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宿回律所的车上,黄凯的新笔记本一直摊在膝盖上,扉页 “慢慢来,总会赶上” 的字迹旁,又添了几行小字 —— 是肖扬写的 “竞业限制案例随时问我”,汪雨橦画的小太阳,还有胡明昊补的 “庭审流程模板在我这儿”。
车窗外的梧桐叶掠过,黄凯指尖抚过这些字迹,忽然觉得,律所不再是让他紧张的 “考场”,更像个能安心犯错、有人兜底的 “练习场”。
刚踏进律所办公区,前台小姑娘就递来个牛皮纸袋:
路人甲刘律,昨天收到的劳动咨询案材料,当事人说想今天下午过来聊聊。
刘思远接过袋子,扫了眼封面的 “试用期解除纠纷” 字样,转头看向正整理案例集的黄凯:
刘思远要不要试试对接这个咨询?当事人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情况和你上次模拟的课题很像。
黄凯的笔顿在纸页上,抬头时眼里满是惊讶:
黄凯我…… 我可以吗?
任为这时从茶水间出来,手里端着两杯热咖啡,把其中一杯递给黄凯:
任为当然可以,你先按案例集里的‘咨询流程’理思路 —— 先问清解除理由,再核对劳动合同期限,最后算赔偿,我们在旁边帮你补位。
整个上午,黄凯都埋在咨询材料里,偶尔抬头问胡明昊 “试用期解除的举证要点”,胡明昊就翻出案例集第 41 页:“
胡明昊你看刘律标红的‘不符合录用条件需书面证明’,上次你漏了这个,这次记得问当事人要。
汪雨橦则帮他整理了份 “应届生咨询话术表”:
汪雨橦别紧张,就像跟我们聊课题一样,把问题拆成小步骤问。
下午两点,当事人小林抱着简历走进会议室时,黄凯深吸一口气,翻开笔记本:
黄凯林先生,请问公司是以什么理由解除劳动合同的?有书面通知吗?
他的声音虽还有点轻,却没了往日的卡顿,目光稳稳落在小林递来的解除通知书上 ——“试用期考核不合格” 的字样,和案例集里的典型案例几乎一致。
小林公司说我没完成考核,但没给过具体的考核标准。
小林的声音带着委屈,黄凯立刻翻到案例集第 39 页,指着任为补充的判例:
小林你看这个案子,公司没提供书面考核标准,法院就认定解除违法 —— 你现在需要让公司出具考核细则,这是关键证据。
坐在角落的刘思远悄悄点头,指尖在笔记本上记:“黄凯已能主动关联判例”;任为则在便签上写 “后续提醒当事人准备工资流水”,趁黄凯喝水的间隙,轻轻推到他手边。黄凯瞥见便签,立刻补充:
黄凯对了,麻烦你带一下近三个月的工资流水,计算赔偿金需要用到。
咨询结束后,小林握着黄凯的手连声道谢:
小林本来以为自己要吃哑巴亏,听你一说,终于知道该要什么证据了。
看着小林离开的背影,黄凯转身时眼里闪着光:
黄凯我刚才…… 没说错话吧?
刘思远拿起他的咨询记录,红笔在 “考核标准”“工资流水” 旁画了勾:
刘思远不仅没说错,还比案例集里的模板多问了‘是否有培训记录’,进步很大。
傍晚时分,实习生们围在会议桌前,把上午在民宿没写完的 “案例集后记” 补完。黄凯写道:“从不会写报告到能接咨询,谢谢刘律的红笔标注,任律的便签提醒,还有大家的帮忙 —— 原来成长不是一个人跑,是有人陪着慢慢走。”
肖扬把那张民宿拍的桂花照贴在旁边,汪雨橦在照片边缘画了圈,把所有人的影子都框在里面。
任为看着后记,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那两张塑封的未名湖门票根:
任为下周刚好有个北大劳动法讲座,我们可以周末去,顺便带你们看看我和刘律当年听课的教室。
刘思远接过门票根,指尖碰了碰任为的手,想起他早上偷偷放在自己桌上的热敷贴 —— 知道她肩颈膏药快用完了,特意绕路买的。
刘思远对了,案例集可以定稿了。
刘思远把门票根夹进案例集最后一页,刚好和后记挨在一起,
刘思远封面的‘严谨即正义’旁,我们再添行小字吧。
任为点头,拿起笔在旁边写:“愿每个追光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同行的人。” 黄凯看着两人并肩写字的背影,突然举起手机:
黄凯我能拍张照吗?以后翻案例集,就能想起今天。
快门声响起时,夕阳刚好透过落地窗,把案例集的封皮、红黑交错的批注、未名湖门票根,还有满桌人的笑脸,都揉进了同一个画面里。
办公区的时钟指向六点,黄凯的咨询记录被放进了 “成长档案”,案例集的定稿本摆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而未名湖的约定,像颗新的种子,在所有人心里悄悄发了芽 —— 下一段旅程,又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