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现代职场
本书标签: 轻小说 

不一样的路

现代职场

指尖的薄茧硬了一些,按压琴弦时,疼痛不再尖锐,变成一种沉实的、提醒存在的感觉。林浩依旧每天花一两个小时与那把吉他相处,进度缓慢得如同蜗牛爬行。他磕磕绊绊地记住了几个基础和弦的指法,转换起来却还是像生锈的齿轮,发出刺耳的杂音。但他不再为此焦躁。这个过程,本身成了一种冥想,一种对“速成”和“效率”的无声反抗。

他开始规律地出门,不再漫无目的。有时是去图书馆,并非为了获取某种特定的知识,只是喜欢被书籍的沉默包围,在排列整齐的书架间随意穿行,偶尔抽出一本,读上几页,合上,放回。有时只是沿着城市边缘那条废弃的铁道散步,看铁轨在荒草中锈蚀,感受脚下碎石硌脚的真实。

他试图让生活被这些微小、无功利的事情填满,像用细沙填补容器间的缝隙。

然而,过去并非轻易就能甩掉的影子。

一个周三的下午,阳光很好,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孩子们在沙坑里嬉闹。手机震动,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他迟疑了一下,接起。

“喂,是林浩吗?” 一个有些熟悉,但一时想不起名字的男声。

“是我,您哪位?”

“我老钱啊!以前在XX项目合作过,恒科那边的!”

记忆的闸门被撬开一道缝。一个总是穿着不合身西装,笑容里带着点精明和疲惫的中年男人形象浮现出来。“钱经理,您好。”林浩的声音下意识地带上了一丝过去工作时的腔调。

“哎,别经理了,早不在那儿干了。听说你也出来了?”寒暄几句后,对方切入正题,“现在在哪儿高就呢?还是自己单干了?我这边有个不错的机会,平台很大,正缺你这样有经验的人……”

林浩握着手机,听着对方热情洋溢地描绘着那个“平台”的前景和待遇。那些词汇——市场份额、融资规模、股权激励——像遥远的鼓点,敲打在他试图平静下来的心湖上,激起一圈圈涟漪。有那么一瞬间,熟悉的评估模式自动启动:行业前景、职位匹配度、薪资涨幅……

他几乎要习惯性地开始询问细节。

但就在这时,一个玩沙的孩子突然大声笑起来,那笑声纯粹、响亮,毫无杂质。林浩的目光被吸引过去,看着那孩子将一把沙子扬到空中,阳光下,沙粒像金色的粉尘。

“……怎么样?林浩?有兴趣的话,咱们约个时间详细聊聊?” 电话那头,老钱的声音带着期待的催促。

林浩收回目光,看着自己这双不再需要每天敲打键盘、反而因为练琴而多了些细微伤痕的手。他深吸了一口气,公园里草木和泥土的气息涌入鼻腔。

“谢谢钱经理,” 他的声音平静下来,带着一种连自己都感到陌生的疏离,“我暂时……还没考虑工作的事。想先休息一段时间。”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有些意外,随即是更热情的劝进:“休息是应该的!不过好机会不等人啊,这个位置很多人盯着……你看,要不先了解了解?”

“真的不用了,谢谢您。” 林浩的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挂了电话,他靠在长椅背上,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脸上。心跳有些快,像刚刚结束一场短暂的搏斗。拒绝一个看似“不错”的机会,在过去的他看来几乎是不可理喻的。但现在,他清楚地知道,那不是他想要的。回到那个熟悉的赛道,无非是换一个舞台,继续扮演另一个版本的“林经理”。

他想要的,是找到林浩本身。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他在超市买菜时,意外撞见了小张。

小张推着购物车,车里放着泡面和速冻水饺,脸色有些憔悴,看到林浩时,眼神躲闪了一下,才勉强挤出笑容:“浩哥。”

“小张。” 林浩看着他,心里叹了口气。公告上的名字,此刻变成了眼前这个活生生的、带着落魄痕迹的年轻人。“你……还好吗?”

“就那样吧。” 小张扯了扯嘴角,目光落在林浩购物车里的新鲜蔬菜和那块包装精致的牛排上,眼神复杂,“浩哥你看起来气色真好,还是你明智,走得及时。”

林浩不知该如何接话。他的“明智”背后,是八年积攒的底气和一个主动的选择,而小张的“被优化”,则更多是体系碾压下的无奈。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林浩问。

“还能有什么打算,投简历,面试呗。” 小张的语气带着点认命的麻木,“现在行情不好,工作难找。浩哥你要是有合适的机会,记得拉兄弟一把。”

林浩点了点头,心里却清楚,他恐怕很难再为那个世界的人提供什么“机会”了。他们已然走上了不同的路。

结账时,两人一前一后。小张只买了一小袋东西,很快消失在超市门口。林浩提着沉甸甸的购物袋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想起小张曾经看他时那种带着崇拜的眼神,想起他说的“你总是这么稳”。

现在,他不“稳”了。他主动跳进了不确定的河流里。而小张,却被那艘他曾以为坚固的船,抛入了水中。

这种对比让他心情沉重,却也更加坚定了脚下的路。

他回到公寓,再次系上那条开始沾染油烟的围裙。今晚,他决定尝试列表上的第二道菜:清蒸鲈鱼。按照菜谱,他小心翼翼地处理着那条冰凉的鱼,撒上姜丝葱段,放入蒸锅。

等待的时间里,他拿起吉他,练习着那首《加州旅馆》的前奏。依旧磕巴,依旧有杂音。但当他偶尔连续弹对几个小节时,心里会升起一丝微弱的、纯粹的愉悦。这愉悦与完成一个项目、拿到一笔奖金的感觉不同,它不依赖于外界的评价,只来源于自身与一件事物的笨拙磨合。

蒸锅发出“嘀嘀”的提示音,热气氤氲。

他将鱼端出来,淋上蒸鱼豉油和热油,“刺啦”一声,香气弥漫开来。

鱼蒸得有些过了,肉质不够鲜嫩。但他坐下来,慢慢地吃着。味道依旧不算完美,但他能分辨出咸淡,能尝出鱼本身的味道,也能尝出自己手艺的生涩。

他知道,他还在寻找。

寻找那个在数据、汇报、头衔之外,更本质的自我。

寻找一种不依赖于外部坐标,也能确认自身存在的方式。

这条路很长,很暗,他只能摸黑前行。唯一的光,或许就来自这些笨拙的琴音,这些不算美味的菜肴,以及这份敢于对“机会”说“不”的、缓慢生长的平静。

他吃完最后一口鱼,放下筷子。

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

他静静地坐着,听着属于自己的、缓慢而真实的心跳。

上一章 艺术 现代职场最新章节 下一章 习惯的开始