能用了!”老陈头路过瞧见,也扛着竹筐过来帮忙:“当年苏晚摘槐花,都是我帮她架梯子,这树还是她亲手栽的呢!”

众人摘了满满两筐槐花,回到老坊就忙着分拣。刘桂英按着笔记教林乔:“先把花梗摘了,用清水淘三遍,再用盐水泡半个时辰,能去虫子。”安安蹲在旁边,学着挑拣花瓣,时不时把干净的槐花放进嘴里,引得大家发笑。顾行则烧了温水,等着泡好的槐花沥干后焯水。

王师傅送木工活过来,见他们忙得热闹,放下东西就去灶房帮忙:“苏晚当年焯水总用我劈的柴,火稳,槐花不烂。”他添好柴,看着林乔把焯水后的槐花过凉水,又按着笔记里的比例拌上白糖,忍不住叹道:“这步骤一点没变,当年这糖渍槐花,我能一次吃一小碗。”

忙到午后,糖渍槐花终于做好了。林乔把它们分装在小瓷罐里,贴上写着“苏晚旧方·糖渍槐花”的标签。安安捧着小罐子,挨家挨户送给街坊,张奶奶接过尝了一口,当即笑道:“就是这个味!当年苏晚总把这个装在帕子里给我送,说配粥最香。”

傍晚,林乔把刘桂英的笔记夹进回忆册,又将一罐糖渍槐花摆在茶台上。顾行拍下夕阳下的槐花罐,镜头里,槐香、糖香与老坊的烟火气缠在一起。刘桂英坐在茶台旁,喝着槐花茶,说着当年和苏晚做点心的趣事,晚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枝头的槐香,仿佛把二十多年的岁月,都揉成了这一口清甜。

上一章 旧帕藏心事 老巷故事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旧方引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